陈杉半信半疑,看看神辉之眼,又端详老茅。“老茅,你别跟我开玩笑啊。这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我怎么觉得今天一整晚都在……做梦啊?”
老茅只是心意莫测地淡笑,他见吃得差不多了,就让服务生上来收拾;又让楼下另一个姑娘送来白天刚到的山泉水、他自己用的紫砂壶等茶具;最后去隔壁自己的房间,拿了样东西回来和陈杉坐在屏风后面,沏了道金针白莲对饮。
“陈,我没开玩笑。我所在的空间,和你现在所在的空间,是‘邻居’,我们又都在同一个可知的母空间内。”他等店员出去后,开始正色讲述。
“你的意思……你是外星人?”陈杉接过茶盅,见汤色红艳透亮,宛如一盏玛瑙,还没细嗅就已觉荷香弥漫,沁人心脾。
老茅撇嘴摇头道:“不不,不是那个意思。就算是你们所说的外星人,那也是在同一个空间。我的意思是,现在我们所在的,是一个空间,而刚才你看到的泰侣星球,在另一个空间,好比盐溶于水。空间有可知、未知之别,而可知空间内,又有显性空间、隐性空间之分。”
陈杉品着茶,细思老茅的话,今晚的对谈暂时让他把先前的烦恼尽抛脑后。“好吧,这些我听不懂,但按你说的,如果我们是邻居,为什么搞科研的人没有发现呢?”
“如果科学丧失了道德基础和意识修为,也只能是‘有限的科学’。在我们的世界,引领科学发展的,是神术、信仰以及道德。这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探索后发现的真相。我们那个世界的研究者在很久之前发现,宇宙的本体是‘思考’,思考遵循着‘时空之规’和‘时空之矩’的法则……”老茅把刚才从隔壁拿来的东西放在茶几上,“让我直观点展示给你看。”
陈杉见那个东西是一块平板电脑大小的“石板”,通体暗红并且非常薄,看上去倒像是一块瓷砖。不知老茅按下什么隐藏的开关,石板较为光滑的一面竟然出现了可以触控的屏幕!
“这是什么?”
“工作簿。”老茅很稀松平常的表情说道:“这是漱石原料做成的,漱石是我们那边,泰侣星球上一种非常普遍的材料的总称,它来源于各类漱石矿原石。”
【注:“漱石工作簿”是漱石材料制成的工作簿,规格为长20cm,宽15cm,厚1.5cm的长方形石板,看上去像是一块瓷砖或不透明的玻璃板。颜色多样,正面光滑,背面略粗糙,可以声控、触控,一小部分用于荷尔默思兑换所的高端产品可以用意识控制,但还未普及。广泛应用于泰侣星球各族的工作和生活中,因需求不同,所以配件和相关产品也有很多。各种型号的漱石工作簿价位在2000诺(价格单位)~30000诺之间。】
陈杉的好奇心被激起,爬过去坐到老茅身边,同时瞥见窗外的雪已经停了。老茅用一根“石板”工作簿上自带的红色细石笔,在屏幕上快速画了一些四面体,并边在这些几何体旁做标记,边对陈杉解释:“地球和泰侣星球所在的空间,都只是其中之一,称为一个‘子空间’。”
陈杉见老茅总共画了八个不同颜色的四面体,分成上下两组,每四个四面体又分别组成一个金字塔形的几何体。最后,所有图像经过老茅的操作,全部投射到漱石工作簿的表面,变成了立体的光态三维模型,特别像陈杉在一些秀场、酒吧见过的全息投影场景。
老茅用漱石笔指着上面的其中一个四面体说:“如果这八个光色不同的四面体代表八个不同的空间,那么这八个空间就都叫做子空间,它们组成的这个彩色的正八面体,叫做母空间。这个白色的空间,叫做妙隐空间,那里生活的族群是整个母空间内文明程度最高,也是最为神秘的,它相当于一个母空间内的源空间,在这八个子空间还没有组合在一起之前,是这个妙隐空间最先向外发出‘组合信息’,而吸引来别的七个子空间与它连接。一个母空间内的其余七个子空间,都会受到源空间的影响、还有‘时空规矩’的约束。”
“我们地球和你故乡的星球在哪个空间呢?”陈杉挠挠头,这时的他像个孩子。
“与妙隐空间相邻的两个空间,分别是巴斯特族的泰侣星球所在的安隐空间,就是这个绿色的,还有摩希尸罗族的摩罗星球所在的幽隐空间,是这个红色的;而妙隐空间对角的这个黄|色空间,就是人类地球所在的空间,在我们的文化中称为漏隐空间。漏隐空间是上层这四个空间中文明程度相对最低的。这么说,你理解吗?”此刻的老茅,像是一位学识丰富的老学者。“当然,我画的图只是意识模型。”
“意识模型又是什么意思?”陈杉已经无心喝茶了,在从未了解过的知识面前,有种好奇、求知并夹杂着质疑的东西,驱使他想询问更多。
“意思是指它本身无法被肉眼和仪器观测到,我们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概念、结构,而建构的直观模型,把它具象化,以求更为通俗易懂地让大众了解。在我们的文明中,只有突破许多复杂的‘屏障’,才能在一种意识和精神的层面,直观地‘看’到这种模型的真实表象。”
根据老茅的意识模型描述,宇宙中与人类一个级别的智慧生命,所生活的最小空间单位,就是一个子空间。子空间中所包含的天体、星系、星系群、超星系团等,都只是属于这个子空间内的智慧生命所认知的“狭隘宇宙”。
所有的狭隘宇宙构成了不可想象的无限宇宙——也就是老茅在为陈杉解释的过程中,多次提到的宇宙概念。宇宙中所有的“存在”也有无法描述的种类和数量,同类“存在”之间连接的网称为“场”,同类“存在”和不同类“存在”之间无数种“场”引起的相互作用和能,被称为“场能”。
八个场能各异但意识模型相同的子空间,才能组成一个母空间;三千万个母空间在一个“微空间”内,微空间的意识模型是包含一个正八面体的正十二面体;两千万个微空间在一个“宏空间”内,其意识模型是包含一个正八面体的正二十面体;一千万个宏空间又处于一个“级空间”内,级空间的意识模型又是一大一小两个同心的正八面体;十二亿级空间构成了“级空间宇宙”,这个级别宇宙的意识模型是一个正方体包含一个正球体再包含一个正八面体,三者一样是同心结构;最终,无数个级空间宇宙所在的宇宙共同体,被称为“场宇宙”。
在泰侣星球的智慧族群认知中,场宇宙是现阶段所能知道的“最外层”,但它又存在之前所述的无限宇宙之中。就以一个母空间来说,地球处于上层四个显性空间之一;而意识模型中,组成下面那个倒金字塔的四个空间又分别叫做反妙隐空间、反安隐空间、反幽隐空间、反漏隐空间。上下两个“金字塔”组成了一个正八面体的母空间,而从母空间到级空间,所有空间的“核心意识模型”均为正八面体。
陈杉仔细听老茅的解释,结合工作簿上展示的光态模型,大概明白了对方所述的空间结构。“如果是这样,那么各种空间和空间之间,是靠在一起、相连的,还是分开的、有缝隙的?”
“你问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每一个空间就像是在茫茫宇宙中航行的船,在正八面体核心的空间结构中,各类空间都拥有1个空间源点、1个空间终点和4个空间极点,当然,一个子空间只有4个空间极点。任何两个同级空间的源点和终点,都具有引力,其他顶点的任意组合都存在斥力。两个同级的空间在偶然的‘航行’中相遇,达到空间源点和终点相连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同级的空间就可以连接。
“但这些能够被观测、观想、感知到的都是‘可知空间’,可知空间的缝隙中,还存在‘未知空间’,甚至在我们那个世界的古神认为,有些未知空间和可知空间是重叠的——这和你们普通人的科学认知中,只相信眼见为实的那部分狭隘科学不同,毕竟肉眼这个‘器官’和支持肉眼‘可见的能力’是两种概念。”
老茅进一步解释,除了子空间外,任何两个同级别空间相连后,空间源点和空间终点之间,就能形成“空间隧道”。以母空间为例,如果120个母空间在非常难得的机会下,组成了双螺旋结构的“空间链”,那么这个空间链内所有母空间拥有的场能,才可以支持这个空间链从它所在的微空间,穿过空间隧道,抵达与其微空间相连的另一个微空间内。以此类推,空间级别越高,那么对其内部低一级空间的数量和场能要求就越高,这就是“空间穿越法则”。
在这些各级别空间中,因为“时空之规”和“时空之矩”两种已知的最本源、最高级别的宇宙规律作用,所有以正八面体为核心的各级空间,都拥有“空间壁”,除了子空间和母空间的空间内外壁是一体的,其它正多面体结构空间的意识模型中,空间壁的内外层之间相隔甚远,所以被称为“空间墙”。因此在泰侣星球古神的认知中,形成各级别空间内不同“存在”的本源——“十二光”,就是因为穿过了这些空间墙,而形成不同级别的“十二光”,才有了这个永远不可能完全认知的复杂宇宙。
“在这个黑色的海洋中,大部分空间,也许等待了无法计量的岁月,也没能与另一个同级空间相连,这样的空间就是‘孤独空间’。假如我们的这个母空间所在的微空间,随着它在黑暗时空中的远航,这个微空间内部的所有母空间也在远航。
“这些母空间的结局只有三种:或者始终在孤独母空间的状态下,因为空间失衡而自我消亡,回归到母空间级别的十二光状态;或者和别的119个母空间形成难得的母空间链,又碰巧赶上我们的母空间所在的微空间,和另一个微空间相连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空间隧道并延续发展;
“最戏剧性的第三种结局,就是当我们的母空间成为母空间链的一员,航行到这个微空间的终点,却再也没能等来时空隧道开启的那天——结局同样是因为微空间的空间失衡而被迫消亡。”老茅把漱石工作簿递给陈杉,自己腾出手又沏了一泡。
“所以说,就算有足够长的寿命,足够丰富的知识,足够高的科学技术,低级空间形成空间链,穿过中级空间,也无法确保那个中级空间就是不孤独的,更别说是高级的空间了。如果是这样,我们活着,人类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在你形容的黑色海洋中,连个水滴、沙粒也算不上,哎……”虽然陈杉的话中饱含沮丧的情绪,但老茅很高兴,这让他觉得有天分、灵性的人,在哪一方面都是通透的。
“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穿越’么?而在这些穿越的前方,却又是一场接一场的赌注。你穿越子|宫,有可能存活,也有可能夭折;穿越童年,有可能被爱护,可能被遗弃;穿越青少年,有可能走上歧途,有可能前途光明;穿越成年,也许能收获幸福,也许会遭遇坎坷……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都有可能平安祥和快乐,也有可能撞上天灾*。”
毫无疑问,今晚的老茅让陈杉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也因为老茅的展示和开解,让陈杉心里隐隐生出一股冲动、一种无论逃婚后的生活多艰难,也要“穿越”下去的信念。他点了一支烟,提起精神,继续听老茅说。
“这也是伟大的‘思考’赋予我们生命和智慧,创造出的文明存在的最终意义。文明之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穿越各级空间而努力、争取时间、发展科技、延续文明。直到有机会突破级空间宇宙,进入场宇宙,以及有可能存在的更多场宇宙。这种穿越、远航、探索,像是一个遥远的梦,对我们这些渺小的智慧族群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世界中的古神告诉过我们,曾经的确有过抵达场宇宙的文明和生物,他们对于我们,本身就是一种比信仰更为坚定的力量之源。”老茅煽情完毕后,话锋又一转,“你我现在所在的子空间所在的母空间,正在这个母空间所在的微空间所在的宏空间所在的级空间的正64层上层。”
陈杉听得好笑起来,当然也脑壳晕,老茅在屏幕上触碰了一个类似声控作用的键,用古怪的语言录入了什么指令,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级空间的意识模型横截面图,里面有一条船从这个级空间的源点一直航行到中间某个地方,“这条船,就代表我们这八个子空间所在的母空间。”
借助老茅的漱石工作簿,陈杉才进一步了解到:每个级空间又分为若干层,从级空间源点到级空间第64层的过程中,母空间内四个显性子空间的文明,和四个隐性子空间的文明呈相反的发展,当人类这个世界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到达级空间第64层上层之后,因为“时空规矩”的法则,上层的显性空间开始倒退、跌落为隐性空间,而下层的隐性空间则开始升华,文明也随之衰退或兴盛。然后继续远航,从级空间第64层下层开始穿过级空间逆63层、逆62层,直到抵达这个级空间的终点附近。
“那么,你刚才所说的时空的规矩什么的,还有十二光到底是什么?”
老茅舔着嘴笑了笑,好像小孩子向老者问了个哲学层面的大问题。他喝茶润润嗓子解释道:“这得说到‘性’的概念,在古神的认知中,‘性’是‘质’、‘能’、‘思考产物’三要素一体化的存在,漂浮在场宇宙中,是一切空间内的‘存在’从真空到妙有的关键。‘质’就是‘性’的表象、形状;‘能’是‘性’的作用、功能。”
“性”有动、静两种状态,“性”三要素中的“思考产物”既是其它二要素的载体,也是使这二要素发生作用的关键诱因。在“思考产物”的作用下,“质”和“能”与“思考产物”三者之间发生各种作用,让静态的“性”发生波动。动态的“性”则转化为类别和数量无以言喻的“光”。这种“光”是为了描述它而赋予的名词概念,和人类认知中的光线、发光有本质区别。
不同类别的光之间又彼此融合、共同组合、或互相湮灭。如果有十二种不同类、但都达到“引光饱和”状态的光,在“性”海和“光”海中无向游动、无序穿梭,偶然的机遇中,这十二道光组合在一起,链接成一个正八面体的十二条棱,那么这十二道光就趋于稳定,并且会穿越各级别的空间,成为场十二光、级十二光、宏十二光、微十二光、字母十二光,以及存在于未知空间的未知十二光——这些十二光,形成了世界中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在”。
“这么说,最最最最终极的存在体,就是‘性’三要素中的‘思考产物’,那它又从哪儿来呢?十二光又是怎么形成一切的呢?”陈杉去了趟卫生间后,继续对老茅“发难”,同时,他也感觉到了一点困意。
老茅很诚恳地笑道:“即使是古神,也许都无法回答你。我们的文明中,古神的探索也止步于此。古神的认知中,认为宇宙终极的本质,是一种类似‘思考’的过程,只有达到那个状态,才能真正用那个状态下的文明和表达载体,来描述它的一切。所以古神就把‘性’的核心本质,命名为‘思考产物’,而所有的‘思考过程’都遵循宇宙中的两大铁律,即‘时空之规’和‘时空之矩’。至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我也同样无法回答你,十二光形成基本粒子的过程中,究竟要历经几个阶段、层面、是怎样的状态和作用……都是未知,但我们的世界中,目前所知道的最小的物质就是‘漱石智能粒子’。”
陈杉打着哈欠皱眉道:“不是十二光形成的么,怎么什么智能粒子又是最小的?它是什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仙宠 田园美色 美人天骄 鬼妃计 寡妾 独宠系列之蓝玫瑰 大唐弃妇 丹凰 [网王]小受养成史 武道人皇 绝恋之倾城传说 地主婆的发家史 重生之樱花绚烂 肥田仁医傻包子 妻为夫纲 HP话说重生 修仙高手在校园 再世喵仙 跟班别闹 穿书之第一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