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士大夫集团中正直一派的急先锋,是以少年名士为主体的复社
明中叶以来,士大夫集会结社之风特盛,同道,声气相求,即可组成团体,或者赏花赋诗、饮酒衡文,或者讥弹时政、臧否人物,已成为当时文人生涯之一组成部分万历之后,因为朝局清浊不定、政争频繁,这种结社也就往往更含有较浓厚的政治气息江南人文渊薮,集会结社尤为普遍,天启、崇祯间,较知名者就有应社、国门广业之社、读书社、小筑社、诗社、文社、几社、登楼社等等,不一而足
崇祯三年(1629),名士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1602‐1641)联合诸文社,在吴江尹山聚会,以&ot;兴复绝学&ot;为号召,成立复社,此为复社第一次会议,史称&ot;尹山大会&ot;翌年,张溥又在南京召集&ot;金陵大会&ot;,当时恰好也在南京的宗羲经友人周镳(字仲驭,江苏金坛人)介绍参加复社,成为社中活跃人物之一这年,宗羲还加入了由名士何乔远(字囗考,号匪莪,福建泉州人)为首领的诗社;后来,宗羲与万泰、陆符及其弟宗炎宗会等还在余姚组织过&ot;梨洲复社&ot;
到崇祯六年(1633),张溥在苏州召集&ot;虎丘大会&ot;,与会之复社人士多达数千,规模之大,为前所未见从此,复社作为继东林之后而起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团体,出现在崇祯时代的政治舞台上一时俊彦,如陈子龙(字卧子)、吴伟业(字骏公)、冒襄(字辟疆)、侯方域(字朝宗)、陈贞慧(字定生)、吴应箕(字次尾)、顾炎武(字宁人)等人,俱荟聚复社旗下;宗羲与社中诸同志时时往还,相互之间切磋学问、砥砺志节,使自己增长了见识,眼界亦更为开阔
复社初期,其锋芒主要即指向温体仁当时朝堂之上,&ot;政府大僚多用攻东林者,而言路则东林为多&ot;[注](《明季北略&iddot;门户大略》),这种格局出自崇祯宸衷独断、精心安排对温体仁入阁及秉政,虽然言路藉藉,攻劾几无虚日,但皇帝不为所动,而且,&ot;丑劾体仁者,无不见责;为体仁劾者,无不立罢&ot;(《明季北略&iddot;罢文震盂》)针对这一现实,复社采取迂回的策略,企图使皇帝所能接受的周延儒再度入阁周宇玉绳,江苏宜兴人,崇禧二年(1629)底入阁,六年(1623)六月,因被温体仁排挤而罢免其人&ot;庸驾无才略,且性贪&ot;(《明史&iddot;周延儒传》),政治态度上则依偎于逆党和东林之间:延儒早年即与媚事魏忠贤的阁臣冯铨关系密切,故崇禧初年曾有如&ot;延儒柄政,必为道党翻局&ot;的说法;而当温体仁准备起用道党中人王之臣时,延儒却反对他与东林人士颇有往来,后与钱谦益争入阁,又仇恨东林;而崇祯四年(1631)主持会试,所取进士又多为复社中人(张溥即其中之一)加上受温排挤罢相等因素,复社诸人认为延儒倘能再度入阁,东林即有希望有机会出头不过这一设想迟迟未能实现
崇祯十年(1637),事情有了变化温体仁与宦官首领司礼太监曹化淳相互攻讦,矛盾激化,曹向皇帝揭发温的种种劣迹,于是,温体仁佯称有疾,请求引退;六月罢相,第二年病死,崇祯还深表惋惜温居相位8年,对当时内忧外患交迫、民不聊生的严重局势&ot;未尝建一策,惟日与善类为仇&ot;(本传,下引同),由他汲引入阁者如薛国观辈&ot;皆庸才,苟以充位&ot;,以此反衬出自己的才干,加之善于迎合帝意,所以深获荣宠这样一来,推周延儒上台的目的虽未达到,毕竟大敌已去,复社的斗争矛头进指向在南京蠢蠢欲动的阉党余孽阮大铖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园海,一号百子山樵,怀宁(今属安徽)人
此人颇富文才,又极工心计,可以说是奸狡巨猾早年投靠魏忠贤,曾杜撰&ot;百官图&ot;、&ot;点将录&ot;之类,陷害罗织东林党人及正直朝士;天启末为大常少卿,对魏忠贤极其恭顺,经常登门请安,暗中却重金买通魏府门房,索回谒见时使用过的名刺以消除痕迹,不久又自行去职;魏伏诛后,知道朝局将有变动,立即写了两通奏章飞寄死党杨维垣,一章专攻魏忠贤、崔呈秀,一章将东林及魏、崔各打五十大板,嘱在朝中任职的杨维垣视情况择一代奏,因此得迁光禄卿崇祯二年定&ot;逆案&ot;,阮大铖因&ot;结交近侍&ot;被判流配,赎为民,从此郁郁不得志;后来还在家乡组织并操纵中江文社,可见其不甘雌伏
崇祯八年(1635),农民军入安徽,阮大锨避居南京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作为&ot;留都&ot;的南京仍设中央六部,遂成为东南政治中心阮寓居南京后,格外活跃,一方面大肆招纳所谓&ot;豪杰游侠&ot;,日日谈兵说剑,把自己妆扮成能为国御侮的守边之材,同时又竭尽心力与清流拉关系,甚至以金钱美女为诱饵,企图收买复社人士及至温体仁罢相,而宦官集团之声势复振,逆案中人纷纷弹冠相庆,&ot;即东林中人如常熟(按即钱谦益)亦以退闲日久,思相附和&ot;(《神道碑》),阮大铖更是以为出山在即此时,复社志士联袂而起,东林子弟以顾宪成之孙顾果(字子方)为首、天启被难诸家以宗羲为首,由周镳、陈贞慧、吴应箕执笔,写成《目都防乱公揭》在南京四处张贴,揭露阮大铖&ot;献策魏珰、倾残善类&ot;的本来面目及在目都&ot;招纳亡命&ot;、&ot;阴险叵测&ot;的丑恶嘴脸,在公揭上列名的复社成员共140人同时,宗羲还组织被难遗孤在秦淮河畔桃叶渡集会,声讨阮大铖的恶劣行经阮大铖&ot;杜门咋舌欲死&ot;,躲入城外牛首山弘觉寺达数年之久,从此更对复社志士恨之次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七零年代小富婆 红了樱桃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袁世凯评传 罗德斯岛战记3 祈缘 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小王子 转职当太子妻 奇玉 有卿赤颜 小兔桂花 文坛背后的讲坛 红色风暴之迷 太后那个渣渣 金色笔记 娱乐城 作死后我重生了 笼中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