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中国历代大儒排行榜 > 第285章(第1页)

第285章(第1页)

综观熊十力哲学,大致经历了由融儒入佛到儒佛同参,再到融佛入儒、归宗儒学的演进历程其一生为学,融贯中西,平章华梵,摒弃陈说,绝少依傍其&ot;新唯识论&ot;哲学思想体系建构宏伟,构思奇巧,富有创发,独具特色他是新儒学发展历程中,继梁漱溟之后,极具开创性的一代大师其哲学思想虽有不少局限,但他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独具的哲人慧思,提出并力求解决的人生问题与文化问题,诸如人的终极关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困惑和疏离等,仍是人类现在乃至以后所面临而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他凭着对生命存在的独特体验,所作出的对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价值自觉、文化自觉的阐扬,又为人类开创了一条探寻价值的新路,而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正因为如此,熊十力的哲学思想才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和重视

(杨全昌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回目录

现代圣人梁漱溟

(1893‐1988)

一、出世入世间秉性自浩然

梁漱溟,名焕鼎始字寿铭,后又取字肖吾、漱溟,并以漱溟行于世1893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九年九月九日)生于北京一个世宦之家祖籍广西桂林远祖曾是元朝宗室,姓&ot;也先帖木耳&ot;,旅居河南汝阳,明朝建立后,因所居为战国时梁地,故改汉姓梁自其曾祖梁宝书时迁居北京,曾祖、祖父均为清朝知州,这种由北而南,再由南而北的辗转迁徙,使梁氏家族兼具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性格与气质,即既有北方人的豪迈、爽朗、尚侠、仗义,又有南方人的飘逸、洒脱、精明、干练这在梁漱溟及其父亲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他的父亲梁济,字巨川,40岁时应顺天府乡试中举,曾任清内阁侍读,官至四品据梁氏后来回忆说,他父亲虽非天资绝高之人,但秉性笃实、豪迈、精明,意趣超俗而又满腔热忱,一身侠骨凡事以&ot;认真&ot;、&ot;务实&ot;一为本他身当中国大地风云激荡的年代,痛感外侮日烈,国势日衰,而力主事功之学认为一切学问当以富国强邦为本,否则就是无用基于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他痛斥八股、科举之弊,而极力推崇维新派之变革主张梁氏一生受其父亲影响很大,他的早年教育就正反映了他父亲的这种新思想

梁漱溟的早年教育是与众不同的在&ot;三纲五常&ot;仍统罩着中国,&ot;父为家君&ot;仍是中国家庭的最高戒律时,梁济却有意去培养父子间亲切自然关系,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梁济给予梁漱溟的正式学校教育更显出少有的开明与进步

在别家的孩子照例进私塾,囫囵吞枣于四书五经时,梁漱溟却在北京第一家中西小学堂里学习abc和《地球韵言》等课外读物则是通俗易懂的《启蒙画报》和《京话日报》等,这对丰富他的知识,培养他洞察社会的能力很有帮助

1906年,梁漱溟考入北京顺天中学堂,开始了长达五年半的中学生活,现代著名学者张申府、汤用彤都是他这时的同学学校所开科目除国文外,还有英文及数理化各科在班上,梁的学习虽不算太好,但却是一位肯独立思考、富有个性的学生他在自述中说:&ot;回想我从读小学起一直到现在,似乎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主动的,无论思想学问作事行为,都不是承受于人的&ot;(《朝话》)比如他在作文时,就从不落俗套,喜欢独出心裁,做翻案文章对此,有的老师非常讨厌,一位姓王的国文先生就曾愤而写下&ot;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ot;的批语;而有的老师则非常喜欢、倍加赞赏,一位姓范的国文老师就在惊叹之余,写下了&ot;语不惊人死不休&ot;的赞语

在中学时代,课堂讲授远不能满足他那强烈的求知欲于是,他把大量精力用在了课外阅读上他在中学时的课外读物是得天独厚的,这包括: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壬寅、癸卯、甲辰三整年六大册和《新小说》全年一巨册,《立宪派与革命派之论战》一厚本,以及《国风报》、《民主报》等报纸他对于这些难得的资料反复阅读,寝馈其中达三四年在这些资料中,梁启超那淋漓晓畅、饱含激情的文风,深邃通彻的思想,有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梁漱溟的心田他在后来一篇纪念梁启超的文章中写道:&ot;我早年是感受任公先生启发甚深之一人&ot;,&ot;至今想来,我还认为是我的莫大幸福&ot;而革命派那激进的主张和昂扬的斗志,又如一股飓风震荡着梁漱溟那敏感的心灵

特殊的教育方式和特殊的学习条件,造就了梁漱溟特殊的认知能力使他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于人生与社会的独特认识他自己后来说,对人生问题的探究,使他成为了哲学家,而对社会问题(即中国问题)的探究,又使他成为社会活动家

其一生行事治学,皆是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来展开的

1911年,梁漱溟中学毕业,由于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便毅然放弃升学机会,到他早先即加入的同盟会京津支部的机关报《民国报》当记者整日出入总统府、国务院、学校、团体与街头巷尾,目睹风云诡谲的政情1913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梁因与国民党政见不合,遂离开了报社

同他父亲一样,梁漱溟开始亦倾向于立宪派,但不久即转向革命派,并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但是,辛亥革命并未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帝制,国家反而因军阀割据混战而变得一天比一天糟,这使热心革命的梁漱溟极为失望,并引起了他对人生感到厌倦和憎恶,渐由一位热心革命的青年转变为一个虔信&ot;人生是苦&ot;的佛教徒,整日沉迷佛典,醉心佛法甚至一度悲观厌世,曾两次企图自杀尽管他后来出佛入儒,结婚成家,但却终生保持着茹素不荤的习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祈缘  袁世凯评传  小兔桂花  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转职当太子妻  罗德斯岛战记3  奇玉  有卿赤颜  文坛背后的讲坛  红了樱桃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作死后我重生了  金色笔记  娱乐城  太后那个渣渣  红色风暴之迷  笼中雀  七零年代小富婆  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小王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