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中国最大儒家有几位 > 第133章(第1页)

第133章(第1页)

暑变物之性,寒变物之情,昼变物之形,夜变物之体,性情形体交而动植之感尽矣,雨化物之走,风化物之飞,露化物之草,雷化物之木,走、飞、草、木交而动植之应尽矣(同上)

这就是说,有了天地之体,然后产生昼夜寒暑;然后有雨、风、露、雷;有了寒暑昼夜,然后产生动物、植物经过上述变化,宇宙万物就产生出来了

说到这里,要弄清一个问题,就是邵雍所讲的产生万物的&ot;道&ot;或&ot;太极&ot;的属性问题&ot;道&ot;(太极)是物质,还是精神?我们认为,邵雍之作为宇宙本原的&ot;道&ot;、&ot;太极&ot;、&ot;气&ot;都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他说:

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物,则万物为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道之道尽之于天地类,天之道尽之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之于物史;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矣(《观物内篇》之三)

作为天地之体的&ot;道&ot;,可以从天地万物与它的相互关系中看出其物质属性

前面讲过,天地为阴阳二气所变,表现为&ot;四时&ot;、&ot;四维&ot;的空间形式,是物质性的,所以说,&ot;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物&ot;,&ot;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ot;,&ot;道之道尽于天,天之道尽于地,天地之道尽于物,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ot;十分明显,这里的&ot;道&ot;不是精神实体,而是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物质范畴

在另外一处,邵雍说出了天地之本是气,认为天地为一气所生他说:

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故二者一而已矣

天,以气为主,体为次地,以体为主,气为次(《观物外篇》上)既然本为一气,就是认为宇宙的根本是气,气表现为阴和阳,阴阳是二而一(统一于气)的,那么,太极生阴阳同气分阴阳这两种说法就是一回事了&ot;天以气为主,体为次,地以作为主,气为次&ot;的意思是:天体是以气为主,其实体为次的物质(因为有形体的日月星辰,仅仅是无限的天体中的次要形式),地主要是由气凝聚而成的有形实体,其中的气态物质是次要的东西总而言之,这就是庄周说的:&ot;通天地一气耳&ot;在邵雍看来,天和地的分别,只在于气的聚散不同如此看来,邵雍讲的道生天地或太极生两仪,实际上都是说的气生天地因此,我们认为,邵雍所说的&ot;道&ot;、&ot;气&ot;、&ot;太极&ot;,都是同等意义的范畴

对上述说法,还可以从邵伯温的一段话中得到证明:

夫太极者,在天地之先而不为先,在天地之后而不为后,终天地而未尝终,始天地而未尝始,与天地万物圆融和会而未尝有先后始终也有太极,则两仪、四象、八卦以至于天地万物固已备矣非谓今日有太极而明日方有两仪,后日乃有四象八卦也虽谓之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实一时具足……是故知太极者,有物先本已混成,有物之后未尝污损,自古及今,无时不成,无时不在

(《宋元学案》卷10)

邵伯温是邵雍之子,象数学的正宗继承人,对其父的学说最了解,&rso;也是最忠实的继承者,并对邵雍的著作有所发挥在前面引文中,将太极看做是与宇宙万物同时存在、不可分离的东西,因为在天地产生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混沌未分的物质存在,它与天地万物园融和会而不可分别只有在它分化之后,才有了万物之别

然而,这时的天地万物仍然统一于太极,并且各具太极之性&ot;太极&ot;与天地万物之别,只在于&ot;太极&ot;是根本、是总体,并且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和绝对性,而天地万物则不具备这种特性由此看来,产生天地万物的&ot;太极&ot;只能是物质性的,不能说它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了

最后,邵雍讲到了人他说:&ot;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ot;(《观物外篇下》)天、地、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和动植物产生之后,当然也产生了人人是什么?邵雍认为,人也是万物之一,但他们是宇宙发展的最高级产物

他说:&ot;人亦物也……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人者人之至者也&ot;(《观物内篇》)又说:&ot;万物之道尽于天矣,天之道尽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于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矣&ot;(同上)所以人为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在于人有灵于万物之感官,能收万物之声色气味,更重要的是人有思维,能通万物之情他还指出,万物都受性于天,但又各有其性:在人,则为人之性;在禽兽,则为禽兽之性;在草木,则有草木之性&ot;(《观物外篇上》)这就指出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并指出了人高于万物的区别之所在

以上的观点,基本上是合理的,然而,当邵雍讲到人的社会性时,立即便离开了唯物主义而滑向了唯心论他说:&ot;天有阴阳,人有正邪;正邪之由,系于上(君)之好也&ot;(《观物内篇》),这就是说,人的正邪是由君上之爱好来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天之阴阳来决定的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此外,邵雍又把人分为普通人和圣人,圣人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ot;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世观万世者焉;其能以心代天意,日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焉;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ot;(同上)这就把圣人神秘化了,显然是唯心主义论调了

四、象教学派开山一代理学宗师

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邵雍的地位是很高的自儒家学派形成之后,其学说代有传人这个学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经受了无数次的考验,两宋理学(或称新儒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阶段在理学的创立阶段,邵雍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ot;北宋五子&ot;,朱熹也把邵雍同周、张、二程和司马光并称为道学的&ot;六先生&ot;上述诸人都是理学的创始人,他们的学说在理学阵营中各具特色,各成学派然而,诸人都以儒学为宗,为探讨、发挥&ot;六经&ot;、&ot;四书&ot;之义理,以振兴儒学为职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太后那个渣渣  红色风暴之迷  金色笔记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文坛背后的讲坛  小王子  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袁世凯评传  小兔桂花  七零年代小富婆  娱乐城  笼中雀  红了樱桃  有卿赤颜  祈缘  转职当太子妻  奇玉  作死后我重生了  罗德斯岛战记3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