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中国最大儒家有几位 > 第138章(第1页)

第138章(第1页)

既然明确了《太极图说》中,作为宇宙最初根源的&ot;太极&ot;是物质性的,这就可以确定周敦颐的宇宙论是唯物主义观点从这个观点出发,再看看《太极图说》

的宇宙演化过程《太极图说》认为,宇宙的生成发展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ot;无极而生太极&ot;

前面讲过,&ot;无极&ot;不是绝对的&ot;无&ot;,它是宇宙最初的原始状态,是具有物质性的,处于混饨的天地未分的万物之胚胎是老子所说的&ot;朴&ot;或&ot;无&ot;老子的&ot;无&ot;也不是绝对的空无,它是未散为&ot;器&ot;的&ot;朴&ot;,是宇宙未分为具体物象时的混沌状态,&ot;太极则是由不具任何物象的物质&ot;无极&ot;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有了最初时空界限和含有分化机能的、具有运动和静止性能的有形物质这就是《图说》讲的&ot;太极……动极而静&ot;,&ot;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ot;这是说,所谓&ot;无极而生太极&ot;或&ot;自无极而太极&ot;,说明具有变化机能和初具物态的&ot;太极&ot;,是由&ot;无极&ot;演化而来的

第二阶段:从&ot;太极&ot;到阴阳

宇宙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ot;太极&ot;到阴阳&ot;太极&ot;之中蕴含的动静机能,使之分化为阴阳《图说》云:&ot;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ot;这就是说,在&ot;太极&ot;的运动中产生了阳气,静止中产生了阴气宇宙的原初物质发展到阴阳的阶段,不但有动有静,而且动静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其根,于是便出现了天地之判分这就是说,天地是在物质发展到分阴分阳的阶段上形成的

第三阶段:从阴阳到五行

宇宙发展的第三阶段,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演化为&ot;五行&ot;(指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即水火本金土)《图说》说:&ot;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ot;,周敦颐认为,&ot;五行&ot;就是五气,因为它们和阴阳一样,也是气的一种形态但这是比阴阳更为高级的物质形态,它们各自具有比阴阳更为具体的形态和性质,&ot;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ot;,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物质发展到&ot;五行&ot;阶段,出现了四季的变化,《图说》中的&ot;五气顺布,四时行焉&ot;,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阶段:从&ot;五行&ot;的运动到万物化生《图说》云:&ot;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ot;这是说,由&ot;无极&ot;之真髓同阴阳五行中的精细成分巧妙凝合,就产生了天地之间的男女、牝牡、雌雄,由阴阳二气的交感和五行的不同特性相互作用,才出现了天地万物,而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又是生生无穷的

综上所述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

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天地万物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从宇宙的生成到人类的产生,都坚持了唯物主义路线,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思想历史上许多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讲宇宙自然的时候,能坚持唯物论,当他们一涉及到人类社会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二元论或唯心论周敦颐则不是这样,他认为人类的化生同万物化生一样,也是由&ot;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ot;所成,人与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所禀受的是&ot;无极之真、二五之精&ot;中最精华部分他说&ot;唯人也得其秀而为灵,形既生焉,神发知矣&ot;(《图说》)人类具有高于万物的灵气和思维等特性,就是因为人得到了&ot;无极之真&ot;和&ot;二五之精&ot;中的最精华部分

总之,周敦颐的宇宙生成发展论,自始至终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四、周子《通书》论性命道德之本

周敦颐的重要著作除《太极图说》之外,还有《通书》,《通书》亦名《易通》

名为《易通》,说明它是一部讲《易》的著作《易通》全书40章,全文2601个字,文字十分简约,但其论及的问题却很广泛和深刻虽然是一部解《易》的书,它的风格却不同于当时其他易说著作这部书不对《周易》进行逐卦逐句的解说,只是有选择地引用了《周易》中的若干经文,进行阐述的发挥,用以表述自己的观点

《易通》所涉及的卦名只有乾、损、益、家人、睽、复、无妄、讼、噬嗑、蒙、良等部分他认为,《易》集中体现了天地形成的奥秘和圣人之道的高深莫测不过,《易通》又不仅仅是一部易学著作,其中还容纳和贯通了《中庸》中&ot;诚&ot;的思想,也涉及了《论语》、《春秋》、《大学》、《乐记》中的一些内容《易通》也是对《太极图说》的具体补充,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展现了周敦颐的理学思想

《易通》除进一步阐述宇宙论之外,还着重阐述了人性和道德问题

《易通》里的宇宙论,同《太极图说》基本一致,但其论述则更加详细《易通》强调了&ot;诚&ot;的概念,&ot;诚&ot;在全书中具有最高德性的含义在作者看来,&ot;诚&ot;是宇宙的中心,又是圣人之大本《易通》说:&ot;诚者圣人之本,&lso;大哉乾元,万物之始&rso;,诚之源也&lso;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rso;&ot;(《诚上》)这是说,诚源于世界的最初本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因此,&ot;它就是圣人立身之德,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根本,又是&ot;百行之原&ot;;,是至善的道德的源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有卿赤颜  袁世凯评传  文坛背后的讲坛  奇玉  太后那个渣渣  娱乐城  小王子  金色笔记  笼中雀  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转职当太子妻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小兔桂花  罗德斯岛战记3  作死后我重生了  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七零年代小富婆  祈缘  红了樱桃  红色风暴之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