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例证明,吕祖谦受二程理学思想的影响很深因此,在他的&ot;天理&ot;论中,把&ot;理&ot;或&ot;天理&ot;作为自己哲学的最高范畴归纳起来,他的&ot;理&ot;或&ot;天理&ot;包含以下几层意义
其一,&ot;理&ot;或&ot;天理&ot;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宇宙万物之总则吕祖谦说:
&ot;物之逆乎天者,其终必还,……天理则与乾坤周流而不息也&ot;(《东莱左氏博议》卷1)又说:&ot;天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名虽千万,而理未尝不一也&ot;(同上)&ot;德者,天地万物所用得实然之理,圣人与天地万物同游之也
此德既懋,则天地万物各得其理也&ot;(《增修东莱书说》卷幻其二,&ot;理&ot;或&ot;天理&ot;既是自然界的总规律和最高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ot;天理&ot;是万物运动变化之终极原因:&ot;大抵消息盈虚,天理之常,裁成辅相,君人之道也&ot;(同上卷3)在人道中,它就是道德规范和礼乐刑政制度:
&ot;理在天下,遇亲则为孝,遇兄弟则为友,遇朋友则为义,遇宗庙则为敬,遇军旅则为肃,随一事而得一名,名虽千万而理未尝不一也&ot;(《东莱左氏博议》卷3)同其他理学家一样,吕祖谦把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及一切礼乐刑政和军事等上层建筑的诸多制度和法规,都说成是&ot;理&ot;或&ot;天理&ot;的体现总之,它是社会生活中的最高原则
其三,&ot;理&ot;或&ot;天理&ot;是人类必须遵循而不可违背的天条他说:&ot;循其天理,自然无妄&ot;(《遗集&iddot;易说》),又说:&ot;凡物之道于天者,其终必还,……有限之力,岂能胜无穷之天也耶?&ot;(同上《东莱左氏博议》卷1)这显然是宿命论思想的表现
无所不在的&ot;天理&ot;体现于天地万物之中,万物各自&ot;得此实然之理&ot;,虽然体现于不同事物中的&ot;理&ot;各异其名,但都同出于&ot;天理&ot;,统一于&ot;天理&ot;,这也是程朱&ot;理一分殊&ot;的同调断言&ot;理之在天下,犹气之在万物&ot;的观点,似乎是把&ot;理&ot;与&ot;气&ot;置于同等地位的二元论,然而,如果仔细琢磨之后,就不难发现,这并不是二元论,因为他虽然承认了元气在万物,但实际上只是用以比喻&ot;理&ot;的无所不在,此处所讲的&ot;元气&ot;仍被看做是精神性的&ot;理&ot;的物质载体而已
其四,&ot;天理&ot;即&ot;天命&ot;在吕祖谦的天理观中,天理和天命是紧密相结合的他说:&ot;命者,正理也,禀于天而正理不可易者,所谓命也使太甲循正理而行,安有覆亡之患哉?&ot;(《增修东莱书说》卷幻在吕祖谦看来,天命所在,即天理所在,遵&ot;天命&ot;就是顺&ot;天理&ot;,违&ot;天命&ot;就是违&ot;天理&ot;他说:&ot;圣人之心,即天之心,圣人之所推,即天所命也故舜之命禹,天之历数已在汝躬矣,……此心此理,盖纯乎天也&ot;(同上卷3)认为圣人之心体现了天之心,又体现了&ot;天命&ot;和&ot;天理&ot;在评论朝代的兴亡时,吕祖谦断言天命所为,即天理所在最高统治者之所以受命于天,就是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完全合乎天意,反之,他如果违反了&ot;天理&ot;或天意,就一定会失去统治地位例如,他在评论《汤誓》的论文中,认为夏桀无道,伊尹相汤伐桀,取得成功,是因为夏朝天命已绝为什么汤在誓词中说&ot;非台小子敢行称乱&ot;?这是因为,汤之伐桀,&ot;非汤伐桀,乃天命也,汤非顺天命应人心,则为称乱矣&ot;(同上卷7)夏桀无道,违反了天理,汤伐桀则是顺天理、应人心的义举,否则才是&ot;称乱&ot;《汤誓》说:&ot;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ot;商汤奉行了天命,顺应了天理,所以取得了胜利这样,吕祖谦就把&ot;天理&ot;与&ot;天命&ot;沟通了
在吕祖谦看来,&ot;天命&ot;和&ot;天理&ot;不仅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同时也是支配人类命运的最高主宰力量,人们的一切成败兴亡,通通系于&ot;天命&ot;他说:
&ot;天命虽不庸释,然则顺此道即古,逆则凶,吉凶由于顺逆之间,其报应如反掌之易天理何常之有,当时时省察,顷刻不忘可也&ot;(同上卷3)又说:&ot;抑不知天大无外,人或顺或逆,或向或背,徒为纷纷,亦未尝有出于天之外者也顺中有天,违中有天,向中有天,背中有天,果何适而非天耶&ot;(同上)人们的一切言行之结果,都逃不出&ot;天命&ot;的安排接着他又说:&ot;人言之发,即天理之发也;人心之悔,即天意之悔也;人事之修,则天道之修也无动非天,而反谓无预于天,可不为太息耶!&ot;(同上)一切人事活动,都和&ot;天命&ot;息息相连,就看你是顺天,还是逆天,顺则安,违则危;顺则昌,违则亡总而言之,天人是相通的,而这种相通,又是由天命来决定的其实,这个观点仍然不过是&ot;天人感应论&ot;的翻版
这种思想,是把人们的封建意识集中地上升为&ot;天理&ot;,再把这种&ot;天理&ot;说成是主宰人类社会和人的命运的至高权威,实质上是把封建社会制度之下的伦理道德和礼乐刑政设施加以神圣化,并赋予绝对权威应该说,这是天命神权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特殊反映就这个方面来说,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在理论的精密性上显然不及朱熹其实,在社会的精神文明日益进步的新形势下,天命神学思想对人民的说服力无疑是十分脆弱的
(二)企图调和&ot;理学&ot;和&ot;心学&ot;的&ot;道&ot;&ot;心&ot;合一论吕祖谦一方面在&ot;天理&ot;论中把&ot;理&ot;或&ot;天理&ot;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万物的总原则,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ot;心&ot;的地位和作用他的主观愿望是要调和理学阵营中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的分歧,但其结果则是通过这种调和而通向了主观唯心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罗德斯岛战记3 小王子 红了樱桃 袁世凯评传 金色笔记 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文坛背后的讲坛 太后那个渣渣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小兔桂花 娱乐城 七零年代小富婆 作死后我重生了 有卿赤颜 祈缘 红色风暴之迷 转职当太子妻 奇玉 笼中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