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不少地方官吏也经常前来问学,宗羲对他们说:&ot;诸公爱民尽职,即时习之学也&ot;(《年谱》)讲学虽仍以《四书》《五经》等典籍作教材,但宗羲反对人云亦云的附会,鼓励学子独立思考,他说;&ot;各人自用得着的方是学问;寻行数墨,以附会一先生之言,则圣经贤传皆是糊心之具,朱子所谓&lso;譬之烛笼,添得一条骨子,则障了一路光明&rso;也&ot;(《年谱》)海昌高足,有查慎行、陈汗等人
黄宗羲反对束书空谈,主张&ot;经世&ot;、&ot;应务&ot;的务实学风,在他本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倡导下,影响了清初浙东一代学子,弟子中人才辈出,浙东学术团之大盛
康熙十八年之后,宗羲已是年过70的老人了,基本上不再外出讲学,但仍著述不辍,毕力投入名山事业
黄宗羲不光是博学多才,而且勤奋过人,&ot;年逾80,尚囗囗不休&ot;,真称得上是没身而后已!故一生著述弘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清乾隆年间即已&ot;散亡十九&ot;(全祖望语),即使如此,今天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仍蔚为大观据统计,黄宗羲的著作共有112种,1300多卷,字数在2000万以上,这还不包括《明文海》这类编选性的东西(详参吴光《黄宗羹与清代学术》),这里只能择其要者略加介绍
康熙二年(1663),黄宗羲在10年前所作《留书》的基础上,写成了《明夷待访录》2卷(原名《待访录》),这是宗羲最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论著《待访录》
超越了《留书》中&ot;夷夏之辨&ot;的樊篱,探讨政治学说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一篇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战斗檄文,它奠定了黄宗羲作为一个民主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康熙七年至十四年(1668‐1675),黄宗羲编选成《明文案》217卷这8年间,他四处访求书籍,潜心搜集整理有明近300年中文人著作,夜以继日,勤奋工作,终于编定了这部保存有明一代文章精华、反映其时代精神的文集书成之日,宗羲曾自豪地说:&ot;有某兹选,彼千家之文集庞然无物,即尽投之水火不为过矣&ot;但他并未因此而满足,仍然不辞劳苦,以高龄之身继续奔波跋涉,游踪遍及浙江南北,搜罗明人文集,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将《明文案》扩编为《明文海》,计四482卷84岁的梨洲老人对儿子说,《文苑英华》为百卷,而明代作者数量超过唐代,所以,一非此不足以存一代之书;顾读本不须如许&ot;(《年谱》),于是又从中精选若干篇,编成《明文授》62卷,以供家人诵读
后人评价此书,说《明文海》&ot;搜罗极富,所阅明人文集几至二千余家&ot;,&ot;可谓一代文章之渊薮考明人著作者,必当以是编为极备矣&ot;(纪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此外,宗羲还编有《宋元文案》、《元文钞》等,后来大多亡佚
康熙十五年(1676)以后,黄宗羲撰成《明儒学案》这部62卷、近百万字的巨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学术思想史全书共收学者200余人,上起崇仁(吴与弼,字子溥,号康斋,江西崇仁人,学宗程、朱,倡&ot;静时涵养、动时省察&ot;
1391‐1469),下迄蕺山,&ot;言行并载,支派各分&ot;,而以姚江王阳明为一代理学宗师,共立&ot;崇仁&ot;、&ot;白沙&ot;、&ot;姚江&ot;、&ot;泰州&ot;、&ot;东林&ot;、&ot;蕺山&ot;等17学案;每案之前先用一节文字介绍案主学术宗旨,然后是案主传略以述其平生学行,最后则是辑自案主文集、语录的学术资料,择精语详,体例严谨,自成一家
《明儒学案》一面世,立即为学者推崇备至当时理学家汤斌(字孔伯,号潜庵,河南睢县人,有《洛学篇》,1627一1687)评价说:&ot;先生著述弘富,一代理学之传,如大禹导山导水,脉络分明,事功文章,经纬灿然,真儒林之巨海、吾党之斗构也&ot;(《南雷文定》附《交游尺牍》)以黄门私淑自况的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浙江宁波人,1705‐1755)也称《明儒学案》为&ot;三百年儒林之薮&ot;(《神道碑》),近代梁启超更誉为&ot;中国之有学术史,自此始也&ot;(《清代学术概论》)
黄宗羲还着手编撰《宋元学案》,以整理明代之前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遗憾的是,宗羲辞世时仅成17卷,后来,由宗羲子百家(字主一)及全祖望等续成100卷
除了这些著作以外,宗羲还撰有《弘光实录钞》、《明史案》、《行朝录》、《历代甲子考》、《易学象数论》、《孟子师说》《太极图讲义》、《授时历法假如》、《西洋历法假如》、《回回历法假如》、《春秋日食历》、《大统历推法》、《测圆要义》、《割圆八线解》、《勾股图说》、《开方命算》、《四明山志》、《匡庐游录》、《今水经》,《律吕新义》,等等,涉及史学、经学、历算、地理、音乐等门类;至于自著诗文集,则有《南雷诗历》、《南雷文案》、《南雷文定》、《南雷杂著》……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胪列
这30、多年中,黄宗羲还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始终保持了遗民的气节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于是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天下名儒经筵讲官学士叶方蔼(字于吉,江苏昆山人)向玄烨推荐黄宗羲,宗羲门生陈锡根(字分后,当时在京为官)得知后大惊,说:&ot;这只会使老师象叠山那样啊!&ot;(谢仿得号叠山,南宋遗民,义不仕元,为官府逼迫北上,至京绝食而死)便极力向叶剖陈利害,此事才算了结当时被各地推荐的,还有顾炎武、吕田良等,顾、吕也都拒不应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转职当太子妻 红了樱桃 袁世凯评传 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有卿赤颜 作死后我重生了 笼中雀 文坛背后的讲坛 祈缘 太后那个渣渣 罗德斯岛战记3 娱乐城 奇玉 小兔桂花 红色风暴之迷 七零年代小富婆 金色笔记 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