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海日生什么江春入旧年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谁知舅舅一眼就看穿她的心思,道:&ldo;你个小丫头,还心思怪多,舅舅早吃过了,算舅舅请你们的,米线钱会从我工钱里扣的,快趁热吃吧。&rdo;

江春二人方放下心来,提起筷子&ldo;滋溜滋溜&rdo;吃起来。

米线是西南一带较常见的早点了,由大米磨成面,再精榨而成,基本囊括了大米的精华,口感爽滑,又有嚼劲,滋味独特,在本地有小锅米线、豆花米线、汆肉米线、凉鸡米线、砂锅米线、炒米线、卤米线等多种做法。江春穿越前就爱得不行,颇有点儿&ldo;无米线不欢&rdo;的架势,现在终于在穿越后吃上了一碗,其幸福,其美妙……吃完都恨不得舔舔嘴角回味一番呢!

吃完早点,舅舅低声道,威楚府目前还未有酒楼试过横将军入菜,问二人打算定个什么价位。

&ldo;亲家哥决定就好,咱们也不懂啊&rdo;,江二叔一副&ldo;有哥万事足&rdo;的样子。

舅舅果见问不出什么来,又问小江春。

江春早就在心里算了一遍,在现代老家螃蟹大概三四十元一斤,而古代目前威楚府是没有的,物以稀为贵,就以最高价为准,她欲定价四十文一斤,若掌柜的给不到这个心理价位的话,最低三十文也行。

&ldo;四十文一斤吧&rdo;,江春张口道,说完颇为紧张地看着舅舅。

舅舅拈须一笑:&ldo;春丫头厉害啊!&rdo;说完还点了点头。

江春就知道,此事估计是成了,想舅舅作为一名积年的&ldo;老账房&rdo;,手里管着每日的进货出账流水,他都说行那就是没估错了。

江春两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成堆的铜板儿在向自己招手了。江二叔则是小小的&ldo;啊&rdo;了一声,张大了嘴巴,毕竟自家费心费力半年才能出园的丝瓜也才六文钱一斤哪,这一斤螃蟹得抵六七斤丝瓜呢。

待掌柜的从楼上下来,舅舅迎上去与之招呼了一声,领他到酒楼后院看了一圈,又将江家如何挖到螃蟹,其如何稀有罕见,如何加工食用,滋味如何美妙等,&ldo;艺术加工&rdo;了一番。掌柜的自然相信自家账房的眼光,听完只问他们要卖多少钱。

&ldo;五十文一斤&rdo;,舅舅对小江春眨眨眼,忙在他们张口前报道。

只见中年掌柜拈须沉吟片刻,问道:&ldo;你们家还有多少能出手的?&rdo;

&ldo;每集能出个三十斤,直到中秋后一个月&rdo;,待中秋过完后,随着气温的降低,螃蟹繁殖能力降低,到时候就没多少了。

&ldo;你们要保证此物只卖与我迎客楼一家,出去不可与人语。&rdo;掌柜的又附加道。

&ldo;那是自然&rdo;,江春毫不犹豫,这大自然掘金的事儿,江家肯定也不会往外说的。

&ldo;成,那称称看,今日的有几斤。&rdo;

&ldo;大爹(指大伯、大叔),你还是要每次提前给我们两成订金,万一你们哪次反悔不收我们家的了,订金可是一概不退的哦……&rdo;江春又补充道。

&ldo;哈哈哈,老高,看看你这外甥女,猴精哪!这不答应都不行嘞!&rdo;掌柜大爹开起了舅舅玩笑,看来是答应了。

于是,待伙计将密密麻麻的螃蟹全捉出来,沥干了水气,提出掉杆称一称,分成了四次才称完,一共是三十二斤三两。

&ldo;大爹,三两我们就不算了,当与大爹你认识一场吧,以后咱们还要常来常往嘞&rdo;,江春主动道。

&ldo;哈哈哈,听到没有,老高啊老高,你这外甥女真是做生意的料嘞!&rdo;

江春脸红:主要是零头不好算账好吗?

最终,舅舅在算盘上噼里啪啦一阵,报道:&ldo;今日的横将军算三十二斤,共一千二百八十文,外加下一集三十斤的订金三百文,一共是一千五百八十文,你们要银子还是铜板儿?&rdo;

&ldo;要个一两的银角子,搭上五百八十文的铜板儿吧。&rdo;

江家舅舅来开钱柜拿出银角子,自有伙计将一百文穿作一吊的五吊钱,并八十文铜板儿呈上。(注:此处&ldo;吊&rdo;并非指一贯,而是铜板在流通过程中,为方便计数和携带而作的穿线处理。)

直到江春将银钱接过来,又把银角子贴身放好,将一大包胀鼓鼓的铜板儿塞给他,江二叔全程皆是呆若木鸡。

双方有来有往一番,江春浑然不觉,其实她的言语皆被楼梯角的一桌人听去了。

只见四人皆作一般子弟打扮,两男两女。男子中一人年约十二三岁,正是介于男童与少年之间,说大不大的年纪,皮肤白皙,眼带桃花。另一人则是十七八的青年样,倒也生得长眉入鬓,只可惜面皮微黄,两颊皮肤干燥起了点儿皮,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另两女子也是面白体娇的,只面带不耐。

四人将个小黄毛丫头的言行看在眼里,眼波微动,只未言语。尤其那冷峻少年,旁听了小江春讨价还价的全过程,还颇有两分不屑。

带着对舅舅的感激,江春叔侄二人顺着原路返回,于街角处见有人群议论。身上带着&ldo;巨额现金&rdo;,江春本不应该前去观望的,但见他们都围着一家店门不散,甲说&ldo;常年惠民收购多种常用药物&rdo;,乙说&ldo;这可终于开到我们金江了,我大舅哥说州府都已经开了仨年嘞&rdo;。

江春抬头一看,繁体的&ldo;熟药惠民金江局&rdo;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江春如遭电击。

江二叔却胆小,生怕怀里的铜板儿长翅膀飞了似的,忙拉着江春就走。

奶奶王氏的丝瓜和韭菜早就卖完了,只剩一把多豆角孤零零地躺在箩筐里。眼见叔侄二人终于归来,忙拉住二儿问情况。

江二叔朝附近一看,见大家都忙着生意,或收摊,或已家去了,无人注意,方凑近王氏耳根道:&ldo;阿嬷,我们卖了,全卖了,一两多银子嘞!一两多嘞!都够买好多白米嘞!&rdo;可怜江兴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几次银角子。

第8章时代

眼见儿子仿佛入了魔般反复就是&ldo;一两银子&rdo;&ldo;很多钱&rdo;的念叨,王氏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拉过江春询问。

江春只得将自己如何去酒楼,舅舅如何帮忙,还抬高了价钱,每斤多得十文钱,最终卖了一千二百八十文钱的过程,以及说定每逢集日定期送货的约定一一道来。

王氏也被震惊了,想自己又撒种又除草,又挑粪又浇水伺候出来的菜蔬,也只每集得八九十文钱来,自家孙女随意去河边一挖,就能挖出这么多钱来,这不是钱疙瘩还能是甚嘞?!

二人说定,收拾了箩筐麻布,让江二叔挑起木桶就要家去。

江春忙拉住奶奶道:&ldo;奶,既然卖钱了,那你就买几只猪鸡回去养吧,我们几姊妹大了,都可以帮着喂养嘞,等过年了还能杀了吃,平时下蛋还可以抱小鸡仔嘞。&rdo;

王氏一听,确是此法,本来自己平日就挺羡慕村里那几家有猪有鸡的,只是自家也没这经济条件,只能害红眼病……今日正好有这条件了,就买吧。

其实还有个原因,在地里刨食一辈子的王氏,习惯了一步一个脚印,每一分钱都是汗水里泡透的。突然间不费吹灰之力得了这么一大笔钱,总觉着心里不踏实,想着兴许花出去也就踏实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御厨投喂手册  包君满意(龙门客栈之四)  穿成大厨的功夫贤妻  大县令小仵作  影子部队  银河妖精传说  齐家之宝(金·小气家族系列)  日本战国史  重生之少年名医  傅家宝树  [美食]她挺甜  西皇逗美人(轩辕四皇之白虎篇)  九零棚户人家  我与主角同翻车[穿书]  戏总元帅今天又精分了  反派大美食家  口下留人(龙门客栈之二)  天下第一嫁(龙门客栈之五)  我的英雄  姑娘(砚城志卷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