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孙胄都在提醒刘彻压制刘徽,一定不能让刘徽的势力在不断的增大,他原以为这是一个忠心的臣子。然而他被逼得不得退位的时候,第一个认可赞同的人竟然是孙胄。
“陛下圣明。”有了孙胄出面,在场的臣子们,大半以上都山呼刘彻圣明。
好些世族大家的人?
连他们世族的人都同意刘徽继位?
大汉要出一个女帝?
出一个女帝和让刘彻以巫蛊而杀人,一家子死绝,你要怎么选?
好,刘徽继位的事便就此定下,当即登基。
刘徽换上冕服登上皇帝位时,接受百官朝拜时,天现彩云于空,那一片片祥瑞中,嗯,显露出好些字:女帝继,大汉兴。
对于长安的变故尚不算太清楚的人看到六个字,哎哟,长安的百姓们都跪下了,直道天现祥瑞,这是大汉要出女帝吗?
当下汉宫内传出消息,昭告天下,刘彻退位,以未央长公主刘徽继任新君。
刚刚举行的登基大典,大汉是真的出了一个女皇帝。
哎哟,别的人百姓们不一定熟悉,未央公主刘徽,他们都知道的啊。
百姓们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多亏了未央公主。
修路造桥,引渠开荒,教人耕种,刘徽如何为百姓谋划的,都得过好处的人,自是不认为刘徽当皇帝有何不可。
对百姓们来说,当皇帝的是谁从来不是最重要的,他们能不能吃饱,能不能有好日子过,那才是顶顶重要的事。
刘徽的群众基础在,虽然有些人认为刘徽身为女郎都能登基成为皇帝,简直是不可思议,架不住那样的声音很快被盖过去了。
女郎怎么了,女郎有本事可以保家卫国,撑起门户。承继天下的是女子有何不可?
关于刘徽的德行,迅速传播开来,口口相传,都是刘徽四十多年来的作为。
要知道当年刘徽出生的时候刘彻曾梦日入怀,更别说刘徽一登基,天现祥瑞,已然明说了刘徽当上皇帝的事没问题的。种种神迹那就是上天对刘徽的肯定。
于民于国。刘徽一登基既下令彻查贪墨抚恤金一事,不管查到的人到底是谁,全都处死。
抚恤金一事,那是对战死将士的安抚,是大汉对为国捐躯之人的肯定。
将士为国而死,大汉朝廷养他以老,抚之以幼。
连这样的钱都有人敢贪,杀!
三军将士听到那么样的消息,自是振奋的。
刘徽一直以来对军中将士的培养,那么些年里,刘徽负责抚恤事宜,所有将士都知道,那些死去的将士,他们虽然死了,朝廷照顾得他们的家人很好。
所以刘徽为帝,她登基的第一件事是彻查抚恤金的事,可见刘徽深知他们将士之苦。
军心稳,民心稳,中层的人,长安里的世族们都接受刘徽登基为帝的事,压根没有打算和刘徽对上,可不就让刘徽平平稳稳的度过了皇权交接的时间。
最难的关一度过,刘徽开始论功行赏,陈荷进为中书令,沈璧入门下为侍中,卫禧进为吏部尚书。
世族,刘徽的人,平衡着朝堂上,一切都暂时的和谐了。
但随刘徽登基的事传遍各国,那些刘氏诸侯王不答应啊,道是他们大汉江山焉能传到女郎手里。
好啊,扯起大皮直指刘徽谋反逼宫,得位不正,他们也要谋反。
可是,诸侯王如今有那样的能力吗?
敢逼宫的刘徽啊,能料不到诸侯们一定不会服?
要如何能让他们服?
打到服。
诸侯们刚准备密谋起兵,已然让兵马拿下,谋反除国,而且尽诛之。
一波杀下来,刘氏皇室剩不下几个了。而也让人看到刘徽对大汉的控制力。
诸侯作乱的事刘徽都早有预料,再有和刘徽亮刀子的人,他们自问有赢的把握?
意图谋反的人不少,因为刘徽提出的种种改革,他们都恨不得把刘徽扯下来。
以前刘徽是公主有一个刘彻撑腰,自是对付不了。刘徽都成皇帝了,朝堂军中,想跟刘徽唱反调,对,刘徽是逼宫不假,她杀的刘屈氂和苏文难道不是佞臣吗?
诛佞臣而定江山,以令天下安,不是好事?
巫蛊之乱,多少无辜的人牵扯其中,难道他们全都忘记了?
要是认为刘彻出来比刘徽好,行啊,让刘彻来好了?
不不不,在刘徽和刘彻之间,傻子都知道应该要选刘徽。
刘彻老了,生性多疑,巫蛊之术闹出来的事,真要是任其发展下去,不定会闹大到何种地步。
刘徽再不好也比刘彻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夏夜有染/离婚前重回高中,这次我不心动了 最强炮灰:快穿女主人美路子野 末世:被困女大寝室,一秒一物资点 深夜走鬼档[美食] 情书写给九年后 仙王下凡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番外 听说她还在等我入戏 娘娘她立志登高位 萌娃助攻,快把妈咪娶回家 拒绝仇恨式修仙,感受正道之光 快穿之炮灰拯救之旅 我,天道亲儿子,呼吸都能变强 天意可违CP+番外 娇妻博主大翻车 主角光环夺回计划+番外 成为反派的第十六房小侍(女尊) 快传之炮灰的人生 万人嫌纵身一跃,大佬全员哭红眼+番外 重生后养大了阴鸷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