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胡雪岩有几个儿子和女儿 > 第401章(第1页)

第401章(第1页)

于是,有个左宗棠亲信的戈什哈上前问道:&ldo;可是留胡大人在这里便饭?&rdo;

这下使胡雪岩惊醒了&ldo;不,不,多谢!&rdo;他首先辞谢,&ldo;我还要到码头去送客。&rdo;

&ldo;送什么人?&rdo;左宗棠问。

&ldo;福州税务司布浪。&rdo;

&ldo;喔,他到上海去。&rdo;

&ldo;是的。&rdo;胡雪岩答说,&ldo;是驻上海的法国总领事白来尼找他谈公事。&rdo;

&ldo;谈什么公事?&rdo;左宗棠问道:&ldo;莫非与船厂有关?&rdo;

胡雪岩灵机一动,点点头答说:&ldo;也许。&rdo;

&ldo;那可得当心。&rdo;左宗棠说,&ldo;洋人花样多。日意格、德克碑办理此事,起先越过他们总领事,直接回国接头,白来尼当然不高兴。而此刻一切合同,又非白来尼画押不可,恐怕他会阻挠。&rdo;

&ldo;大人深谋远虑,见得很是。我看……&rdo;胡雪岩故意踌躇着,&ldo;办不到的事。算了!&rdo;

&ldo;怎么?&rdo;左宗棠问:&ldo;什么事办不到?&rdo;

&ldo;我想最好我也走一趟,钉住布浪。只是这里不容我分身。&rdo;

左宗棠摸着花白短髭,沉吟了一会,徐徐说道:&ldo;速去速回,亦自不碍。&rdo;

听得这话,胡雪岩精神一振,&ldo;是!&rdo;他立即答说,&ldo;我遵大人吩咐,速去速回。如果布浪谈的公事与轮船无关,不过三、五天工夫,就可以回福州。&rdo;

&ldo;好!&rdo;左宗棠说,&ldo;你就请吧!我还有好些大事,跟你商量,尤其是那一百二十万银子,一天没有着落,我一天心不安。&rdo;

胡雪岩这一次不敢再说满话了,只答应尽速赶回。至于在福州,唯一不放心的日意格与德克碑有萌退之意,深恐事生周折,斡旋无人,以致决裂,

而左宗棠却劝他不必过虑,同时拍胸担保,必定好言相劝,善为抚慰。如果有什么意见不能相合之处,自会暂且搁下,等胡雪岩回到福州以后再说。

得此保证,胡雪岩才算放心,回到寓处,匆匆收拾行装,赶到码头,与布浪同船,直航上海。

到上海第一件事是访古应春密谈。

古应春近年又有新的发展,是英商汇丰银行的买办,照英文译名,俗称&ldo;康白度&rdo;,在银行中是华籍职员的首脑,名义上只是管理帐目及一切杂务,其实凡与中国人的一切交涉,大至交接官场,小至雇用劳工,无不唯买办是问。而中国人上外国银行有业务接头,更非找买办不可。因此,古应春在汇丰银行权柄很大,他又有干而勤炔,极得洋东信任,言听计从,这就是胡雪岩所以首先要找他的缘故。

&ldo;我要请几家外国银行的&lso;档手&rso;吃饭。&rdo;他一开口就说:&ldo;你倒替我开个单子看!&rdo;

&ldo;小爷叔,&rdo;古应春问道:&ldo;是不是为船厂的事?&rdo;

&ldo;不是!我要跟他们借钱。&rdo;

平时向外国银行借钱,十万二十万银了,只凭胡雪岩一句话,就可以借到。如今特为要请洋人吃饭,可见得数目不小。古应春想了一下,拿出一本同治四年的洋商行名簿,翻到&ldo;银行&rdo;这栏问道:&ldo;是不是十家都请?&rdo;

胡雪岩看这十家外国银行:一、阿加剌银行二、利中银行三、利商银行四、汇泉银行五、麦加利银行六、汇隆银行七、有利银行八、法兰西银行九、汇丰银行十、丽如银行这一看,他倒踌躇了。因为通称外国银行,而国籍不同,尤其英法两国,一向勾心斗角,各自扩张势力,如今为了左宗棠设厂造船,更加不和。如果请在一起,彼此猜忌,不肯开诚布公相见,岂不是白费功夫?

于是他问,&ldo;分开来请如何?&rdo;

&ldo;当然可以。不过,小爷叔,照我看,只请有用的好了。一次弄妥当了,其余的就不必理了。&rdo;

&ldo;那么,你说,哪些是有用的呢?&rdo;

古应春提笔在手,毫不考虑地在五、七、九三家银行上面一勾。这也是胡雪岩意中,因为汇丰银行在古应春是必不会少的,既有汇丰,便有麦加利与有利两家,因为这两家是英国银行,与汇丰的渊源较深。

但是,汇丰银行却并非纯然英国银行。它原名&ldo;香港上海银行有限公司&rdo;,同治三年刨改总行于香巷,资本定为五百万元,由英国的怡和洋行、仁记洋行、美国的旗昌洋行,以及德国、中东的商人投资。华商亦有股份加入,古应春即是其中之一,而且以此渊源,得以充任上海分行的买办。

香港上海银行的上海分行,较总行迟一年成立,派来的总经理名叫麦林,是英国入,与古应春是旧识,久知地士练可靠,且又是本行的投东,因而延览他出任买办。古应春接事后第一个建议是&ldo;正名&rdo;,香港上海银行的名称,照英文原名直译,固无错误,但照中国的习惯,开店不管大小,总要取个吉利的名字,用地名,而且用两个地名作为银行的名称,令人有莫名其妙之感,如果&ldo;香港上海银行&rdo;之下,再赘以&ldo;上海分行&rdo;四字,更觉不伦不类,文

理不协,难望成为一块&ldo;金字招牌&rdo;。

麦林从善如流,接纳了古应春的意见,依照中国&ldo;讨口采&rdo;的习俗,取名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简称汇丰银行或汇丰,无论南北口音,喊起来都很响亮。而且南北口音,都无甚区别,不比麦加利银行的麦加二字,在上海人口中便与北方人并不一致。

古应春的第二个建议是,股东的国籍不同,彼此立场不同,就会意见分歧,形成相互掣肘、无可展布的不利情况。所以主张以英国为主体,逐渐收买他国股份,同时联络友行,厚集势力,相互支援。亦为麦林所欣然接纳。

汇丰所联络的两家友行,当然是英国银行,亦就是麦加利与有利两行。

有利是上海资格最老的外国银行,创设于咸丰四年。它是英国的海外银行之一。总行设在伦敦,在印度孟买及上海都有分行。

麦加利银行是英皇发布敕令,特许在印度、澳洲、上海设立分行的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设在伦敦,咸丰七年在上海开设分行,广东人称它为&ldo;喳打银行&rdo;,喳打是英文&ldo;特许&rdo;一词的音译,可是上海人却嫌喳打二字拗口,索性以它第一任总经理麦加利为名,叫它麦加利银行。

麦加利银行完全是为了便利英商在印度、澳洲、上海的贸易而设,所以跟胡雪岩在阜康钱庄的同行关系以外,还有&ldo;销洋庄&rdo;生意上的往来。

&ldo;这三家银行当然有用。&rdo;胡雪岩砖躇说,&ldo;只怕还不够。&rdo;

&ldo;还不够?&rdo;古应春这时才发觉,谈了半天,是怎么回事,还没有弄明白,只凭彼此相知既久,默契已深,猜测着谈论,毕竟是件可笑的事,因而扼要问道:&ldo;小爷叔,你要借多少银子?&rdo;

&ldo;至少一百二十万。&rdo;

&ldo;审银行从来没有贷放过的一笔大数目。&rdo;古应春又问,&ldo;是替谁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男孩这些你不该忘  同桌的你·MyDarlingYou  随园诗话  七百年后  红顶商人胡雪岩  随园食单(白话版)  海上花魅影  新齐谐/子不语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快穿之命运交易系统  饥饿的盛世  重返高校  续子不语  晚上不加班GL  听说这是拯救女配系统  (独孤天下同人)宇文护  病娇重生:大叔强势宠  随心所欲之莲儿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公务员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