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六年,凝聚了无数工匠是血泪,统万城于公元418年方得竣工。
赫连勃勃命秘书监胡义周执作赞文道:“(城墙)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内)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
然而,如此坚城壁垒,也没有保住大夏国的万年基业,仅仅九年后,公元427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大军就攻克统万城。
四年后,公元431年,魏灭大夏。公元433年,魏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
公元487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建造之牢固。
从此,统万城这个名字被夏州城所取代,到太宗赵光义时期,统万城已经接近六百年。历经沧桑,依然是陕北最重要的战略要塞。
夏州城是曾经的大夏国国都,又是英雄的统万城,也是党项人心中神圣的家园。李继迁之所以对夏州城这么耿耿于怀,总要据为己有,因为,他是大辽封的“夏国王”,占据夏州城,他才是实至名归的王。
夏州成了宋与党项争夺的焦点,这场拉锯战,没完没了。
淳化五年(994),夏州城再一次回到宋军手中。
夏州深在沙漠,常为奸雄窃据,为打击李继迁,赵光义决定实施两步棋,首先下诏削去给李继迁的赐名赵保吉,复为李继迁。同时,为彻底摧毁党项人的梦想,太宗“欲隳其城”,想焚毁夏州城。
宰相吕蒙正道:“自赫连筑城以来,世为关右之患,若遂废之,万世利也。”
太宗下诏,将夏州之民,全部迁徙到绥、宥等州,官府重新分配土地,发放迁移安置补助。听闻有这么好的事,银州、夏州又有生户八千帐族全都离开李继迁,投靠宋廷。
移民安置完毕,赵光义放出大招,使出自己惨绝人寰的排山倒海绝技,诏令李继隆,彻底毁掉夏州城。
这次的毁城,比起太原城来,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一丝不留的毁灭,而且是毁掉之后,永不复建。
从此,世间再无夏州城。统万大夏之城,永远深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宋军在夏州城放起大火,这座六百年的古城,转眼间化为齑粉,李继迁这才感觉事态的严重性。宋太宗赵光义这回是要来真格的了,再不妥协,说些好话,唱点赞歌,服个软,剩余四州之地,恐怕也难保。不久之后,自己在西北再无立身之地。
李继迁赶紧派自己的弟弟李廷信再次入京进贡,向宋请罪。
太宗派太监张崇贵赐给李继迁器币、茶叶、衣服等物,并持诏晓谕李继迁道:“既除手足之亲,已失辅车之势。”你好自为之吧。
李继迁见诏,心生惶惧,他不知道太宗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更害怕太宗对他秋后算账。急火火地再派自己的军师,左都押衙张浦和牙将李光祚,带着一大群橐驼、良马,再次以进贡为名,出使宋廷。向太宗当面谢罪,顺便窥探赵光义的真实用意。
三国时,刘备派军师诸葛亮出使江东,诸葛亮舌战群儒,一人单挑东吴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七大名儒,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最终说服了孙权,促成孙、刘联合抗曹的大业。
李继迁也想着张浦能像诸葛亮一样,随机应变,同大宋群儒展开舌战,搞定大宋文武百官和他们的皇帝赵光义,为党项赢回五州之地。
◆扣留张浦
至道元年(995)正月二十七日,张浦以良马、橐驼入贡。太宗久闻张浦的名号,知道他是李继迁的心腹谋士,是能代表李继迁说话的人,就想先给这些党项人一点下马威。
《宋史》载,“太宗令卫士翘关、超乘、引强、夺槊于后园,俾浦等观,且令兵士皆拓两石弓。”太宗令大力士、身手敏捷的士兵引缰夺槊于后园,让张浦等人观看,且令兵士皆拉两石弓。
张浦见宋朝力士都能拉开两石弓,还绰绰有余,心中吃了一惊。
太宗笑着问张浦道:“汝观我朝卫士,艺力如何?”
张浦道:“统是矫矫虎臣。”
太宗又道:“羌人敢敌否?”
张浦道:“羌部弓弱矢短,但见此长大,人则已遁矣,况敢敌乎!”一上来,张浦就先向太宗示弱,我们党项人不行,我们的弓没有这么强,箭杆也短,若见此强弓长箭,人早就跑得没影了,哪里还敢跟朝廷为敌!
实际上,张浦说的是奉承话,党项人以军马为国,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几乎人人能击。
《梦溪笔谈》载:熙宁年间,李定曾献弓弩,能射三百步,谓之“神臂弓”。此弓被认为是汉代所谓的“蹶张”,已在中原失传,属于西夏国独存,后由西夏引入宋。
太宗道:“羌人贫窭,饮食衣被粗恶,无可恋者,李继迁何不束身自归,永保富贵?”张浦是不想品尝身处死亡边缘的滋味,这一回,他认怂了,啥也没说,只是向上叩头。
张浦是李继迁的军师,既然来了,太宗是不打算再把他放回去了,遂授张浦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郑州刺史、兼御史大夫,郑州团练使,将其留在京师。
张浦不但没能说服太宗,反而被太宗釜底抽薪,扣留在开封。李继迁大呼上当,心中懊悔,当初就不应该派张浦去京师。
很快,太宗遣阁门副使冯讷、中使贾继隆持诏,拜李继迁为鄜州节度使。
威不足惩,恩不足劝,刁钻狡猾的李继迁,怎肯为这区区羁縻,甘心降服。再说了,李继迁已经是大辽封的“夏国王”,岂是这小小的节度使能比,自然对之嗤之以鼻,概不奉诏。冯讷、贾继隆二人只得灰溜溜地回朝复命。
◆府州折家将
就在太宗想着收买李继迁的之时,大辽那边也开始不安分起来,李继迁好歹也是大辽封的“夏国王”,怎么能被大宋给挖了墙角。
李继迁趁机火上浇油,派使臣告知大辽,说大宋边疆疏于防范,应立即兴兵伐宋,并允诺自己会派兵援助。
为了给李继迁大壮声色,至道元年(995)正月,萧太后派西南招讨使韩德威(丞相韩德让之弟),率党项勒浪嵬族十六府大首领马尾等引兵数万,从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侵入大宋,向府州进军。
淳化五年(994),府州观察使折御卿出兵相助官军讨伐夏州李继捧,吸引银州和夏州的八千多帐吐蕃部族投靠,不久,太宗加封折御卿为永安节度使。
辽兵犯境,折御卿亲率骑兵迎击。
韩德威为绕开宋军的主要防御地点,率军沿山谷小路向前行进。折御卿探得消息,在辽军必经之地子河汊设下埋伏。
辽军一到,宋军在一阵箭雨之后,折御卿引军杀出。
除了无法向前,辽军现在有三条路可选,一个是向回逃,一个是跳崖,最后一条路是跳河。
军法有令,临阵脱逃者斩。向后退无可退,辽军慌乱之中,人马坠崖谷,死者相枕。此战歼敌五千余人,缴获战马千匹,除了被俘虏的和战死的,渡河逃命走脱的只有百余人。辽军阵亡二十余名突厥太尉、司徒、舍利等高级将领,一名吐蕃首领被生擒,主将韩德威只身逃脱。
子河汊之战,大煞辽兵气焰,折御卿趁机收复了十五座州县,太宗大喜,嘉奖折家军,赐旗三十杆,以壮军容。此后,辽人见到折御卿的大旗都不寒而栗。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折御卿是老令公杨业的岳父折德扆之子、佘太君的兄弟。
世代将门,忠勇爱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世之不归路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玄道封天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难缠 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长流缘何入长流 我在战国搞游戏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万灭纪元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吞噬刀神 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我有一座科技屋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