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兵微将寡,而且衣着单薄,跟辽军的铁骑硬碰硬肯定吃亏。
杨六郎在城头看得真真的,他立刻传令鸣金收兵。杨嗣听到号令,立刻指挥宋军向城内撤退,自己断后。但还是慢了一步,宋军被迅速赶来的辽军骑兵杀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了不少兵马。
辽军破了牤牛阵,萧太后很开心,她亲自来到两军阵前,观敌瞭阵。
韩德让挥动令旗,顿时战鼓隆隆,激烈的攻城之战打响了,辽军开动大大小小的投石车,石块和燃烧的铁笼,雨点般的飞来。顿时,城内火光冲天,城墙也被飞来的石头砸得百孔千疮。
杨六郎和老将杨嗣在城头上指挥士兵们向下放箭,城内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端着盆拎着罐,取水救火。
遂城城小墙矮,一轮飞弹火球过后,辽军架起云梯,开始抢关夺城,宋军用冷箭和滚木礌石招架还击,打退辽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天黑时分,辽军渐渐止住了攻势。韩德让传令,鸣金收兵,辽军撤回大营,开始埋锅造饭。
六郎不敢休息,趁着辽军休息的空挡,指挥士兵抓紧时间往城头运送滚木礌石和弓箭。同时派杨嗣带人修补被辽军摧毁的城墙。
此时正值寒冬腊月,西北风无情地嘶吼着,吹打在脸上身上,刺骨难耐。工程兵取水和泥,水倒在土上,很快就结成冰块,根本无法砌墙。
杨嗣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杨六郎。六郎建议,让士兵们撒一层土浇一遍水,再放上一层土砖,一层一层地往上堆砌。很快,受损的土城墙被逐渐修复起来。
六郎查验时发现,由于是边浇水边放土,修补的城墙外面全部结成厚厚的一层冰,刀砍斧劈,纹丝不动,比石头还硬。六郎抚掌大悦,顿时心生一计。
用过晚饭,六郎立即在中军大帐,召开紧急会议。晓谕众将,各引所部兵马,发动百姓,一齐往城头上运水泼墙,他要连夜将遂城城墙打造成一座冰封之城。
第二天,韩德让再次领兵前来攻城。离着老远,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怎么遂城的城墙白花花的,泛着刺眼的亮光。经过一夜的运水泼墙,遂城城墙的外面,已经冻了厚厚的一层冰,简直成了一座水晶宫。
辽兵辽将顿时傻了眼了,“这是什么情况?”
“看你杨六郎能使出什么新花样?”韩德让心里面打着鼓,虽说有些迟疑,还是指挥大军,继续发动投石车,展开新一轮的摧枯拉朽攻城战。
奇迹出现了,飞过去的石块砸在冰冻的城墙上,只是留下一个白点,遂城城墙纹丝不动。辽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依然无法撼动遂城城墙半点皮毛。
真无敌,冰筑千仞浑如铁;没奈何,千捶万击坚莫摧。纵使神仙下凡难争功,任尔千军万马到此休。
摧不破城墙,那就翻过去。
韩德让挥舞令旗,辽军催动云梯开始攻城。契丹的优势是骑射,用步兵攻城,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城墙坚硬光滑,辽兵辽将刚把云梯架在城墙垛口上,宋兵这边就将云梯砍断,或将云梯挑翻。辽兵连人带梯,摔落在城下,天寒地冻,城下全是冰,掉落下来,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遂城牢不可破,辽军损兵折将,竟然动不了遂城半根毫毛。韩德让只得下令鸣金收兵,再想对策。
当夜,宋军又继续泼水加固城墙。
如此相持了数日,辽军攻城不下,兵将折将严重。在这座水晶城面前,韩德让依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好汉惜好汉,英雄惜英雄。再说,镇州钤辖、威虏军知州李继宣得知辽军在遂城城下,屡屡受挫。为一举将辽人赶出宋境,带领手下三千人马,星夜兼程,赶来支援。
韩德让得知宋军来援,而且是大宋的战神李继宣,心里一惊。杨六郎本来就挺难对付的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李继宣,宋军如果来个里应外合,内外夹击,辽军就危险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韩德让不敢怠慢,立即去请示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请示定夺。
冰城铸,天险就,辽人怯,斗志绝。
萧太后沉吟了半晌,无计可施,同意了韩德让的建议,由萧柳带兵断后,大军连夜撤离遂城。不久,萧太后又传令,大军陆续撤离宋境,班师回朝。
赵家皇帝得知辽军撤走,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心情大好。真宗传令,当日在行宫宴饮从臣,君臣喝了个尽兴而归。第二天,真宗又亲自召见大名府父老,赏赐他们锦袍、茶帛。
六郎杨延昭带兵有法,用兵如神,巧摆牤牛阵,凝冰筑城,大破辽兵二十万。杨六郎的威名,从此传遍北国,辽人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
◆若水献策
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右谏议大夫钱若水是文官里面少有懂军事的大臣,他也是此次随皇帝出征的军事参谋。辽军撤走,真宗向钱若水问计御敌安边之策。
钱若水道:“说起御敌,孙武著书,以伐谋为主;汉高将将,以用法为先。伐谋者,以将帅能料敌制胜也;用法者,以朝廷能赏罚不私也。今傅潜领雄师数万,闭门不战,坐视边寇俘掠生民,上负国家委用之恩,下挫锐师之气,是因为傅潜等人不能料敌制胜,朝廷不能用法制裁导致的。”
真宗点头道:“卿请直言,勿有所隐。”
钱若水拱手道:“请恕臣造次,军法,临阵不听命令者斩。今若斩傅潜示众,然后提升如杨延昭、杨嗣这样的人五至七个,增其爵禄,授以兵权,让他们每人统率万人,间杂强弩射手,分路进讨,试问哪个将领还敢不听从命令?敌人闻我将帅若不用命,后退则死,岂止只是逃走躲避,甚至将来也不敢再犯我边疆。如此则可以扫清边塞,然后銮辂还京,天威慑于四海矣。”
接着,钱若水又向真宗举例说明后周世宗柴荣打高平之战时,手下猛将如云,胆小怕事的懦将也不在少数。当时懦将樊爱能、何徽等临敌不战,柴荣大摆宴会,诛斩樊爱能等人,提拔偏将十几人,分兵进攻太原。后汉皇帝刘崇听说后,畏惧不敢战,即日遁去,后周从此兵威大振,攻城略地,如卷席尔。
若水感慨道:“以陛下之神武,岂让世宗乎?此今日御敌之奇策也。”
真宗又论及安边之术,钱若水道:“安边之术,太祖朝处理得最适宜。守边诸将但授缘边巡检之名,不加行营部署之号,率皆十余年不易其任。立边功者厚加赏赐,其官位皆不超过观察使。盖位不高则朝廷容易控制,任职不变则官员边事尽知。太祖再授与他们谋略,敌人来则掩杀,去则勿追,所以十七年中,北部大辽、西部蕃族不敢犯我大宋边塞,以致多次遣使求和。苟能遵太祖旧例,慎择名臣,分理边郡;罢去部署的称号,使他们互不统辖;设立巡检,使他们互相救应。如此,则出必击寇,入则守城,不数年间,可致边烽罢警矣。”
钱若水的一番话,说得真宗龙颜大悦,当即擢升钱若水为开封府知府。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父钱文敏,后汉时期,曾任酆都尉、扶风令、相州录事参军。太祖赵匡胤喜欢钱文敏有节操,任命他为右赞善大夫、知泸州,到任后,有政绩,后知洺州、建昌军。
若水幼时聪颖,先习武后习文,十岁能写文章。华山陈抟老祖见了他,对他道:“我看你精神清朗,可以学道;也可以得富贵,但忌讳太快,否则,对自身不好。”钱若水不愿出家学道,还是选择走仕途。
太宗雍熙二年(985)登进士第,任同州观察推官。淳化初(99o),寇准掌管选举,推荐若水及王扶、程肃、陈充、钱熙五人为文学高第,召试翰林,钱若水为第一名,提升为秘书丞、直史馆。淳化三年(992),改任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
钱若水风度翩翩,精神雄美,能文能武,胆识过人,熟读兵书,善于决断。曾经草拟赐给李继迁的诏书,书云:“不斩继迁,开狡兔之三穴;潜疑光嗣,持首鼠之两端。”得到太宗的肯定和认可。
至道元年(995),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若水奉事继母以孝顺闻名,真宗即位,加任工部侍郎。数月后,若水因母亲年事已高,上表请求解去机务之职,真宗不同意。再次上表坚决请求,遂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判院事。
奉诏修撰《太宗实录》,若水推荐柴成务、宗度、吴淑、杨亿,一同修撰。稿成八十卷,真宗览书流涕,感伤不已,诏令对钱若水等编撰官员分别加以赏赐。
真宗在大名,不久又出手札,再次向钱若水询问边疆备战策略。
若水作备边五要:一是选择知州,二是招募乡兵,三是积聚粮草,四是调整将帅,五是赏罚分明。一条一条,掰碎了揉烂了,奏与圣上。
若水道:“陛下能鉴前日之事,即今日之元龟也。苟思兵者凶器,战者危事,而不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则守在四夷,而常获静胜,此备御之上策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难缠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吞噬刀神 万灭纪元 玄道封天 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我有一座科技屋 长流缘何入长流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末世之不归路 我在战国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