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宋是哪年 > 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烟(第2页)

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烟(第2页)

曹克明的爷爷曹畴任静南军使,扼守邛崃。曹畴有光实、光远、光昭三子,曹氏一门,帮助宋廷平复了中国西南,将蜀地纳入大宋版图。曹光实英勇善战,被太祖赵匡胤称为“蜀中杰俊”。

曹克明出生时,曹光实三兄弟“会敌百丈县”,曹克明的父亲曹光远不幸遇害,保姆抱着克明隐藏于苇蒲中而得以幸免。

出生在这样一个将门世家,曹克明长大后,“喜兵法,善骑射”,曹光实非常喜欢这个大侄子,任命他为衙内都虞候,将他带在自己身边。

曹克明回到家乡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顺的耳中。李顺得知曹克明是将家之后,很有能力,名气也大,就想胁迫他到自己手下做事。

曹克明只得带着母亲躲至山谷中避难,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一天,母子二人躲进一间破庙里,夜里,曹克明梦见有人叫他起床,突然惊醒,发现蜀兵已经逼近庙堂。

不久,雅州被起义军攻下,曹克明更是无处藏身。

王继恩出兵剑门的消息传到雅州,曹克明决心走出去,配合宋军主力一起平叛。他安顿好母亲,开始在百丈一代招募兵马,旬日间,达到数万之众。

曹克明带领着这些数万新兵,先后收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接着分兵嘉州、眉州、邛州,建七座营寨拦截蜀兵。淳化五年(994)九月,收复雅州,斩敌六十余人,起义军将领何承禄率众撤到云南。

太宗任命曹克明暂代邛州驻泊巡检。

◆争夺剑门

王继恩可不是一般的太监,他可是一个服侍过后周世宗柴荣、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三位帝王的辣手太监。天天跟权倾天下的皇帝混在一起,眼光和格局也非一般人可比。

斧声烛影之后,老练狡诈的王继恩公然违背宋皇后的旨意,不去宣召赵德芳而是去通知赵光义进宫即位,因此得到重用,先后在河北诸地执掌兵权。

论带兵打仗,王继恩不只是纸上谈兵。此次,王继恩被委以重任,担任剑南、两川招安使。作为统帅,率大宋禁军入蜀镇压李顺起义,说明太宗看好王继恩的军事才能。

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入蜀前,太宗授意王继恩全权处理军务,非十恶正脏外,都可便宜从事;采取“招抚”政策,告知变民,宣布惩治首犯,协从者凡能归顺,皆可赦免其罪。

王继恩以雷有终、裴庄并为峡路随军转运使,采用当年太祖朝宋军入后蜀的策略,分兵两路。一路以马步军都军头王杲统领,抢占秦岭山脉的剑门栈道;一路以祟仪使尹元、随军转运使雷有终统领,沿长江水陆并进,攻夔门,从北面、东面向大蜀军发动进攻。

剑门关峥嵘而崔嵬,是入蜀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把断剑门烧栈阁,蜀中别是一洞天。剑门关是出蜀入蜀的第一通道,谁能掌控剑门,主动权就在谁的手中。剑门关理所当然,应当成为大宋朝廷跟义军争夺的第一战场。

大蜀王李顺当然知道剑门关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先打剑门,还是先打梓州,起义军高层产生了极大的意见分歧。

枢密使吴文赏、武将马太保等人,主张把剑门放一放,先集中力量拿下梓州,因为梓州毕竞离成都不远,不解决它,直接威胁着“大蜀”政权。

胜负未分,乾坤未定,一切皆有可能。先打下梓州,然后再合力攻取剑门,这是大蜀高层作出的最终决策。

不过,大蜀王李顺对剑门还是放不下,决定派部下大将杨广率领数万兵马去打剑门,阻滞拖延宋军主力进入蜀地作战的节奏,为攻打梓州争取更多的时间,李顺自己与相里贵率二十万兵马去打梓州。

驻守剑门的宋军守将是上官正。

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科举出身,曾多次主持审理冤狱,升迁为供奉官、阁门衹侯、天雄监军。后擢升作坊副使、剑门都监。

王小波、李顺起义后,曾指派一支义军攻打剑门。剑门守军仅数百人,还都是些年老体弱的兵卒,上官正亲自挥剑上阵,鼓舞士气,死守剑门,打退义军多次进攻。

成都监军宿翰得知剑门危急,率领手下火速前来支援。义军受到前后夹击,损失数千人马,仓皇退走,剑门之危机遂解。

太宗大为赞许,赐上官正与宿翰二人袭衣、金腰带,提拔上官正为六宅使、剑州刺史,宿翰为崇仪使、兼任昭州刺史。

数月后,上官正染疾,回京治病,疾愈后,入朝见驾。太宗嘘寒问暖,“劳问久之”,再次派遣他回到剑门任所,赐以金丹、良药、衣带、白金千两、马三匹,同时授以防御方略,令他招抚残孽。

成都被李顺攻克后,宿翰带着残兵败将,也退到了剑门。于是,两股宋军合兵一处,坚守剑门,这一出川入蜀的第一险关。

剑门关易守难攻,宋军占据着险峻有利的地形,义军缺乏山地攻坚战的经验,杨广率军几经激战,虽然付出惨重代价,依然是久攻不下。杨广决定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迅速占领了剑门附近的山寨关隘、州县,等待时机,再战剑门。

淳化五年(994)二月,王继恩领旨入川平叛。

剑门这么重要的一道战略要地,并没有引起李顺的足够重视,只是派杨广随意征战了事,他自己却带着主力去打无关紧要的梓州。

这是一个致命的战略性错误,王继恩率领的征剿大军那可是大宋禁军,禁军都是从全国各地优中选优,选出来的最能打的士兵,凭借着临时拼凑起来的数万农民,虽然号称“应运雄军”,要想对抗大宋禁军,显然是力不从心。守住剑门,就守住了大蜀政权,失去剑门,数十万义军的性命将岌岌可危,李顺的部署从一开始就错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战争的胜败,往往就从一个不经意的小疏漏,被无情地撕成一道大口子,一溃不可收拾。

太宗非常担忧入蜀的栈道,四月,上官正率领一支孤军,与义军力战,北上打通剑门栈道。王继恩的征剿大军长驱而入,顺利通过天险剑门关。

宋军再次兵分两路,王继恩亲率主力大军,由石普、马知节为前锋,进攻川北重镇剑州(今剑阁),另一路由曹习统领为偏师,自葭萌(今广元)出发,南攻阆州(今阆中市)。

由剑门关至剑州,一路都是上坡路,易守难攻。王继恩不想在正面和起义军死拼硬打,而是采用迂回战术,率兵绕道小剑门,从西路进行旁攻,占领研口寨,杀死大蜀义军五百余众。

接着向东,攻下汉源坡、青强岭,控制了南下剑州的道路。宋军主力居高临下,猛攻剑州,义军在杨广的指挥下全力防守,终因力量悬殊太大,剑州就这样被王继恩攻克。

随后,宋军又在剑州城南四十里的柳池驿,攻破起义军防守,斩杀六百余众。杨广率残部败走绵州(今绵阳市),义军被杀或溺水而死者,不可胜数。

四月十八日,王继恩率主力大军马不停蹄,进入绵州境内。地主王华组织武装千余人对绵州发动突然袭击,义军再次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在川北战场,义军俨然就像一架老水车,吱吱呀呀,晃晃悠悠,稍微遭到碰撞,就散架了。短兵相接,血染疆场,数万巴蜀子弟,为了心中的“均贫富”梦想,倒在了自己深爱的这片热土。

四月十九日,王继恩攻占绵州,俘虏义军三百五十七人,统统将其“凌迟处死”。杨广决定率领余部退往梓州,与相里贵合兵,攻打梓州。

另一路由曹习统领的宋军,也战果斐然,顺利攻下阆州。一万多起义军将士节节抵抗,撤到老溪,筑成水陆两寨,依险据守。

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三千将士战死沙场,余众全部投江,没有一个向宋军投降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我在战国搞游戏  难缠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吞噬刀神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万灭纪元  末世之不归路  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玄道封天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我有一座科技屋  长流缘何入长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