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宋是哪年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策马问天(第2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策马问天(第2页)

寇凖赶紧上前抓住太宗的衣角,让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事决乃退。”

试问历朝历代,有几个大臣敢这么对皇帝动手动脚?素来强势的太宗,还真吃这一套,由是十分赞赏寇凖,对左右道:“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我得到寇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寇准被钦誉为魏征。

寇凖立朝侃侃,秉道疾邪,性刚自任,徇国忘身,朝臣罕出其右者。

淳化初年,朝廷处理了两桩受贿案。王淮贪赃,数以千万计,仅受撤职仗责,不久又官复原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

寇凖知道这是王淮的哥哥、参知政事王沔背后搞的鬼,心中由此忿忿不平。

淳化二年(991)春,大旱,太宗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众臣皆说旱灾是天命所致无法改变。

寇凖道:“《洪范》里讲天道、人道的关系,二者互相感应,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之证,大概是刑法不公正所导致的。”

太宗一听就火了,起身回到宫中,寇凖又把皇上给气跑了。

过了一会儿,太宗回过味儿来,又传令单独召见寇凖,询问刑罚不公的具体情况。

寇凖道:“陛下若将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

太宗下令召二府的官员前来。寇凖道:“前不久,祖吉和殿中丞王淮,侮法受赇,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受贿至千万,只受杖刑,降定远主簿,不久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

太宗问王沔是否有此事,王沔叩头认罪,太宗严厉责罚了王沔。

寇凖不惧权势,敢于直言,太宗越发觉得寇凖是可大用之才,当即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寇凖这种说话不懂得考虑别人感受的大炮筒子性格,也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张逊是员武将,太宗的潜邸旧臣,曾跟随太祖出征太原,官比寇凖大,资格比寇凖老。

然而,右谏议大夫、同知院事寇凖这傲娇的小脾气,见谁怼谁。他跟张逊,“数争事上前”,双方擦出了愤怒的小火花,横眉竖目,就差拳脚相向。

淳化四年(993)六月的一天,寇凖与与温仲舒一起外出,在路上遇到一个疯子迎着他的马,高呼万岁。张逊就唆使判左金吾王宾把这件事禀告给太宗。

寇凖引温仲舒作证,张逊让王宾单独上奏,措辞严厉,且互斥其短,竟整那些鸡毛蒜皮、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太宗大怒,各打五十大板,贬张逊为右领军卫将军,寇凖也罢守本官,贬为青州知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青州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却说寇凖去青州后,太宗常闷闷不乐,经常向左右询问:“寇凖在青州乐乎?”

对曰:“青州是个好地方,凖得善藩,当不苦也。”数日,辄复问。

大家心里清楚,皇上这是想寇凖了,对曰:“陛下时刻挂念寇凖,臣等听闻寇凖在青州,每日纵酒,快活得很,不知道他是否也挂念陛下……。”太宗默然。

淳化五年(994)九月,寇凖被召回京师,拜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正二品大员,从此人称“寇天官”。

寇凖刚从青州还朝,入见太宗。太宗正患足疾,提起袍子向寇凖展示自己的伤情,并责问道:“卿来何缓耶?”

寇凖道:“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太宗听后,有些过意不去。

接着,太宗向寇凖征询立储的建议,“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

这可是当下最为敏感的话题,答不好了,贬官事小,还有可能掉脑袋。寇凖已猜到太宗这次召他回来的目的,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太宗的问题,而是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为天下选择国君,不能与后妃、宦官商量,也不能与近臣谋划;应选择众望所归者立为太子。

太宗沉思良久,屏退左右,轻声问道:“襄王可乎?”

寇凖道:“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

寇凖借坡下驴,你皇上选谁,我就选谁,既然你选的,跟我想的是同一个人,那就赶快决定吧。

开封府尹加上亲王,就等于皇储。第二天早朝,二十七岁的赵恒被进封为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

开封府政事纷繁,赵恒留心狱讼,裁决轻重,京城内外,无不拍手称快。开封大牢几番都是空置的,太宗因此多次下诏褒奖。

《宋史》载:“留心狱讼,裁决轻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太宗屡诏嘉美。”

官衙**,历来不止。开封府也不例外,府衙小吏勾结成风,前任开封府尹也曾经杀了几个,却依旧刹不住**的风气。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何必杀人?赵恒思考几番,传令下去:吏员定期互相换岗,看你们跟谁勾结。如此一来,**风气立马好转。

◆太宗的小心思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公元995年,太宗五十七岁,在位第二十个年头,决定改年号为“至道”。

至者,广也、全也、极也;道者,道术、真理、巅峰。至道者,道之极也,全其至道,故曰至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做皇帝这么多年,太宗感觉自己已得“道”成“佛”,达到至道至人之巅峰。这是太宗朝第五个年号。

人已至道,没什么放不下的了,包括这皇位。

至道元年(995)二月,王继恩传报,擒获蜀地起义军匪首张余,首级不日进京,余党全部平定。

太宗心情大好,再计安民心,仁义布四海。下诏免除襄、唐、均、汝、随、邓、归、峡等州去年拖欠的租税,派人贷粮给毫州、房州、光化军的饥民。

至此,天下太平,万物安宁,民心思定,上下相和。

太宗赵光义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至道元年,太宗身体一直不好,他就想着早点立赵恒为太子,以备不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万灭纪元  我有一座科技屋  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长流缘何入长流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我在战国搞游戏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末世之不归路  难缠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吞噬刀神  玄道封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