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太宗听得很开心,于是下诏答应李继迁的请求,允许双方互市。
狡兔三窟,首鼠两端,李继迁的惯用手法就是两面三刀。
韩德威纵兵大掠银州,李继迁觉得不能就这么便宜了韩德威,应该要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不能跟大辽闹掰了。
淳化三年十月,李继迁上书辽廷,向萧太后告御状,太后下诏拊谕之,于是李继迁再次遣使向大辽进贡。
◆潘美非潘仁美
这世上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英雄总有迟暮的一天。
淳化二年六月七日,大宋开国元勋,一生征战南北的大宋战神,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潘美去世,享年六十七岁。太宗悲伤不已,辍朝三日,下诏追赠中书令,赐谥号为武惠。
“宋初健将,首为曹彬,其次莫如潘美。”太祖、太宗两朝,如果要找两位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非曹彬和潘美莫属。
英雄的历史,是以悲壮为笔,以血肉为墨,书写而成的一部赞歌,有不屈、有抗争、有奉献、有误解、有牺牲。
潘美,字仲询,汉族,大名人,父亲是常山的一名军校。潘美名字中的这个“美”字,绝不是浪得虚名。
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容貌俊美。面如冠玉,目如朗星,眉如墨画,鼻如悬胆,温文儒雅,文质彬彬。潘美,人长得真的美,凡是见潘美的人,都称他为神仙中的人。
潘美不是一个想着靠颜值混饭吃的人,他年轻时就胸怀梦想,曾对同乡王密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丈夫不在年轻的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亡,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潘美做事果敢干练,深为后周世宗柴荣的器重。柴荣任开封府尹时,潘美就担任柴荣的侍从,柴荣即位,潘美补供奉官。高平之战,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
宋祖开基,美为力戮。潘美与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当年陈桥兵变时,是潘美冒着有去无回的危险,单人独骑前去京城宣谕,宣告赵匡胤已经取而代之当天子了。
在皇宫,赵匡胤见到宫女抱着世宗柴荣的小儿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等人都在赵匡胤左右,赵匡胤问大家该如何处置这个孩子,赵普的意思是“去之”,众人也都说:“除掉他”,只有潘美低头不语。
赵匡胤便问道:“汝以为不可耶?”
潘美道:“于理未安”。
赵匡胤点头道:“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于是命潘美将这名襁褓中的婴儿带回家做养子,“其后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由此可以看出,赵匡胤对潘美的信任。
这个孩子后来改名为潘惟吉,他曾被宋真宗派往辽国给辽圣宗祝寿,在途中病逝。据考证,周世宗柴荣的后裔繁衍至今的,应该只剩下潘惟吉一脉。
潘美对旧主子柴荣,可谓有情有义。
袁彦谕归,峒蛮征伏。
陕州主将袁彦凶悍,信任奸佞,喜杀人贪财,而且修造兵器,太祖怕他造反,又是派潘美单人独骑前去宣谕。潘美告知袁彦,“天命既定,应当克守臣职。”袁彦于是跟随潘美入朝。太祖非常满意,称赞道:“潘美不杀袁彦,能让他来晋见,实现了我的愿望啊。”
太祖赵匡胤的统一之路,全斌占后蜀,潘美收南汉,曹、潘平南唐。
潘美不仅冲锋陷阵勇不可挡,而且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大宋平定荆、湖,潘美受任潭州防御使;乾德二年,献声东击西之策,灭掉后蜀;开宝三年,亲率数万人马,以少胜多,灭掉南汉,擒鋹送京,斩获数万;与曹彬联手,水陆并进,开宝八年攻占金陵,平定南唐,同下江南,其功更足;又与太祖数次征伐北汉。
到了太宗一朝,太平兴国四年,潘美任北路都招讨,与太宗赵光义从征太原,平定北汉;接着征伐幽蓟;后占据三交,屯兵积粟,为大宋镇守北方国门。
杨业原本是北汉降将,为北汉驻边三十年。太宗征伐太原时,北汉皇帝刘继元已经投降,杨业仍据城力战,为太宗所青睐。为他恢复本姓杨氏,并将其名“继业”改为单名“业”,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后跟潘美共同驻兵山西。
其实真正害死杨业的,应该是王侁,而非潘美。
监军王侁逼迫杨业出兵,又不按约定,提前撤除埋伏,致使宋军惨败。陈家谷一战,杨业被俘绝食身亡,其子杨延玉战死,宋军全军覆没。杨家浴血奋战,殒命疆场,负主要责任的就是王侁。
王侁是个小人,以诬陷主帅起家,也许是王侁官职太小,不足以突显杨家将的威名,所以潘美很倒霉地成为杨业之死的主要责任人。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据《宋史》载,潘美当时与杨业的立场接近,只是没有力争,王侁军离开陈家谷口时还曾予
以制止,只是潘美不敢得罪监军,没有坚持己见,也跟着王侁提前撤离。作为北伐西路军的统帅,潘美对于王侁提出的作战方案不置可否,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默认了,是应该负一定责任的。
从战后的处分来看也是如此,潘美受到降职处分,监军王侁、监军刘文裕皆被撤职发配。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隶登州”。
潘美被削秩三级,责授为检校太保,不过很快就改任检校太师,真定知府,又擢升都部署、并州通判,加官同平章事,与宰相平级。至死为国开疆守土。
杨业死后五年,潘美也驾鹤西去。
潘美处功高震主之地而能谨慎,宜守保令名以终也。潘美一生为大宋,南征北战,恪尽职守,是大宋朝真正的大忠臣。杨业从归降到战死,为大宋效力了七年时间。潘美一生战功赫赫,彪炳史册,非杨业所能及也。
明太祖朱元璋,曾评价道:“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
潘美有六子三女。
长子潘惟德,官至宫苑使;次子潘惟固,官拜西上阁门使;三子潘惟正,官拜西京作坊使;四子潘惟清,官拜崇仪使;五子潘惟熙,娶秦王赵德芳之女,官拜平州刺史;义子潘惟吉,累迁为天雄军驻泊都监。儿子当中没有叫什么“潘龙、潘虎、潘豹”的一群野兽。
三个女儿,长女嫁给大理寺评事张昭允;小女儿封冯翊郡夫人,嫁给曹彬之子曹玮。
最受非议就是二女儿潘氏,十六岁时,太宗赵光义将潘氏赐婚给韩王赵恒,封为莒国夫人,六年后,潘氏逝世,年仅二十二岁,未留下子女。宋真宗赵恒即位,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宋仁宗改谥为章怀皇后。
潘美去世时,赵恒还是襄王赵元侃。章怀皇后比他爹潘美还早死两年多,一辈子也没机会兴风作浪,残害忠良。倒是被“忠良”害得名誉扫地,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历史上的潘美跟杨业,真实的对比如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有一座科技屋 末世之不归路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玄道封天 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难缠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长流缘何入长流 吞噬刀神 我在战国搞游戏 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万灭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