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宋的排行榜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5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5页)

王继恩一直有一个理想,那就是能像自己的前辈,大秦帝国的宰相赵高一样,居万人之位,**朝权,控制皇上,做幕后的皇帝,威福由己。

这位横跨两个王朝,服侍过三代帝王的王公公,又开始搞事情了。决定故伎重施,在太宗的儿子身上重演当年变天的一幕。

王继恩首先要做通明德皇后的思想工作。

明德皇后李氏,开国元勋李处耘二女儿,兄长是大宋的战神李继隆,弟弟是殿前都虞候李继和、洛苑使李继恂。

太平兴国三年(978)入宫,雍熙元年(984)十二月,被立为皇后,是太宗赵光义第三任皇后。

李皇后端庄知礼,仁慈宽厚,生有一子赵元亿,号十七太保,但夭折了,后追封为崇王。李皇后和比她小七岁的楚王赵元佐关系不错,元佐的长子允升进宫后就养在李氏宫中。元佐为人坦荡,讲情义,作为长子,李皇后应该更欢喜让赵元佐继位。

李皇后屏退左右,王继恩道:“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官家不豫,老奴有一事想奏与娘娘。”

李皇后道:“公公请讲,本宫听着呢。”

王继恩道:“国赖长君,自古立长不立幼,官家原本的意愿是要立楚王为太子的。且不说楚王是长子,就是那上阵杀敌的功夫,也非一般皇子可比,当年跟着官家南征北战,平定伪汉,都是有目共睹的。楚王至诚仁慈,不忍看到亲叔叔魏王赵廷美遭受迫害,精神受挫,做出不适之举,谪居南宫。这么多年韬光养晦,潜心修行,早已恢复如初。前些日子,老奴见到楚王,完全被他的气质给震撼到了,老奴心想,这分明又是一位贤君仁主,我大宋子民、天下苍生有福啊……!”

李皇后有些诧异,问道:“公公的意思是……楚王继承大统……?那太子怎么办?众卿家能赞同吗?”

王继恩道:“娘娘若发号施令,众臣只有接受的份儿。娘娘要为以后想想,十七太保不幸早夭,太子又非娘娘亲生,太子登基,娘娘成为太后,门前冷落车马稀,深处冷宫的滋味,老奴不忍细说。若能扶楚王上位,娘娘也是奇功一件,皇孙允升又养在您的宫中,将来也是要继承大统的,娘娘何愁不会受到尊崇。老奴为娘娘计,还请娘娘三思。”

王继恩看中的是李皇后在朝中的威望,还有她那统领几十万大军的李继隆、李继和两兄弟,那可是大宋朝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如果李皇后同意立赵元佐为帝,灵前继位,生米煮成熟饭,加上自己和李继隆在朝中,都有深厚的根基,三方强强联手,到时候只要控制住太子赵恒,就万事大吉了。

李皇后沉吟了许久,缓缓地说道:“楚王意下如何?可否先见上一面?”

王继恩道:“娘娘英明,为今最为稳妥之计,就是让楚王先行进宫,皇上晏驾之后,直接宣诏,楚王继位,大赦天下。至于太子那边,只要派出三千御林军,控制住太子府,就无事了。”

李皇后道:“就按公公说的去办吧。”

王继恩之后又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暗中串联,与李皇后一起,密谋发动政变,拥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为皇帝。

至道三年(997)三月二十九日上午,宰相吕端入宫问疾。

此时太宗已危在旦夕,吕端见太宗左右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却不见太子赵恒。太宗当年抢先继位的一事,吕端记忆犹新。

为防止王继恩继续做出不可掌控之事,吕端迅速回到中书省宰相办公室,在笏板上,写上“大渐”二字,遣心腹驰送东宫,交与太子赵恒,催他火速入宫,以防不测。

此时,太宗皇帝已经驾崩。

李皇后命王继恩前去中书省召吕端前来,想要逼迫他同意立楚王赵元佐为皇帝。

中书省就在皇宫内,参知政事李昌龄也在那里办公,王继恩胜券在握,他也想控制中书省,就大步流星地赶了过来。

吕端将王继恩带到中书省的画阁,说是要查找太宗先前赐下的墨诏。

王继恩四平八稳地刚坐下。吕端起身走到门口,王继恩以为他是去关门,谁知,吕端径直走到门外,反手将门锁上,王继恩想要冲出来,已经来不及了。

吕端命亲信将王继恩死死地看管住,不让他离开画阁半步,遂疾步赶至万岁殿。

吕端向李皇后施礼,李皇后见吕端独自前来,知道王继恩或许出了什么状况。

李皇后仍坚持己见,道:“宫车已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

吕端道:“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

在这千钧一发之计,太子赵恒也赶到万岁殿。

李皇后一见太子,顿时不敢再说什么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事不宜迟,吕端立即率领大臣奉太子赵恒至福宁庭中,举行登基仪式,拥立赵恒为皇帝。

当赵恒坐在大殿的垂帘后面接受大臣朝拜时,吕端并未急着参拜。命人打开垂帘,自己走上前去,亲自确认是赵恒本人后,才放下心来,率领群臣参拜新皇,山呼万岁。

史载:“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有道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干净利落又不失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平息了一场宫廷政治危机,确保了皇权的顺利交接。

赵恒顺利即位为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宋真宗。

李皇后就像霜打的茄子,顿时蔫了下来,她不知道接下来,赵恒会如何对待自己。

◆千秋功过

宋太宗赵光义一直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如果抛开得位不正和人品不谈,单从执政方面而言,赵光义也称得上是一位可圈可点的皇帝。

若泉下有知,他最想知道的估计就是自己的各科成绩表现如何,能打多少分,大家都怎么看我,这里不妨姑且言之,姑且听之:

工作态度,算得上是勤政的皇帝,没有特殊原因,基本都是按时上朝,偶尔也娱乐娱乐,打猎,观鱼、下棋、劫个色啥的,这都无伤国本,能评个优,可以打八十五分;

执政水平,确实不咋地,能诗善书,文采有余,武略不足,每次打仗,都是事先制定严格的军事策略,缺乏灵活机动,经常被动挨打,心机太重,刚愎自用,算得上及格,能打上七十分;

在实现国家统一,保家卫国方面,有得有失。虽说灭掉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却使安南(今越南)永远脱离了中央政权的控制;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御驾亲征,险些丧命;虽说能力有限,为防止党项独立,多次出兵与李继迁作战,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算得上积极努力,可以打八十分;

经济方面,实行博买务,国家垄断收购,不准私卖,一定程度阻碍了商贸流通;境内安定团结,百姓得以安心生产,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也得到逐步提升,为咸平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打八十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玄道封天  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万灭纪元  我有一座科技屋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长流缘何入长流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我在战国搞游戏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吞噬刀神  难缠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末世之不归路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