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巉岩旌旗展,汉州城外战正酣。益州知州弃城去,逃跑将军赴东川。
作为大宋的职业武将,王均当然知道,自己能否在蜀川站稳脚跟,这关键的点就在川北的门户剑门关。在拿下汉州后,王均带兵直奔剑门关。
出手即王炸,王均开局的这一步棋确实尽得先机,咄咄逼人。
去剑门关,必经绵州(今四川绵阳)。绵州被称为“剑门锁钥,蜀道咽喉”,战略位置仅次剑门。王均想先打下绵州,再取剑门。
驻守绵州的都巡检张思钧,已经七十七岁高龄,是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作战经验丰富。张思钧长期镇守边关,与辽军大小战,数百次之多,多任先锋,战功赫赫。磁窑一战,身中五十余创,仍奋不顾身,大败辽军,夺得马匹铠甲无数。君子馆一战,天气大寒,宋军陷入重围,弓弩皆不能张,此战宋军全军败没,死者数万,张思钧奋勇拼杀,掩护主帅刘廷让成功突围。真宗即位后,不忍让老将再赴疆场,就给他换了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任益州钤辖兼绵、汉九州都巡检使。
千山隐没,云雾浮动,这一次,王均算是碰上了一块硬骨头。绵州城高地险河深,还有老将张思钧在此镇守,不是那么好打的。
蜀军攻了半个月,也没打下绵州城。王均知道孰轻孰重,他扔下绵州直奔剑门关。
◆李仕衡弃卒保车
剑州知州、秘书丞李仕衡猜想叛军定会前来争夺剑州,自己兵力不足,十有**保不住城池。一咬牙,决定主动放弃剑州,集合所有力量,背向迎敌,确保剑门关万无一失。
李仕衡下令焚毁剑州城中的仓库,带上金银和粮草退守剑门关。为加强剑门关的防守,李仕衡张榜招募从益州流散的兵卒,又得数千人马。
群峰嵯峨,如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绝崖断离,似两扇巨门相对以开。当年蜀中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中段依崖砌石,建立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遂成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
很快,王均率领大蜀军兵临剑门。李仕衡和剑门都监、左藏库副使裴臻,领兵出城交战。
王均出来匆忙,没带多少军粮。连日来风雪交加,天寒地冻,蜀军到了剑州又没抢到粮食,士兵只能吃麦麸败糟。军队疲软,加上长途行军,又累又饿,蜀军战斗力大打折扣。
宋军以逸待劳,准备充足。剑门关下一战,蜀军被打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一败涂地。宋军一路追杀,斩首数千级,大获全胜。
蜀军竞相奔逃,王均担心再被宋军半路劫杀,便选择走阴平小道,连夜逃往成都。
民族英雄岳飞有一句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这句话用在李仕衡这里,应该换一种说辞,“文官不爱钱,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李仕衡,字天均,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后迁家京兆府。淳化元年(99o)进士及第,任鄂县主簿,不久升任彭山知县,再调光禄寺丞。
由于父亲李益违法,李仕衡被除名。后逢朝廷大赦,寇凖惜其才而荐举,李仕衡又官复原职。
田重进把守京畿,命李仕衡审讯五个死刑犯,仕衡使其中四人免于死刑。后来,田重进到了李仕衡家,说:“你有阴功,家门应该增高加大。”
此后,李仕衡二次升迁做到了秘书丞。
李仕衡不爱财。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李仕衡在昭文馆为馆职时,曾经出使到高丽,有名武官做他的副手。高丽国赠送了很多礼品和财物,李仕衡概不关心在意,一切都委托给副手去处理。
当时,船底有渗漏的地方,装船时,副手就把李仕衡所得的绢帛垫在船底,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上面,以避免浸湿或损坏。
航行海上,遇到大风,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惧,要求把所装载的物品全都丢到海里去,否则船太重必定难以脱险。
副手仓皇之间就把船里的东西往海里丢,根本顾不上时间去拣择。扔了一大半,才风息船定。过后清点丢弃的东西,皆副使之物。李仕衡的那些礼品,被副手铺在船底,结果一无所失。
后来,李仕衡被授予重任,外放为官,为剑州知州。
击败王均的大蜀叛军,李仕衡派人飞骑进京上奏,真宗对李仕衡的文武才能赞叹不已,当即给与嘉奖,升李仕衡为度支员外郎,赐绯衣;升裴臻为崇仪使、领峰州刺史,仍驻守剑门关,协助雷有终平定叛乱。
◆杨怀忠围魏救赵
得知王均带兵去攻打剑门关,为了增援剑门关,蜀州知州杨怀忠决定采用兵仙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带领本部人马,会同附近各州的宋军,一同攻打益州成都。
杨怀忠临时拼凑起来的人马,有些人过去是王小波、李顺起义时的旧党,这些人颇贪剽劫,进入益州外城后,临阵变乱,开始大肆抢劫民间私财,无心战事。
杨怀忠初战得利,先锋部队从益州北门攻入,至三井桥,焚烧子城。
叛军将领崔照、鲁麻胡引军杀出,两军在在江渎庙前列阵交锋,双方派出大将单挑。叛军中的神卫军,原本是大宋的正规军,兵强马壮,兵多将广,打杨怀忠的杂牌军,那是太轻松了。双方你来我往,走马换将,自晨至夕,宋军损失数员大将。
叛军乘势掩杀过来,杨怀忠勒兵倒退,兵败而走。为防敌兵夜袭,杨怀忠连夜率领残部退到小城江原(今四川崇州江源镇)。
王均率众从剑门关退回成都,杨怀忠派人向附近州郡发出檄文,调集嘉州、眉州等七州守军前来与他会合,再攻成都。
这时,王均派遣赵延顺领兵袭击杨怀忠的后方邛州、蜀州。杨怀忠得知后方来敌,即挥师出击,蜀军大败,赵延顺逃走。
杨怀忠立功心切,想在雷有终大军到来之前解决蜀川叛乱,引军再次攻入成都外城。
打仗,这本来是武将的活,无奈,大宋的文臣都这么有水平,能文能武,非常豪横,总喜欢喧宾夺主,不仅能死缠烂打,关键是还不认输。
杨怀忠率军攻下城南军资库,然后贴了封条,派兵驻守。
王均派出数支人马,打开内城城门,冲出来与宋军交战。宋军不敌,杨怀忠与转运使陈纬引军退至筰桥(又名夷里桥,在今成都市西南)。
杨怀忠学当年韩信的做法,背水列阵。前临大敌,后无退路,希望以此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不过,杨怀忠毕竟没有韩信的胆识,他担心南面邛、蜀方向的赵延顺来攻,与成都的王均叛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于是,又分出兵力过桥,在槠木桥南扎下营寨。
王均派出三路兵马,试图一举击败杨怀忠,以解益州之围。
有一路蜀军绕到杨怀忠营寨的背后,焚毁江原神祠,切断了邛、蜀方向可能来增援官军的道路。杨怀忠也分出三队兵马,分头迎战叛军。
大战开始,官军斩贼首五百余级,将叛军逼至皁江,坠水者死伤无数,宋军收缴兵甲箭弩甚众。杨怀忠引军乘胜追击,一直到成都南门外十五里鸡鸣原(今四川双流华阳镇),方才停住。
宋军在鸡鸣原安营扎寨,阻断王均南逃路线,等候王师主力的到来。老将张思钧又收复了被蜀军占领的汉州,斩伪刺史苗进,益州的北大门也被宋军堵住。
由于剑门关与成都一线的沿途各州县都被宋军控制着,雷有终的平叛大军几乎是一路畅通无阻,在狂奔了一个多月后,王师主力终于在咸平三年(1ooo)二月底到达了益州城下。
◆雷有终计失空城
雷有终率王师主力到达成都,被杨怀忠迎着,宋军士气高涨,都巡检张思钧此时已将汉州收复,也赶来益州与雷有终会师。
大军稍作整顿,雷有终立即下令进军升仙桥。王均派崔照、鲁麻胡率蜀军拦截,被官军一阵击退。蜀军绕城逃走,宋军乘胜追至城下,但见城门大开,银枪绣衣的叛军跑得光光的。
什么情况?空城计?
杨怀忠有点懵圈,犯起了嘀咕,要知道,蜀中丞相诸葛亮曾经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如今王均也玩起空城计,这里面一定有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玄道封天 吞噬刀神 长流缘何入长流 万灭纪元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我在战国搞游戏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我有一座科技屋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末世之不归路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