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论
张载
夫贤人君子将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非遇其时,未易可也。每观前代立功之士,皆有恰逢其会之遇。
且夫贤俊之臣,国之基也;明哲之君,国之桢也。基不固,则栋干倾;桢不直,则栋梁挠。故二者不可不察焉。
昔伊尹之佐成汤,吕尚之翼武王,皆以兴复大业,建不世之功。然此皆有拨乱之才,遭革命之会,应天顺人,以成其勋者也。
逮至春秋之时,诸侯力争,竞相吞灭。当此之际,虽有管、晏之才,而无桓、文之主,亦难以显其能也。故曰:“非其时,虽贤不能自致也。”
秦之末也,豪杰并起,欲图霸业。沛公以雄才大略,宽仁大度,吸引天下之士。张良、陈平之徒,皆为之用。此乃天授之时,而英雄遇合也。
及夫汉室中微,王莽篡逆。光武以帝胄之亲,奋身而起,恢复旧物。邓禹、冯异等,皆能相时而动,辅成大业。此亦遭逢际会,以成其志者也。
自魏氏以来,天下未一,干戈日寻。虽时有俊才,而无英明之主以统御之,故功业不建,名节不立。
今主上圣明,四海归心,方欲兴太平之业,建无疆之祚。此乃贤士立功之秋,而志士骋能之会也。
然欲立功者,必审于己。若智不周务,而强欲为之,犹无楫而欲济于川,无衔而欲御于马,其不陷溺颠仆者,鲜矣。
故君子欲立大功于世,必审时度势,量己而行。若时之未至,藏器于身,以俟其动;若时既至,奋身而起,以成其功。如此,则可以保其名节,而建不朽之业矣。
……
赏析:
《榷论》是张载所着的一篇探讨贤才建功立业与时机、自身条件关系的论说文。文章通过回顾历史事例,阐述了时势、君主与臣子在成就功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有志于建功立业者提出了审时度势、量己而行的建议。
一、核心思想
1.时机的决定性作用:文章开篇点明主旨,强调贤人君子立功成名需遇其时。作者列举伊尹佐成汤、吕尚辅武王,称他们不仅有拨乱之才,更遇上革命之会,应天顺人而建功。春秋时管、晏虽贤,若无桓、文之主则难显其能;秦末刘邦得张良、陈平,光武中兴有邓禹、冯异辅佐,均因恰逢天授之时。自魏氏以来天下未一,虽有俊才却因无英明之主,功业不建。直至当下主上圣明,四海归心,才又为贤士提供了立功时机。这一系列历史事例,反复论证了时机对建功立业的决定性影响。
2.君臣相辅相成:贤俊之臣为国之基,明哲之君为国之桢,两者缺一不可。作者以基础与栋梁的关系作比,说明君臣关系的紧密及相互作用。只有君臣相得益彰,才能成就大业,如伊尹与成汤、吕尚与武王等组合,皆是君臣相得成就丰功伟绩的典范。
3.自我审视与行动策略:作者指出,欲立功者不仅需待时,还得审于己。若智谋不足以应对事务,强行而为必将失败,如同无楫渡河、无衔御马。因此,君子应审时度势,量己而行。时机未到,韬光养晦;时机一至,奋身而起,如此方能保名节、建伟业。
二、艺术特色
1.善用历史典故,增强说服力:文中大量运用历史典故,涵盖从商汤到魏晋的诸多事例,如伊尹、吕尚、管仲、晏婴、刘邦、刘秀及其辅佐之臣等。通过这些丰富且典型的历史事件,具体而生动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使文章论据充实,增强了说服力与可信度,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其关于时机、君臣关系及自我认知在建功立业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2.比喻生动形象,说理深入浅出:在阐述君臣关系时,以“基不固,则栋干倾;桢不直,则栋梁挠”为喻,将抽象的君臣关系具象化为基础与栋梁的关系,生动形象地表明君臣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在论述自我审视时,用“无楫而欲济于川,无衔而欲御于马”比喻智谋不足却强行行事的荒谬,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读者对其中蕴含的道理一目了然。
3.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开篇提出贤才建功需遇其时的核心观点,接着从历史角度论证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君臣的相互作用,再转而论述个人自我审视和行动策略,最后得出君子应审时度势、量己而行以建功保节的结论。全文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各部分紧密关联,形成一个完整且严谨的论述体系。
……
解析:
1.夫贤人君子将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非遇其时,未易可也。
-解析:此句为全文主旨句,开宗明义地指出,那些贤能的人以及怀有高尚品德的君子,若想要在天下建立伟大的功勋,成就四海皆知的美名,若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是很难实现的。这里强调了“时机”对于贤才实现抱负的重要性,为后文论述奠定基础。
2.每观前代立功之士,皆有恰逢其会之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解析:紧承上句,作者表明自己常常观察前代那些建立功勋的人,发现他们都拥有恰好碰上合适机会的经历。进一步强调时机的重要性,通过对前代事例的普遍观察,强化“遇时”与“立功”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发读者对后文具体事例的期待。
3.且夫贤俊之臣,国之基也;明哲之君,国之桢也。
-解析:此句从人才和君主的角度阐述国家兴盛的要素。贤能杰出的臣子,是国家得以稳固的根基;明智聪慧的君主,是国家能够挺立的支柱。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臣子比作国家的基础,君主比作国家的支柱,形象地说明了君臣在国家中的关键地位,为下文论述君臣相互配合成就功业做铺垫。
4.基不固,则栋干倾;桢不直,则栋梁挠。
-解析:延续上句的比喻,进一步说明君臣关系对国家的影响。如果根基不稳固,那么房屋的栋梁就会倾倒;如果支柱不笔直,那么栋梁就会弯曲变形。以此强调君臣二者必须各安其位、各尽其责,若一方出现问题,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危机,从反面论证了君臣和谐对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
5.故二者不可不察焉。
-解析:基于前文对君臣重要性的阐述,得出结论:君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作用,是不能不仔细审察的。此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又引出下文通过具体历史事例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
6.昔伊尹之佐成汤,吕尚之翼武王,皆以兴复大业,建不世之功。
-解析:开始列举具体历史事例,说明贤才与明主相遇成就功业。从前伊尹辅佐商汤,吕尚辅助周武王,他们都助力君主振兴恢复了伟大的帝业,建立了世间少有的丰功伟绩。伊尹和吕尚作为历史上着名的贤能臣子,成汤和武王作为英明的君主,他们的组合是君臣相得成就大业的典范,有力地证明了前文贤俊之臣与明哲之君相互配合可建功立业的观点。
7.然此皆有拨乱之才,遭革命之会,应天顺人,以成其勋者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瞧!我又犯病了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番外 平静美好的校园生活 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 快穿:神君爆宠!男狐太魅太撩人 春山尽处有人家(种田) 漂亮社恐穿书恶毒女配后 女扮男装和前任做兄弟 哈利波特与欢愉女神之遗 拉斯维加斯白玫瑰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父欲 迫降雪港 快穿:娇美女配又被一见钟情了 快穿:罢工后前任又找上门 苟到出世,我居然是只猴 攻略白切黑反派后+番外 末世:寝取校花女友,我的物资无限多! 七零,重生后我被最强军官花样宠 父皇请禅位+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