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乐辞?歌下生
王融
韶年春已仲,明星夜未央。
千祀钟休历,万国会嘉祥。
金容涵夕景,翠鬓佩晨光。
表尘维净觉,泛俗乃轮皇。
……
赏析:
《法乐辞·歌下生》是王融以佛教为主题创作的诗篇,旨在歌颂佛陀下生这一神圣事件及其带来的祥瑞与深远意义。
一、开篇营造神圣氛围
1.韶年春已仲,明星夜未央:“韶年”描绘出美好时代,暗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充满祥瑞的时期。“春已仲”点明仲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为诗歌奠定积极、充满活力的基调。“明星夜未央”,“明星”璀璨闪耀,“夜未央”表明夜正深沉,静谧夜空下的明星增添了神秘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重大而神圣之事,从时间与环境描写入手,引发读者对后续内容的期待,暗示佛陀下生这一伟大事件即将来临。
二、凸显祥瑞与普世意义
1.千祀钟休历,万国会嘉祥:“千祀”指千年,“钟”有汇聚之意,“休历”代表美好的历法或时代,表明经过漫长岁月,终于迎来这个祥瑞汇聚的美好时代。“万国”形容众多国家,“会嘉祥”表示各国共同见证、汇聚于此的祥瑞景象。此句强调佛陀下生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不仅是时间长河中的关键节点,更具有普世价值,引发全世界的祥瑞感应,象征佛法将惠及万邦,展现佛法影响力的广泛与深远,体现出对佛法普度众生的赞美。
三、刻画佛陀超凡形象
1.金容涵夕景,翠鬓佩晨光:“金容”描绘佛陀面容如金色般闪耀,象征其神圣、庄严与光辉。“涵夕景”,“涵”有包容之意,仿佛佛陀面容包容着夕阳余晖,使其神圣光辉与自然美景相互融合,营造出宁静、祥和且宏大的氛围。“翠鬓”形容佛陀的头发如翠玉般,“佩晨光”表示如同佩戴着清晨的光芒,展现出清新、纯净之感,寓意佛陀带来新生与希望。这两句通过对佛陀形象细致入微的描写,从面容到发饰,以夕景与晨光衬托,突出佛陀超凡脱俗、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佛法的庄严与慈悲。
四、揭示佛法济世意义
1.表尘维净觉,泛俗乃轮皇:“表尘”指尘世,“维净觉”表示佛法能让尘世众生获得纯净的觉悟,强调佛法具有净化人心、启迪智慧的力量,使众生摆脱尘世烦恼,走向觉悟之路。“泛俗”意为佛法普及世间,“轮皇”可理解为像转轮圣王一样,以佛法治理世间,使世间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的状态。此句点明佛法的根本目的与伟大意义,即不仅要让个体获得精神解脱,还要普度众生,使整个世俗世界因佛法的传播与践行而变得更加美好,升华诗歌主题,表达对佛法济世情怀的歌颂与赞美。
五、艺术特色
1.巧妙的象征与烘托:诗中运用大量象征手法,如“韶年”“春”象征美好与新生,“明星”“夕景”“晨光”烘托神圣氛围,“金容”“翠鬓”象征佛陀的神圣庄严。这些象征与烘托手法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佛陀下生的神圣场景与佛法的伟大力量,使读者更易理解与感受诗歌蕴含的深刻意义。
2.语言华丽且富有韵律:用词华丽,如“金容”“翠鬓”“嘉祥”等,增强诗歌美感与庄重感。同时,诗歌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在音韵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使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更强,更好地传达出歌颂佛法的主题。
……
解析:
1.韶年春已仲,明星夜未央
-意象与氛围营造:“韶年”意即美好的岁月,给人以积极、蓬勃之感,暗示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祥瑞的时期。“春已仲”点明时令为仲春,仲春时节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生机,象征着新生与活力,为诗歌奠定了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基调。“明星”指明亮耀眼的星星,在传统文化里,明亮之星常与特殊事件或神圣力量相关联,增添了神秘色彩。“夜未央”表明夜还未过半,此时的夜空深邃而宁静,静谧的环境更烘托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氛围。
-整体理解:这两句从时间和环境入手,描绘出一个美好且宁静的仲春之夜,看似平常的自然场景却因“明星”的点缀而暗藏玄机,仿佛在平静之下正孕育着重大事件,为下文叙述佛陀下生这一神圣之事做好铺垫,引发读者对即将发生之事的好奇与期待。
2.千祀钟休历,万国会嘉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番外 拉斯维加斯白玫瑰 末世:寝取校花女友,我的物资无限多! 春山尽处有人家(种田) 快穿:罢工后前任又找上门 女扮男装和前任做兄弟 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 迫降雪港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瞧!我又犯病了 父欲 快穿:娇美女配又被一见钟情了 攻略白切黑反派后+番外 苟到出世,我居然是只猴 漂亮社恐穿书恶毒女配后 哈利波特与欢愉女神之遗 父皇请禅位+番外 平静美好的校园生活 七零,重生后我被最强军官花样宠 快穿:神君爆宠!男狐太魅太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