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播放万首诗 > 第803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十八孙廷尉(第1页)

第803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十八孙廷尉(第1页)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八?孙廷尉

江淹

太素既已分,吹万着形兆。

寂动苟有源,因谓殇子夭。

道丧涉千载,津梁谁能了。

思乘扶摇翰,卓然凌风矫。

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

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

领略归一致,南山有绮皓。

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八孙廷尉》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宇宙、人生、道德等多方面的思考,展现出深刻的哲理与高远的精神追求。诗人以宏大的视野开篇,逐渐深入到对现实、个体追求及生命本质的探讨,体现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领悟与践行。

一、主题思想

1.对宇宙万物起源与规律的思考:“太素既已分,吹万着形兆”,从宇宙初始状态切入,探讨万物形成。诗人认为宇宙从混沌的“太素”分化后,自然的力量造就万物形态,反映对宇宙生成论的思考。“寂动苟有源,因谓殇子夭”进一步探索事物动静根源,思考生命长短现象,展现对自然规律的深入探寻。

2.对世道与理想境界的感慨:“道丧涉千载,津梁谁能了”,感慨“道”丧失已久,世间准则模糊,无人能真正厘清,表达对现实社会道德与思想混乱的忧虑。“思乘扶摇翰,卓然凌风矫”则表达对高远理想境界的向往,渴望超脱尘世,像借助大风高飞,追求精神自由。

3.对君子之道与生命本质的认知:“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提出君子应超脱世俗美丑观念,浪迹世间,追求本真的君子之道。“领略归一致,南山有绮皓”借南山绮里季等隐士,表明对事物的领会最终归一,体现超脱世俗、追求道的境界。“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以薪火相传喻生命短暂与更迭,强调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知。

二、艺术特色

1.以哲思入诗:整首诗充满对宇宙、人生、道德的哲理思考,将哲学观念融入诗歌意象与表达,使诗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区别于单纯抒情或写景诗。

2.意象丰富且表意深刻:运用“扶摇翰”“秋月”“南山”“绮皓”等丰富意象。“扶摇翰”象征超脱的力量;“秋月”营造宁静、高远氛围,映衬诗人心境;“南山”“绮皓”代表超脱世俗的境界与人物,增强诗歌表现力与感染力。

3.结构严谨:诗歌从宇宙起源到对现实感慨,再到君子之道与生命本质探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开篇宏大,逐渐深入个体追求与生命思考,结构完整且严谨,使读者跟随诗人思路,领略诗歌蕴含的深刻思想。

解析

1.太素既已分,吹万着形兆

-解析:“太素”在古代哲学概念中,代表着宇宙形成前的原始物质状态,是一种混沌未分的阶段。“太素既已分”表明宇宙从最初的混沌状态开始分化,开启了万物形成的进程。“吹万”源自《庄子·齐物论》中“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这里指自然造化的各种力量。“着形兆”表示这些力量使得万物呈现出各自的形态和迹象。此句描绘了宇宙从混沌走向有序,万物在自然之力作用下逐渐成形的宏大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探讨宇宙与万物关系的基础。

2.寂动苟有源,因谓殇子夭

-解析:“寂动”探讨的是事物静止与运动的状态。“苟有源”假设如果能找到事物动静变化的根源。“殇子”指未成年而夭折的人,“夭”即早亡。诗人认为若能洞悉事物动静变化的根本原因,或许就能理解为何会出现生命短暂如殇子早夭的现象。此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思考,试图从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角度,探寻生命长短差异的缘由,反映出对自然规律与生命奥秘的探究精神。

3.道丧涉千载,津梁谁能了

-解析:“道”在古代思想中具有丰富含义,可指代道德准则、宇宙规律、人生理想等。“道丧”表示这种“道”的观念在世间逐渐丧失、衰落。“涉千载”说明这种状况已经历经了漫长的时间。“津梁”原指渡口和桥梁,这里引申为指引人们理解“道”的途径或方法。“谁能了”发出感慨,历经千载,“道”已式微,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弄清楚如何重新找到理解和遵循“道”的方法。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道德沦丧、思想混乱的忧虑,以及对恢复“道”的迷茫。

4.思乘扶摇翰,卓然凌风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罢工后前任又找上门  七零,重生后我被最强军官花样宠  末世:寝取校花女友,我的物资无限多!  父欲  春山尽处有人家(种田)  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番外  快穿:神君爆宠!男狐太魅太撩人  平静美好的校园生活  父皇请禅位+番外  迫降雪港  拉斯维加斯白玫瑰  瞧!我又犯病了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漂亮社恐穿书恶毒女配后  快穿:娇美女配又被一见钟情了  女扮男装和前任做兄弟  哈利波特与欢愉女神之遗  苟到出世,我居然是只猴  攻略白切黑反派后+番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