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的试验田褪去了金黄,裸露的土壤呈现出深褐色,像被岁月打磨过的牛皮纸。小顺子穿着厚重的棉裤,踩着冻硬的田埂丈量土地,新规划的50亩试验田需要重新划分区块,玉米区、大豆区、绿肥区的边界用石灰粉标出,线条笔直得像用尺子量过——这是数学新宇宙在土地上留下的印记,界域钥匙碎片贴近地面时,碎片的银光让石灰线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能量光晕。
莱娅的平板电脑屏幕上,“土壤冬前检测报告”显示:耕作层有机质含量3.4%(比去年提高0.2%),pH值6.8(中性偏酸,适合大豆生长),能量流保存率91%。她用触控笔在屏幕上圈出需要改良的区域,这些地方的速效磷含量28mgkg(略低于大豆需求的30mgkg)。“得补施磷肥。”她调出施肥方案,“每亩撒施过磷酸钙25公斤,结合冬耕翻入土中,去年这块地的磷肥施少了,大豆苗期有点发黄。”
李大爷带着几个老年学员在试验田撒施绿肥种子,种子是毛苕子和紫云英的混合种,比例3:1(毛苕子耐寒,紫云英固氮强)。老人的播种动作均匀,每步撒出的种子覆盖面积1平方米,用量精确到每亩2.5公斤。“冬前种绿肥,开春不用慌。”他用脚轻轻踩实种子,“就像给土地盖层‘绿被子’,既能保墒又能肥田,去年种的绿肥,开春翻压后,土壤肥力提高了一截。”他的拐杖在地上划出浅沟,沟里的能量符号与种子产生微弱共鸣。
虎娃在农机库房检修播种机,机器的齿轮上沾满了黄油,他用毛刷仔细清理缝隙里的泥土,轴承加注的润滑油量刚好没过滚珠三分之二。调试行距调节杆时,他反复测量玉米行的间距,直到显示80厘米时误差不超过1厘米。光丝捕虫网掠过调试好的播种机时,网面的共振图谱显示,机械部件的配合精度达到98%,比去年检修后提高3%。“这机器得跟新的一样。”他擦了把手上的油污,“明年要种大豆玉米间作,行距差一点都不行,去年播种机没调好,有几行玉米间距窄了5厘米,影响了通风。”
王婶在培训教室的角落里整理绿肥种子,种子装在透气的布袋里,每袋25公斤,袋口缝着标签,注明品种、纯度和发芽率(毛苕子92%,紫云英90%)。她用天平称出小包装种子,每包500克(适合家庭小菜园),放在学员们的课桌上。“这些种子得保管好。”她把布袋堆放在通风的架子上,“受潮了发芽率就低,去年有袋种子没封好口,发芽率降了15%,浪费了不少。”
翡翠星云守护者的枝条上挂满了冰棱,叶片的能量感应装置在低温下仍保持工作,实时监测着绿肥种子的萌发情况。小顺子剪下几根枝条,插在绿肥种植区的四角,枝条的能量场能提高种子发芽率3%。“这比盖地膜省事。”他数着插枝条的数量,每亩4根均匀分布,“去年没插枝条的地块,绿肥出苗率85%,插了的达到88%,积少成多也是增产。”
一场小雪在冬至前降临,雪花像细碎的盐粒撒在试验田,绿肥种子在雪下悄悄萌发,胚根已经长出0.5厘米。莱娅的平板电脑显示,雪层下的土壤温度2℃,比裸露地高2℃(绿肥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1℃)。“这雪下得好。”她看着雪地里的能量流图谱,“既能冻死害虫,又能滋润种子,去年冬天雪少,开春虫害多了不少。”
培训教室的冬训班开课了,30名学员坐满了长条凳,墙上的投影幕布展示着大豆-玉米间作的生长模拟图:玉米长到1.2米时,大豆刚好到膝盖高,两者的叶片交错却不遮挡,光能利用率比单作提高20%。莱娅用激光笔指着图中的根系分布:“玉米的须根浅,大豆的主根深,能利用不同土层的养分,去年单作玉米时,深层土壤的养分没利用起来,太浪费了。”
刘二叔在笔记本上画着间作模式的草图,玉米行和大豆行的间距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写着“宽行种大豆,窄行种玉米”。他举手提问:“要是玉米长得太快,挡住大豆光照咋办?”莱娅调出控旺剂的使用说明:“在玉米长到1米时喷一次,能降低株高10厘米,去年有块地没控旺,大豆减产了15%。”
虎娃在试验田安装土壤墒情监测站,设备的传感器埋在不同深度:10厘米(绿肥根系区)、30厘米(玉米根系区)、60厘米(大豆根系区)。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莱娅的平板电脑,能实时监测不同土层的水分变化。“这设备能帮我们省水。”他固定好监测站的太阳能板,“去年浇水全凭经验,有时候上面湿了下面还干着,今年有数据指导,精准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婶在厨房给学员们熬了姜汤,姜是试验田边种的,辣味十足,能驱散冬日的寒气。她给每个人端了一碗,碗沿的温度刚好不烫嘴。“冬训班辛苦,喝点姜汤暖暖身子。”她往莱娅碗里多放了块红糖,“明年的间作技术复杂,得让大家学好学透,我把要点都编成了顺口溜,好记。”
县农业局的技术员带来了新的大豆品种“冀豆12”,种子包装袋上的标签显示:蛋白质含量42%,抗倒伏等级3级,适合与玉米间作。技术员在培训教室做品种介绍时,特意强调:“这个品种的耐阴性比普通大豆强20%,去年在邻县试种,间作产量比普通品种高10%。”
小顺子在试验田划出20平方米的品种对比区,一半种“冀豆12”,一半种去年的老品种,四周用木板隔开(防止串粉)。他在木牌上写下播种日期和管理措施,牌面的能量符号能记录区域内的能量变化。“得看看哪个品种更适合咱们这儿。”他拍了拍土壤,“去年引进的玉米品种就比老品种好,今年大豆也得试试新的。”
李大爷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冬训班的笔记,绿肥翻压时间、玉米控旺时期、大豆追肥量等数据用红笔标出,最后一页贴着间作模式的照片。他戴着老花镜给学员们讲解:“种地跟过日子一样,得精打细算,哪步该干啥心里得有数,去年我就是按笔记上的时间追肥,玉米长得特别好。”
一场寒流让气温降到-8℃,试验田的表层土壤冻了3厘米厚。莱娅组织学员们给绿肥覆盖秸秆,每亩用量500公斤,秸秆的铺设厚度5厘米(既能保温又透气)。“这是给绿肥盖‘棉被’。”她踩着秸秆检查覆盖情况,“去年没盖秸秆的绿肥,有10%被冻坏了,今年得保证全盖住。”
虎娃在农机库房给播种机加装大豆播种组件,新组件的排种器能精确控制每穴2粒种子,深浅调节杆上增加了刻度标记(3厘米处用红漆标出)。他往种子箱里装了少量大豆试播,地面上的播种痕迹均匀整齐,穴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这组件是专门订做的。”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明年间作就靠它了,保证玉米大豆种得都规矩。”
王婶把编好的《间作技术顺口溜》抄写在培训教室的黑板上:“玉米行宽八十厘,大豆行宽四十厘,先播玉米后播豆,间隔七天正合适……”学员们跟着念,朗朗上口的句子里藏着科学的种植规律。“这样记起来容易。”她用粉笔在重点句下划横线,“去年的玉米种植口诀,大家不都记得牢吗?”
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培训课上,莱娅给学员们发了明年的种植日历,每张日历上都标注着关键农事节点:3月15日翻压绿肥,4月5日播玉米,4月12日播大豆,6月20日玉米控旺……日历的封面是小顺子画的试验田全景图,金黄的玉米和翠绿的大豆相映成趣。“按日历干活错不了。”莱娅看着学员们认真的表情,“去年有个学员严格按日历管理,产量比别人高了15%。”
小顺子、莱娅、虎娃和王婶站在试验田边,看着覆盖着秸秆的绿肥田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界域钥匙碎片在他们手中传递,148个微型宇宙的能量流与土地的休眠能量产生共鸣,像在酝酿一首即将奏响的春耕序曲。
“开春就能大干一场了。”小顺子望着远处的村庄,“50亩试验田,肯定能闯出点名堂。”
莱娅的平板电脑上,明年的产量预测模型显示:采用间作模式后,预计玉米亩产650公斤、大豆亩产120公斤,总收入比单作玉米增加15%,净利润能达到每亩1200元。她把模型图发给县农业局,附上了推广计划:“准备在周边三个村各搞10亩示范田,带动更多农户采用这模式。”
虎娃在检查滴灌系统的管道,新铺设的PE管能承受0.8兆帕的压力,每个出水孔的流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他打开阀门试水,清水在管道里流淌的声音像轻快的乐曲,湿润的土壤在地表画出均匀的线条。“这滴灌带能精确到每株作物。”他关闭阀门,“明年用水肯定更省,就是担心夏天暴雨,得提前挖好排水沟。”
李大爷的拐杖在试验田的边界上轻轻敲击,杖头的能量符号在冻土上留下淡淡的印记。他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添了新内容:“推广面积100亩,带动农户30户,目标亩产玉米600公斤、大豆100公斤。”老人的眼神里满是期待:“等这些目标实现了,咱村就能成全县的样板了。”
王婶把缝制好的30本《间作技术手册》摞在培训教室的讲台上,手册的封面上,玉米和大豆的图案旁边多了一行小字:“科学种植,共同致富”。她摸着手册厚实的纸页,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年丰收的景象:“这些手册得让大家带回去好好看,不懂的随时来问,可不能出岔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夕夜的试验田安静极了,秸秆覆盖的绿肥田在月光下像一片沉睡的绿色海洋。仓库里的玉米籽粒在温湿度传感器的监测下安然储存,含水量13.5%,温度16℃,一切都在最佳状态。界域钥匙碎片躺在培训教室的展示柜里,与新的种植手册、品种标签、农机零件相伴,碎片投射的能量图谱覆盖了整个房间,像一张无形的网,连接着过去的丰收和未来的希望。
小顺子、莱娅、虎娃和王婶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远处绽放的烟花在夜空中划出绚丽的轨迹。新的种植季即将开始,50亩试验田的土壤里,绿肥种子在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召唤;库房里的农机已经检修完毕,随时准备驶向田野;培训教室里的手册整齐排列,等待着被翻开的那一刻。
“明年会更好。”小顺子望着试验田的方向,声音里充满了信心。
莱娅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新种植季的倒计时显示还有45天。她知道,等待他们的不仅有丰收的希望,还有可能出现的挑战——多变的天气、市场的波动、技术的难题,但只要像过去一样,用勤劳和智慧去面对,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夜色渐深,烟花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他们的笑容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藏着土地与人类共同生长的故事。这个冬天,试验田在积蓄能量,人们在积蓄力量,一切都在为新的开始做准备,为最终的篇章铺垫着最坚实的底色。
喜欢初入异界请大家收藏:()初入异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不是诗剑仙 变成恶女的猫后(穿书) 19世纪小女仆 摆烂真千金的残疾老公上岸后[穿书] 青梅虐恋总裁追妻狂潮 临死前朝影帝表了个白然后活了 快穿:钓系美人轻松拿捏切片大佬 男主官配回来后哭包路人跑了+番外 主角明恋的万人迷beta 星际古董专家 重生之小闲即欢+番外 资本家大小姐挣军功,老公宠翻天 在那遥远的西北[70年代] 柯学:妃英理三年抱俩 暗藏春潮 白眼狼的亲妈不干了[九零 我靠种地取代太阳 我有一群弹幕阿娘(重生)+番外 重生为龙我很抱歉 穿成圣母的女儿后她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