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他们这不止是在打薛澄的脸,更是在打她的脸。若是说薛澄不够格,岂不是说亲自教导薛澄的她也不够格么?那些族老们一个个都是人精,都是一起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亲戚,或许心里也不见得能看得上薛澄,但面上却也不会表现得太过明显去下老太太的颜面。偏生老太太这些儿女,一个个蠢得像猪,当着老太太的面下老太太的面子。老太太将手中茶盏放下,又将手腕上的檀木佛珠一颗颗把玩着,锐利双眸看向几个儿女,口中淡淡说道:“老身二十七岁掌家,至今已有近四十年,本该是早早放下重担享福的年纪,若非昔日廷甫两夫妻早早去了,如今这家主之位合该是老大的。”她口中说的廷甫,也就是她的大儿子,也是原主的父亲。要说原主就像是好竹生歹笋,她父母都是极其有能力之人,薛廷甫当年年纪轻轻就能将薛家产业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些年在他手上的产业,利润每年都在稳定上涨。就是薛廷甫离世这么些年,老太太把长房产业接回去打理也没太费神,依然是维持盈利的状态。听了她这话,二房三房还有薛玲玉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其实也不怪老太太偏心,也怪他们兄妹四人,老大薛廷甫是最优秀的那个,而他们其他三人,连薛廷甫一半优秀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了这么多年,老太太都还没有对薛澄彻底放弃的缘由,她是不愿意相信自己那么优秀的儿子会生出一个单纯的蠢货来的。而且老太太四个儿女之中,就这个大儿子,她花费了最多时间精力去教导,她对于薛廷甫这个儿子的感情是最深的。自然而然,对于长房一脉的期待也是最高的。想起大儿子,她又不得不在心里叹息一声,若是那孩子还在,她又何苦到了这把年纪还在苦苦支撑呢。但老太太很快收拾好情绪,继续道:“从前阿澄年幼不知事,我便替她暂时管着长房的产业,如今她也成家了,人也长进了,是时候把担子交接到她身上。”她这话里点名了,仅仅是将长房的产业物归原主,那些也有不少是薛澄父母年轻时一点点打拼而来的,薛家固然给了助力,但也少不得薛廷甫两夫妻的努力在其中。这也是在告诉众人,这就是属于薛澄的东西,本就是她父母留给她的,旁人别想插手。不过老太太还是话音一转,说道:“我亦会从旁协助,等到阿澄等够独立打理这些产业,我才会彻底放手。”这话一出,薛澄接过长房产业经营权这事已经板上钉钉,谁都无可更改。老太太拍板做了主,次日就有人负责来同薛澄交接,这次老太太是将薛家的一处小茶馆与一间书铺交给薛澄打理。这种就属于是搞不了什么大花样,但只要你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去干,也能经营得有声有色,赚不上大钱,起码也亏不到哪去。薛澄对于这个时代的书店有些兴趣,看了看经营账册,发现实在是简单,大概是老太太也怕给她太大的产业她应付不来。薛氏书铺同时与几名同济院的学生有合作,他们负责撰写内容,就类似于小说写手的角色,薛氏书铺会给予一定的费用买断。将原稿拿到手之后会安排铺子里的小工抄写,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打印机,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做。但令薛澄奇怪的是,竟然连活字印刷的技术都没有被发明出来吗?别小看这些手抄话本,在县城里那也是有钱人家才能买得起的玩意儿,单本售价通常在一两银子到三两银子之间。主要还是看这个写手的名气,有的写手名气大,他写的话本子就多人看,相应的,书铺需要支付的费用就不止是一次性买断的费用,还要给予一定的利润分成。县城里自然没什么出名的写手,但据说西京有位笔名唤作“煮雪居士”的写手所写出的话本最受男女老少欢迎。这人极其神秘,不知是男是女,亦不知道是乾元、坤泽或是中庸。有人猜测这一定是一名女坤泽,毕竟她在描写感情戏码时十分细腻婉约。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位煮雪居士一定是一名男乾元,在描写烧脑剧情时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反转,这么严缜的逻辑,一般只有男乾元才会如此。出自煮雪居士的话本单本就要卖到五两白银的价格,要知道有时一个故事并不是一册就能写完的,多出几册,想要看上一个完整的故事就是几十两。而煮雪居士最出名的作品《藏金记》据说卖遍了楚国,起码也卖出了十万册的销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向导又在修罗场 摄政王逼我当皇帝娶她 网恋到高中班主任后 和松田警官的贴贴之旅 总裁文里的对照组小情侣,番外 住手!那是朕的孩子 学人精 小猫狸她不干了 腹黑青梅总对我心怀不轨 婚后沦陷 在末世点满奇怪好人值,番外 这排球对吗 穿成阴暗比死对头的宝贝猪 不讲理 追杀前夫三千里 朽痣 强宠骄婢 对恐怖boss强取豪夺后[GB] 鹰眼你好香 小病秧子养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