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好像海是什么歌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不知这“照看”有没有深意,但总之,他们确实照看了。帮着送饭,帮着洗衣,帮着清扫,给修灯泡。盛澍是被照顾惯了的,心安理得。盛家灿因为是男生,面皮又薄,衣服自己洗,还洗破过几件,被他妈说是“一点不懂事,自己轻贱自己”。老乡的儿子叫志鹏德,很喜欢盛家灿。十来岁的男孩盯着他不放,脸红扑扑。老乡媳妇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解释:“他是没看过你这么俊的,乡里人没见过世面。”盛家灿知道自己有副好皮囊,以往没少被表扬,但他脸皮薄,扛不住这么赤裸裸的盯。抿了一会儿嘴唇,扭头又回头,最后,盛家灿主动拿起志鹏德的套圈水机,转移小孩的注意力。老乡和老乡媳妇教孩子喊他“哥哥”,志鹏德却想叫他“灿德”。那时盛家灿不清楚这个称谓的含义,什么都没说,后来从别人口中知道了,更加不适宜。盛家灿不习惯这个称呼,他不是山上的人,不可能成为任何德。鬼房子的门没像村里的人一样敞开,但也没锁,算是妥协了又没那么妥协的中间状态。盛家灿进去,盛澍在化妆。她对着镜子涂口红,抿了两下,又喷上香水,边戴耳环边跟他说:“晚上去老乡家吃饭。”盛家灿就坐在她身后,不回答,也没说别的。他想,在山里打扮是奇怪的,去老乡家吃饭化妆也不合时宜,但他没说。盛澍并不是一个弱女子,个性泼辣、要强、脾气大。只有在爱人面前,她才会露出一点小女人情态。来到山里后,她依然坚信着不合法的丈夫。盛澍一遍一遍地想,她是为爱忍耐,为爱做的牺牲,一切都是伟大的。她想假装被原配打上门这件事没发生,想装成和以前一样。可是,真真切切的,就是不一样了,怎么装成一样?他们的处境让盛家灿想起雨后的蚯蚓。泥土里灌满了水,蚯蚓总要自己求生,爬出泥土,离开花坛,之后又被车和人碾扁。即便逃过一劫,天晴了回不去土里,也就晒干在路面上。分明是卖力又主动的求生,到头来却像自作聪明。因为命早就注定好了。碰到磨难,人难免有情绪,就像盛澍,就像她曾砸到儿子头上的那只茶壶。盛澍本就不善于做妈妈。没人规定每个女人都要擅长做妈妈。小时候,盛家灿不归她养也有渊源。盛家灿三岁学英语,没记住单词,盛澍气得厉害,要把他从楼上扔下去,邻居吓得跑上楼,咚咚咚地敲门。家人当她是严母,一番调解,让她不管他学习。但盛澍还是控制不住发脾气,常有烦心事。同事去拜访她,发现家里像地震了,东西摔得横七竖八。没有食物,小小的盛家灿靠吃窗台种的芦荟充饥。为何这样,盛澍自己都模模糊糊——“就是心烦”。稿子写不出来、爱人有他的家庭、朋友绝交了。那之后,盛家灿才住进外公外婆家。盛澍并不了解当时盛家灿的想法,这时候,男人又变回了孩子。一个孩子,能懂什么?听大人安排就很好。一切都是为他好。刚到外祖父母家时,盛家灿不大愿意见生人,常一个人待着。这一点其实并非来自创伤,早在母亲那里时,他就被怀疑过是否患病。盛澍常常和爱人挤在同一张沙发上,她坐在他膝盖,像蛇一样纠缠着。极少数时候,他们拿趴在地上的孩子做话题,说他会不会有自闭症。“太安静了,不正常。”这是双亲对他的判词。结果是没有,大约只是早熟。盛家灿很早就学会查字典,接着就能读书了。没人管他的时候,他搬着凳子到窗台下,站到凳子上,透过窗户看外面的鸟。早上鸟格外吵闹,停在电线杆上,这是在妈妈家里少有的童趣回忆。外祖父母两个人都随和,在城里过过富贵生活,也到乡下参加过劳动改造,是一对乐观、积极、包容心很强的中老年人。他们给了外孙足够的关怀,曾期望他有朝一日能有一个孩子该有的样子,跑跑跳跳,说说笑笑。可始终没如愿。小时候的一天,盛家灿放学回家,还没打开铁门,就听到外公外婆在客厅里说话。那时房子都有两扇门,铁门镂空透风,白天里,里面的实门不常关上。屋里的人说话,外面能听得很清楚。外婆在说:“文静也好啊。这是他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他开开心心就得了。”性格与出身固然不是同一件事。但说起来,盛家灿唯一一次感受到被原谅,就是在外祖父母那里。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盛家灿有个平和的童年。外公外婆曾和盛家灿谈起往事。他们经历过时代变迁,甚至体会过战乱,所遭受的伤害种类繁多,有的来自身体,有的直击心灵。他们也丧失过尊严、人权、家庭,但他们存活下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七零大院恶婆婆  更在青山外  蜜流心  佞相夫人要守寡  我,榜眼,打钱  豪门小妻子:BOSS大人等等我/豪门小妻子:总裁大人抱紧我  潮起渔歌  第一领主  爱是故人来  末世来临,我靠文物打卡系统成神  强撩!  星际大佬她不讲武德/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  幸运大门  和熹传奇  年少不知宿敌好  纯阳圣体  谈什么纯爱  丑妃京华:宁负江山不负卿,番外  对照组在大杂院吃瓜  隔夜汽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