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沉寂。中书令薛氏,正是敏妃的父亲,率先开口道:“陛下励精图治,臣等钦佩。然而礼制乃国之根本,贸然更改,恐动摇朝廷威仪。”沈皇后的父亲尚书令沈氏附和道:“朝会礼仪沿用数百年,百官早已习惯,若骤然简化,恐怕会让人心生懈怠,甚至轻视朝廷规矩。”门下侍中郑氏更是皱眉道:“奏折表头概括,看似便捷,但各衙门事务繁杂,若强行统一格式,恐有疏漏,反而误事。”礼部尚书在这种程度的议事上,有些不敢说话,但低首垂眸间,也显然没有赞同的意味。江书鸿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御案。她知道,这些老臣并非故意阻挠,而是习惯了旧制,对新政本能地警惕。“诸位爱卿的顾虑,朕明白。”她缓缓道,“但天下之事,贵在变通。太宗皇帝当年也曾改革礼制,以适应时局。”“如今朕每日批阅数百份奏折,其中大半是‘恭请圣安’‘风调雨顺’之类的套话,军政要务反被拖延。这于治国何益?”她拿起一份奏折,翻开道:“这份北疆军镇传来的折子,开头三百字全是问安,直到最后才提到边境有异动。朕若稍有不慎,错过军情,代价谁来承担?”薛氏沉吟片刻,道:“陛下所言有理,但改革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沈氏也缓和了语气:“请安折子确实冗余,但若一概改为旬呈,恐怕有些紧急事务会被延误。”然而郑氏仍坚持:“奏折表头概括,恐难推行。各部事务不同,如何统一?”争论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推行新政,必然引起巨大的阻力,江书鸿早有预料。因此她并不指望一步到位。这些提案中,有些提出来就是为了讨价还价的。“既然诸位爱卿认为表头概括难以实施,那此事暂且搁置。”她环视众人:“但朝会礼仪的精简、请安折的减少,却是必要的。”几位大臣交换眼神,知道皇帝已经让步,若再反对,便是顽固不化。最终,沈氏代表众人躬身道:“臣等遵旨。”次日,圣旨下达:“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朝会议政,贵在实效,而奏章批阅,务求迅捷。今敕令:”“朝会礼仪删繁就简,保留初入、议事、退朝三节,余者从略;”“诸司请安、例行奏报,非紧急者,每旬末日汇呈,朕一并批答。”“各部呈递奏章,须先经堂官审阅,紧要者速呈,琐事勿滥。钦此。”诏令一出,朝野震动。年轻官员大多支持,认为早该改革;而守旧派则私下议论,担心朝廷威仪受损。有沉不住气的年轻官员已在偷偷议论:“大善!早该废了那些虚礼。”却被老学士瞪得缩回脖子。朝中不免有反对之声,然而此次改革,已然经相关的几位重臣表态,其门下亲信自然也得了消息。因此未引起上次般声量的反对,经历了一些波澜,仍是较为顺利地通过了。退朝后,沈大人和郑大人并肩走出宫门。“陛下锐意革新,不知是福是祸啊。”郑氏低声叹道。沈氏却捋须微笑:“陛下年轻,自有他的考量,吾等老臣尽力辅佐便是。”“且观后效吧。”几日后,养心殿御书房,仅仅刚到申时,奏折已下去大半。往常这个时候,她还在批复繁杂无用的请安折子。江书鸿的嘴角满意地扬了起来。她摊开那道亲自拟写的圣旨,那些“删减礼仪”“整顿奏折”的墨字像无数挣扎的蚯蚓,正竭力松动板结的土壤。她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点上烛火不久,江书鸿注意到今日敬事房的小太监没有来。原来已到了七月十五,今晚是按例去皇后宫里的日子。“摆驾吧。”此时江书鸿已少了初做皇帝时的小心翼翼,唯恐相熟的人看出她是个冒牌货。如今她甚至有些期待,沈皇后在萧景明面前,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作者有话说】不知道这些内容会不会显得有点无趣,但又是绕不开的部分,我们书鸿还有很多要改的朝政弊病,谁让她是一个比萧景明更优秀的皇帝呢!皇后◎她只见过她两次失态◎沈皇后是一位很称职的皇后。当年宠冠六宫的荣妃,常常告病不来请安,沈皇后总是应对得体。江书鸿刚侍寝的第二天请安,荣妃就没有到场。“荣妃素来体弱,近日倒春寒,本宫早嘱咐她好生将养。既身子不适,自当以安康为重,这些虚礼免了也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玄幻)这些人有病(np) 全员be后,世界融合了 枕上萌妻:大叔,不可以+番外 转生成奇美拉蚁又怎样! [咒回]从涉谷开始的战斗+番外 驻魔界贸易砖家+番外 请你马上成精 心跳狼人杀[恋综]+番外 老公不回家(1v1h先婚后爱) ABO但男鬼嫂子狠狠爱(弯掰直?/NP) 万人嫌又如何,九个渣男为她疯狂 狼王 全球侵袭 异端收容手册[无限] 龙女的赶海日常[星际]+番外 对于她是NPC一事,请闭嘴[无限] 年上攻略(np) 被爱神金屋藏娇后[希腊神话]+番外 被衣冠翘楚大哥看上 没办法,只能给反派当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