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话说得含蓄,好像根本不知道皇帝在揣测十五皇子此举是试探圣心,揣摩圣意。只道十五皇子是长情之人,他的求娶亦是积年心愿。毕竟,若是痴心妄念,那是动了皇家的体面;若是年少情长,反倒显得情深意重。皇帝听罢,怒气稍散,哼了一声,“少年心性,不知轻重!”听着像是责怪,语气却软了几分。杨知意便知道,皇帝心中疑虑,消了大半。*风平过去之后,萧景琰再次上奏,恳请娶林氏为侧妃。老皇帝虽仍面色不悦,却也未再发怒,只淡淡道,“既已过继义门,也算有个体面。你既执意如此,便随你。”十五皇子一下欢喜地不知怎样好,笑着叩谢皇恩,“儿臣多谢父皇!”*十五皇子与林青禾成婚的那日,府中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柳氏自始至终未踏出院门一步,只吩咐管事打点好仪节,不许有丝毫怠慢。喜乐声隔着几重屋宇传来,断断续续,如风中游丝。那一夜,她还是红了眼眶,对着镜中自己轻声问了一句,“他可曾,也为我这般执着过?”她自觉可笑,抬手拭了拭眼角,扯出一点笑来。笑中没了暖意,只余下浅浅一层疲惫。天将破晓,烛火已微。她走至窗前,看着东边渐起的光,轻声道,“罢了,他既欢喜,我也该欢喜。”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二十六)邵宁元年,秋。老皇帝驾崩已有数月,皇城笼罩在肃穆的国丧氛围中。新帝萧景琰在举国哀悼中登基,册封十五皇子妃柳氏为皇后,侧妃林氏为贵妃。宫中一切似乎都在沉静中过渡,等待着新时代的序幕真正拉开。对于杨知意而言,这是她在紫禁城中度过的法,姐姐如有出宫之意,朕必恩准。宫外天地广阔,姐姐之才,当不止于这四方城内。”杨知意心中多年的期盼终于化为现实。她深深叩首,“谢陛下体恤。臣女确有一愿,望能出宫,将所学染织之技,传于天下女子。”新帝颔首,“善,姐姐之宏愿,亦是利国利民之举。国丧期满后,姐姐便可自行安排。所需一应支持,内务府会全力配合。”*待国丧期满,已是次年暮春。杨知意终于卸下了从五品尚服的冠戴,换上了一身素雅的常服,走出了那扇隔绝了她十五年青春的宫门。她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虽然近年每月都能相见,但隔着宫规礼仪的短暂相聚,与朝夕相处的温情终究不同。她陪伴在父母身边,听母亲絮叨家常,帮父亲整理书卷,仿佛要将十五年的缺失,一点点弥补回来。不久,风尘仆仆的齐砚赶回了京城。他已不再是青涩少年,亦菲初出茅庐的官员。而立之年的他,眉宇间是行万里路的沉稳与洞达。两人相见,没有过多言语,只是彼此都笑了。他们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是在两家父母和姐姐一家的见证下,二人简单而郑重地行了合卺之礼,结为夫妇。只是,熟料,世事无常。*就在两人新婚燕尔,规划着未来蓝图之时,噩耗传来。安国公本就年迈,却仍好骑射,一次出猎时不慎坠马,摔断了腿,因救治不及时,并发热症,竟没多久便撒手人寰。安国公夫人眼见儿子终于成家,心中大石刚落地,又逢此丧夫之痛,悲伤过度,竟也一病不起,追随老国公而去。刚刚嫁入安国公府的杨知意,尚未来得及适应新身份,便又身着孝服,与齐砚一同操持丧事,开始漫长的守丧期。守丧期间,杨知意并未沉寂。她将多年心血倾注的《织染绣谱》进行了最后的修订。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各种染料的配方、染色技法、配色原理,更有大量她亲手绘制的、清晰易懂的插图,方便不识字的女子也能按图索骥。*守丧期满后,在邵宁帝的支持下,杨知意在京城觅址,正式开办了第一所“慈慧女学”。学堂门前高悬牌匾,上书宗旨,“慈心慧质,技以安身。”学堂广纳学员,不论出身高低贵贱,只要有心向学者,皆可入学。学堂不收分文学费,免费教学,并为家境贫寒或路途遥远的学员提供食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古代卖旗袍 失重八度CP 和权臣一夜共感后,我女儿身暴露 Alpha是用来钓的CP 随母改嫁后,我成整个家属院团宠 快穿之炮灰你当不当? 宿敌也会变成小狗吗 温柔豢养CP 兔兔后娘前面飞,狼王爹爹后面追 薄幸CP 手握空间,小夫妻勇闯六零 成心CP 带着手机在各个世界躺平【快穿】快穿 塞北江南+番外 夫郎他十项全能+番外 穿成兽世万人迷,反派大佬皆为裙下臣 年代炮灰,靠神豪系统科研强国 快穿:恶女她又美又撩巨会演,番外 美人无心情爱,少帅自我攻略/你都要嫁人了,本帅还克制什么,番外 禁锢地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