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王还在城中各个坊市设立了大锅,派人守在锅旁,用长棍不住搅动着,药香从锅中飘出,路过的行人都可分到一碗汤药,用完的碗就放在另一口烧着沸水的大锅里不停的煮着。
官差依旧每日都游走?在城内的每一条街,也?曾有人说:自己的邻居被抓走?了,下落不明。
不过小范围的口口相传,影响力终究有限,并没有掀起任何骚乱。
米庄的生意也?趋于平稳,抢购粮食的事情不再发生了,吴蔚不由得有些感慨这个时代的另一个好处。
这里没有网络,没有新闻和?短视频,消息传播的速度很慢,官府的告示可信度极高,虽然弊端不小,但在如此环境下,反倒立于官府的管理。
泰州之?外的地方,又是什么样呢?
城门关着,泰州的百姓们不知道,吴蔚和?柳翠微自然也?无从知晓。
……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被迁址到泰州和?清庐县交界处的,那些安置灾民的棚子里,几乎每日都有人被裹了白?布抬出来?,被丢到一个远离水源的下风口处的深坑里,浇上热油后点燃,烧尽之?后还会被盖上一层厚厚的石灰,尸骨无存。
没见死者家属站出来?提出异议,因为?他们也?都病着。
宜王和?从前一样,每天都会派人来?给灾民们送吃的,甚至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件冬衣,可是却没有药,一碗药都没有。
直到后来?,有些还算健康的灾民们,实在是受不了这炼狱般的生活,他们试图越过守卫,往泰州的方向?跑,他们想进城去,寻求一线生机。
可这一次,宜王显然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不仅防线驻扎的极长,沿途高地上还配备了大批弓箭手,擅闯泰州地界的人,没有一人能活着抵达泰州城门。
有些人死里逃生地跑回了棚子,告诉了其他人这个消息,渐渐地,再也?没有人往泰州的方向?跑了。
一些州府响应朝廷的号召,派人将治下的受灾百姓们接了回去,宜王还大方地给了这些愿意重返故乡的百姓,每户二两银子,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雷霆伴着玉露,恩威并施之?下,再没人对宜王府之?前的决定有半句怨言。
但棚子里还有许多百姓,这些人几乎都是清庐县的百姓。
清庐县地势低洼,洪水把整个清庐县变成了一汪大泽,连县衙都不知所踪了,谁来?接他们回家呢?就算有人来?接他们,清庐县也?已经是废墟了。
清庐县境内的水位比洪灾刚发生的时候降低了不少,但洪水褪去后露出的并不是干爽的地表,而是不知多深的乌黑淤泥,想在这样的地貌上建房子,难于登天。
靠近清庐县的清河县,倒是接了一批灾民走?,但是清河县自己也?是受灾县,纵然领了宜王府的补贴,接纳能力着实有限,况且寒冬将至……光把人接回去,却不能及时安置,那是会出人命的。
是以张成在谨慎考虑过后,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接纳了二百人,这些人有里一多半还是张家村的幸存者。
清庐知县张宽在洪水中丧了命,县衙也?在洪水里泡着呢,朝廷一直都没有点派新的知县来?,其余州府一见清庐县连个县太爷都拿不出来?,都不肯接纳这些灾民。
……
泰州的时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毗邻的州府按照宜王府出的对抗时疫的告示,严格执行,效果虽然不及泰州府,但也?逐渐控制住了时疫的蔓延。
一时间,无数赞美宜王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向?了京城。
宜王不仅支援了这些州府物?资,还拿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抗时疫的法子,这些州府的官员和?百姓无不对宜王感恩戴德,万民书,请愿信,纷纷出炉,由州府最高长官代为?提交给朝廷,恳请朝廷褒奖宜王的义举。
各地的百姓听说了这个消息,纷纷称赞宜王贤明,就连泰州本地的百姓也?说宜王颇具当?年老燕王的宽厚慈爱之?风,乃泰州之?福。
这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是宜王没有想到的。
寒冬来?临,宜王又接到了一封朝廷褒奖的圣旨,除了一些常规的赏赐外,同来?的还有一封丹书铁券,上有:国?之?柱石,四个烫金大字。
宜王贵为?一字藩王,已是封无可封,加无可加了,一封丹书铁劵,可免三次死罪。放眼整个梁朝,除了那些开?国?老臣的家中供奉着不知传了多少代的丹书铁券,朝廷已经上百年没有给朝臣赏赐过丹书铁券了。
宜王的风头,一时无两!
正好年关将至,宜王大手一挥开?了八处粥棚,以感皇恩浩荡。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黄金的魔力 [综原神]当不成艾尔登之王的我转行当提瓦特魔神 夭寿啦!排球成精啦! 活在乱世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行星巴士 分秒差 亚特兰蒂斯2:末日病毒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 科学之修身成神 汉朝大历史 唯一偏爱 社恐反派如何求生[无限] 沙漠 熊猫战纪 逐日神剑:雪亮军刀前传 毛毛 东莱太史慈 鬼武战神 一笑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