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是据祝缨的线人回报,西番这次也抢了不少东西,不算大败。
&esp;&esp;祝缨对刘遨道:“写个贺表吧。对了,为了表示庆贺,我决定给咱们幕府也添几个,你,先做祭酒,刘昆、刘衍就暂做个博士吧。”
&esp;&esp;刘遨心头一喜,又说:“我们在安南有事做,领了圆章就好。朝廷的方印,只怕要生出事端来。我们的父兄日后还要起复,怕要受牵累。”
&esp;&esp;祝缨道:“给你半天,再想一想。”
&esp;&esp;刘遨道:“我写。”
&esp;&esp;很快写完了,祝缨道:“再拟一文,告诉番将,已经议和了,让他老实点,不然等昆达回来了,我只与昆达赤交易。让他自己掂量着办。”
&esp;&esp;“是。”
&esp;&esp;次年春,安南与西番再次议和。祝缨下令让祝青君回来休养,把林风派过去坚守。
&esp;&esp;而发到朝廷的贺表,政事堂也给批了下来。刘遨讨了个巧,没写自己父祖三代,不然写个刘松年,什么就都不好说了。政事堂几位也背不出刘松年所有孙女、曾孙女的名字,祝缨所请的女官,他们都是闭着眼睛批的,以免她给大家找麻烦。
&esp;&esp;印绶到日,刘衍将自己的衣服放到了灵位前。
&esp;&esp;调动
&esp;&esp;祝缨对手下人一向大方,却也没有算到刘衍会把官服给姐姐先供一下,因此刘衍也只有自己的衣服穿,在姐姐的牌位前供了一供就得取下来穿到自己身上。
&esp;&esp;刘衍穿上了官服,对着一面大镜子左照右照,怎么也看不够,让丫鬟取了纸笔来,调了颜料,对镜自照画了一幅自己的初着官服像。
&esp;&esp;穿着官服的样子自不如翠围珠绕姣美,刘衍却十分的喜欢。未及题词,刘遨那里又便了丫鬟来叫她过去吃茶,刘衍往画像上看了看,微微一笑:“就来。”
&esp;&esp;刘遨的正房里,茶点已经备下了,三人的待遇在幕府都算是不错的,活计也是很重的。得到告身是件大事,姑姪才得到了难得的清闲时刻。
&esp;&esp;坐下以后,都是会心一笑。
&esp;&esp;三人都不算肥缺,但按照朝廷的标准也勉强都算“清贵”,也符合三人的出身。祝缨又额外对她们三人有所补贴,三人的生活颇为滋润。面上的奢侈比之以前自是不如,但那是整个家族的,落到个人头上不免受到种种限制,绝不如现在这般自在。
&esp;&esp;三人聚到一处,一是要筹划给祝缨送一桌酒席再宴请一下同僚,这个是她们在家时就耳濡目染了的,算是手到擒来。
&esp;&esp;第二件则是日后的规划。
&esp;&esp;刘遨想得深远些,将两个侄女叫了来,还是为了三人日后的“仕途”作打算。她们在家族之中,听的、见的,都是为丈夫、儿孙的仕途作规划,现在却要将这些学问都用在考虑自己的仕途上,遽变之下,三人都有点手忙脚乱,分析别人时说得头头是道,说自己时又有点迟疑了。
&esp;&esp;茶煮好、点心摆上。
&esp;&esp;刘遨先说:“节度副使就要归来,咱们也在安南领职,该想一想接下来要如何自处了。
&esp;&esp;如现这般可谓稳妥,安南制度草创,也需要我等出力。但是等一切初具雏形,便不是非我等不可。仗着现在的一点功劳、先祖的情面富贵终老却也没有意思,不过是依着祖辈的余荫做个清流名士罢了。
&esp;&esp;这些日子我看着,安南领兵也与朝廷一般严谨,也要练兵,也要从头做起,咱们比别人强的也只有读得懂兵书而已,并不敢说千百条性命系在自己身上就能建功立功。依我所见,反而是亲民官更合适些。
&esp;&esp;只是如何行事,咱们还需要再参酌参酌。现安南已有节度副使,一个地方,既有主政,又有储贰,便是个难题。这也是咱们要细细思量的。”
&esp;&esp;刘昆道:“听说副使比我们年长也不多,这样的年轻就有这样的年纪,想必是有真本领在的。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副使有什么想法,也不能都当作是节帅的命令。咱们因太翁遗命来投,还是要看节帅的意思。”
&esp;&esp;刘遨点一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位副帅一直不在幕府,战功卓著,庶务上不曾听闻有过人之处。即便长于征伐,立国之本还在农桑。哪怕是强敌环伺,也须有兵有粮才能支持得住。不过,既然节帅看重她,必有缘故。”
&esp;&esp;刘衍道:“何必现在就猜测她是何等样人?等人来了,见了,自有定论。”
&esp;&esp;三人在家时也曾指点江山,但都知道是不可能实践的,怎么胡说八道都不以为意。现在真的有可能影响到安南,说话又都小心了起来,既不肯轻易对祝青君作评价,也不敢轻易大言“劝说节帅”。
&esp;&esp;在此之下,刘遨又问:“你们接下来有何打算?”
&esp;&esp;刘昆道:“恐怕不由我们作主吧?”
&esp;&esp;刘衍也赞同堂姐的意见:“我们比幕府诸人强在家学渊源,效用在此。安南草创,是要扬长避短的,咱们长于什么,就让看咱们做什么才是正理。便是我等想要治世安民,也比别人更长于著书讲课,治世安民也是要托于旁人的,奈何奈何!便是问我,我也觉得让我们修订典籍比让我们去治理地方要方便。”
&esp;&esp;可是她们都知道,能够主持修订典籍虽是意外之喜,但是真正的能够践行君子、济世安民也是她们的愿望。
&esp;&esp;只是又不太甘心。
&esp;&esp;刘昆喃喃地道:“皓首穷经,单说学问,一辈子也做不完的。”
&esp;&esp;刘遨低头想了一下,道:“正因如此,我才要问你们,若有机会呢?据我所见,许多事情未必是不行的。节帅御下虽严,然于军国大事之外,待晚辈颇为照看,仿佛是在养弟子一般。现在虽然是因职称为节帅,别忘了,她还是丞相!朝廷丞相,从来知道调配百官,中枢任职者也会外任地方。
&esp;&esp;安南的形势咱们也看在眼里,也不算稳固,更不能说让她放心。只要咱们自己不是不思进取,节帅断不至于荣养闲人。
&esp;&esp;若有机会,你们愿不愿意试一试,看看自己成不成,设若有了政绩,也能为节帅分忧?如若不成,也好死心塌地回来扬长避短。”
&esp;&esp;两个侄女都说好。
&esp;&esp;刘遨道:“我在节帅身边,发现安南还是缺人才,地方上尤其缺。幕府修订制度,咱们三个未必都能成行,哪怕有一个能到地方上去也是好的。无论是谁,其他两个都得帮她。留下的人,也要做好自己的职务,不能敷衍。咱们家的人,做一样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esp;&esp;“好!”
&esp;&esp;刘遨又说:“安南地方,较幕府必然辛苦,阿翁说过,不经地方难堪大任!既有济世之心,就要踏实做事。岂能以在幕府养尊处优为满足,只要做个泥菩萨?”
&esp;&esp;刘昆道:“副使那里呢?”
&esp;&esp;刘衍道:“即便是分到副使属下,也要明白依然是以节帅为本。”
&esp;&esp;三人都是刘氏家学,很快达成了共识:这与皇帝给东宫分官员是一样的,甭管太子好不好,你的上司是皇帝。
&esp;&esp;至于接下来的站队,那是后话了,对比藩王,你肯定是向着太子。两宫之争,再议。不过姑姪三人是奔着祝缨来的,更偏向谁也是不用说的。
&esp;&esp;三人议定,刘昆往后一仰:“这做官,也是够劳心劳力、耗神耗时的。”
&esp;&esp;刘衍懒洋洋地看了她一眼,刘遨问道:“要不就不做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刚成鸿蒙至尊,就被榜单曝光了! 神明不爱你我来爱你 怪物实验室 莫海谢雨桐李欣雨 茫茫白昼漫游 神医狂婿 再当一名高中生 张狂夏思萱 离婚后,团宠妈咪一胎三宝 老梁投资记 无人监视 全网黑豪门后妈爆红了 病美人总想掰弯我 万古至尊 人生模拟:开局剑斩鸿钧 柯式侦探界的克星 农场来了个绝色美人[七零] 带球跑之帝国大佬宠上天 咸鱼系统带我躺赢[快穿] 娇妻出逃后,聂少火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