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心疼女儿,时不时偷偷去看望李纨。她听说了有人来提亲的事,觉得女儿再嫁后有个依靠,总比孤苦伶仃一人过日子要好。
李纨心里有些顾虑,一时拿不定主意,想听听几个小姑子的意见。
贾兰争气,她手头有些积蓄,生活过得还算安稳。她守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不一定要再嫁。
何况经过贾家一事,李纨明白花无百日红。倘若再嫁的夫家日后出了事,自己又失去了节妇的招牌,还可能牵连贾兰的前途,岂不是得不偿失?
然而,一个人过日子确实不易。手里的嫁妆和贾母临终时补贴的一点银钱早晚会用完,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贾兰渐渐长大,将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光靠寡母手里的这点棺材本,怕是支撑不了他的前程。自己再嫁好歹吃穿都花夫家的,手里的私房可以补贴儿子。
黛玉心下明白李纨的顾虑,人没有前后眼,谁也不敢保证这次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女子立身不易,一步走错便可能万劫不复,所以李纨不得不慎之又慎。
黛玉轻声问道:“求亲的人是哪家的?”
宝钗答道:“那人姓甄,今年四十有六了,久居京师,祖籍却是金陵甄家,和贾家是老亲。”
黛玉点点头,心中了然。她记得贾母曾提过甄家,早年两家同居金陵,还曾联姻,只是贾家搬到京城后,来往日渐稀少。
宝钗说道:“甄老爷去年中了举人,年初参加会试,名落孙山。不打算继续考了,递了名帖到吏部谋了个差事,被外放交州任税课司大使。他原配早逝,想在外放前续上一房,一起赴任。”
黛玉听完,心中不免替李纨细细思量。
甄家和贾府相交匪浅,二人知根知底。甄老爷能在京中读书,一直熬到四十多岁中举,足见家底丰厚,而且李纨嫁过去就是敕命,日子肯定比现在体面。
只是甄老爷年纪比李纨大了许多,年岁上不够般配。再加上他不久便要离京,去的是穷乡僻壤。贾兰若是随行,到了当地恐怕难以寻到好的教书先生,难怪李纨犹豫。
黛玉叹道:“珠大嫂子守了这么多年,确实不容易。若真能嫁人,倒也不错,但她还有个兰儿,难免要多为孩子考虑。”
宝钗接话道:“谁说不是呢,甄老爷要是一直在京里,倒是桩好姻缘了。”
黛玉能想到的,宝钗自然也能想到。在她看来,年纪大些不是什么问题。就算是年岁相仿的夫妻,能白头到老的又有几人?当年贾珠不也早早去了,撇下李纨独自支撑。
宝钗沉思片刻,缓缓道:“珠大嫂子不仅是兰儿的母亲,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兰儿年纪不小了,有我们几个姑姑照顾着,留在京里读书就是了。”
甄老爷的条件虽谈不上特别出众,但李纨打算再嫁,错过这次,以后未必能遇到这么合适的了。
无论二人如何权衡,都觉得李纨有点病急乱投医了。作为小姑子,她们实在难以替李纨做出这么重要的决定。
她们不是神仙,能掐会算,如何预知李纨再嫁后的好歹。这条路,终究要李纨自己去走。她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为她默默祈祷,盼着李纨与贾兰今后能平安顺遂——
感谢在2024-08-1411:17:35~2024-08-1517:30: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比姆黑耳朵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卷卷标引自红楼《尤三姐》
注1:摘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尊师重道
第107章番外
======================
聊完李纨的事,黛玉忽然转问:“宝姐姐怎么突然想把老家的藏书运到京城了,莫不是你也有了什么打算?”
宝钗见黛玉已经猜出了几分,便微笑道:“既然你都看出来了,我也不瞒你了。去年琴妹妹来京时,讲了她在海外游历的见闻,我听后十分向往,动了出去走走的念头。”
宝钗提到的琴妹妹,是她本家堂妹薛宝琴,去年底来到京城,众姐妹都见过此人。
黛玉知道宝钗亦是胸怀大志,如今得知外面的世界广阔多彩,自然不愿再局限在这方天地。只是二人相伴多年,如今突然听到宝钗有意远行,心中难免生出几分不舍。
她忍不住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宝钗轻声道:“总要等藏书阁建好了再走。”
黛玉闻言,心中略安,轻轻舒了一口气,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
宝钗看了她一眼,略带试探地说道:“你不如和我一起去吧,我听说有个西凉女国,国中都是女子,女子还可以为官做宰。”
黛玉也曾听宝琴提起过西凉,宝琴当年乘坐的船在海上迷路,不知怎的漂到了一个神秘的小国,名为西凉,国中只有女子。宝琴不知此国方位,后来再想回去寻找,始终未能如愿。
宝钗的愿望是找到西凉,若能找到便留在那里生活,若找不到,则周游列国,见识各地风土人情,将外国的奇珍异货贩回卫朝,亦算不枉此生。
黛玉毫不迟疑地摇头道:“不了,我留下来,这里的孩子们离不开我。”
宝钗见黛玉早已心意坚定,便不再劝,笑着说道:“林老师忠心不渝,果然令人敬佩。”
一个月后,探春和湘云来到了宁海附近一个名叫青阳的小村庄。村子不大,只有不到百户人家。村中的男人几乎全都被征去当兵,只剩下二三百名妇人留守。
如今的村长是个女子,名叫静娘。周边的村庄同样遭受浪人的侵扰,家中男人被屠杀殆尽,幸存的妇女纷纷逃亡至此,加起来约有六七百人。
真真国的残兵败将无法返乡,只能在卫朝流窜,时常袭击村庄。这些妇人虽然不通兵法,但她们背负血海深仇,拿起锄头和铁锹当作武器,竟奇迹般击退了一批浪人。
探春和湘云没有实战经验,但胜在饱读诗书,对兵法略知一二。二人在青阳村内巡视一番,便意识到村子的当务之急是修筑防御工事。
兵法有云,高垒深沟(注1)。
探春指挥村民们在村子四周挖出战壕,挖出的泥土堆成了高墙,村口则用木栅栏封堵,栅栏上缠满荆条。
探春又与村民在栅栏前挖了两个深坑,坑内插满尖头木棍,上面盖上茅草,再铺上一层薄薄的沙土,肉眼难以察觉。
这些防御工事布置得虽然简陋,不及城墙坚固,但对一个小村庄来说已足够应对一时之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豪门废物刷爆哥哥好感度后 深陷天龙人的包围圈 咖啡店的丧礼 老攻,哭大声点[无限] 逆爱 我靠预知犯罪系统成为金牌导演 徒弟怎么成了龙傲天?!! 图灵情人 我的男友是咒言师超酷耶 外室在逃 雨季的来访者 我们全家都是疯批美人 在恋综逆袭成甜文女主 炮灰,但万人迷[快穿] 寡夫的秘密 致命吸引[废土] 圣父他被迫喂养死敌gb 越爱越寂寞 烟花灿漫的日子 如果能够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