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驯服的合法性仍在百姓骨血里蛰伏,如同淮河底淤积的腐泥,只待下一个权力轮回的春汛,便会再度翻涌。
而她,要做的,是掘开这淤塞的河床,引新水入旧渠。
——战后第七日——
芒种于宋州设“明理堂”。
她命人将刘展旧府的藏书楼改为讲学之所,不设门槛,不论出身,凡愿听者,皆可入内。
她亲自主讲第一课,题为《民本非奴:论天下之主》。
她以白话讲经,引《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又借《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将“天命”从帝王手中夺回,交还于万民。
她推行“三立”之策:
一立“乡议”——每乡设议亭,百姓可书谏言于竹简,每月由地方推举代表赴州城陈情,官府须当面回应。
二立“女塾”——专收贫家女子,授以识字、算术、农桑之法,更教她们读史明志。她亲撰《女子当自强》篇,刻于石碑,立于各乡:“女子非附庸,亦可执笔、执犁、执政。”
三立“信碑”——于城门口立巨碑,上书“官为民仆,非民为官奴”,并刻下战时百姓死难名录,铭曰:“此城之存,非因将帅之勇,实赖万民之脊梁。”
她更命人将战时百姓互助的义举编为《义民录》,以木版印刷,分发各州。
其中记载:某村妇背伤兵百里求医,某老农捐尽存粮以济军士,某童子冒死传信……
她要让世人知道——英雄不在史册,而在人间烟火之中。
她改革“告示”制度。
旧时官府文书,皆用骈文,百姓难懂。
芒种下令,所有政令必须以白话书写,字大如拳,张贴于城门、集市、渡口,并由“宣令吏”每日高声诵读,确保老幼皆明其意。
她着手编纂《新江淮志》。
此志不录王侯将相之功,专记农夫、织女、船工、医者之名。
她亲定体例:“凡为江淮生民出力者,皆入列传。”
她要让后人知道——历史,是万民写就的,不是由胜利者独撰的。
她与张巡密谈三夜,终说服其支持“兵归于国,权归于民”之议。
她提出:“兵不可私有,将不可专权。军需由民议拨付,战事由公议决断。”
张巡初时震惊,然见她眼中无权欲,唯有苍生,终叹曰:“我一生征战,原为护民,今方知,护民者,不在刀兵,而在制度。”
风起,旌旗猎猎。
而她,已准备好,做那执火把的人。
她知道,拆毁旧的权力机器,只是开始;
真正的变革,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敢抬头看天,都敢说——这天下,也有我的一份。
——?????……
——长安城、议事殿内、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医品厨娘食运当头+番外 血太阳 我只是个炮灰,你们别过来啊 瑕疵品 女孩子的胸部是机甲操控杆 冤枉啊,龙蛋真不是我下的 糟糕! 左右为男+番外 失效安全词 骤雨间 我们终将死于太阳+番外 再世启动仙香路+番外 考公失败去快穿,诸位请看我发癫 万人迷竟然是恶毒女配!【快穿】快穿 他们的心声是否哪里不对 高冷人设崩塌后我在线爆红了! 苦涩的爱 不归 人妻情欲日记之苏碧儿的慰安旅行 在男团成功出道后+番外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