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泽畔的防汛课
云梦泽的五月,总裹着化不开的湿气。天还没亮透,赵叔就扛着铁锹上了河堤,鞋底子踩过沾露的茅草,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印子。他今年五十六了,鬓角的白霜比去年又多了些,可爬河堤的速度没减,眼尖得很——刚走到东河段,就蹲下来扒开一处草丛,指腹蹭过河堤的泥土,眉头皱了皱:“阿武,把那边的草绳和黄泥拿来,这儿有个小裂子,得赶紧补上。”
跟在后面的巡守队员阿武应了声,麻利地递过工具。这阿武二十出头,是去年刚加入巡守队的,最服赵叔——去年汛期,云梦泽水位涨得快,东河段突然出现管涌,是赵叔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摸准管涌口的位置,指挥大家用沙袋层层封堵,硬是把险情压了下去。“叔,这裂子看着不大,用得着这么急吗?”阿武一边帮着缠草绳,一边问。
赵叔把黄泥往裂缝里填,压实了才开口:“你小子记着,河堤上的缝,就跟人身上的口子似的,越小越好多,等它裂大了,洪水一冲就完了。”他抬头望了望远处的云梦泽,雾气正慢慢散开,水面泛着淡金色的光,“再过俩月就入汛了,咱这河堤,得跟盯紧自家娃似的,一点都不能松。”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阿武直起腰,手搭在额前望了望:“叔,好像是城里来的人?还带着不少行李。”
赵叔也站了起来,眯着眼瞅了片刻。只见一队人马顺着河堤小路过来,领头的是个穿着皂色官服的汉子,面容黝黑,眉宇间带着几分焦虑,身后跟着四五个随从,有的背着书箱,有的扛着工具,一看就是远道而来。等那队人走近了,领头的汉子先拱了拱手,声音带着些急促:“敢问这位是楚地河堤巡守的赵叔?在下燕郡都尉李平,特地带人来向楚地请教防汛的法子。”
赵叔连忙放下铁锹,回了礼:“李都尉客气了,叫我老赵就行。你们从燕郡来?路途不近啊,快到堤边的棚子歇脚,喝碗热茶。”
李平却没动,目光落在河堤上——他刚一路走来,见这云梦泽的河堤虽不算特别高,却修得规整,每间隔五十步就有一个标记桩,桩上写着“东河段-距水面三尺”,草丛里还埋着半截竹筒,竹筒口缠着纱布。“老赵,不瞒你说,我们燕郡这几年遭了好几回汛灾了。”李平叹了口气,声音沉了些,“去年夏天,易水涨水,河堤塌了一段,淹了十几个村子,百姓的房子、地里的庄稼全泡了汤。我们也想了不少法子,可要么不管用,要么撑不了多久。前阵子听咸阳来的官差说,楚地这几年汛期都稳得很,就赶紧带着人赶来了,想多学些真东西。”
赵叔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都是靠河吃饭的地方,谁没受过洪水的苦?他拍了拍李平的肩膀:“李都尉,你放心,咱楚地的防汛法子,不怕教,就怕你们学不完。先歇脚,我这就去叫人把木闸板的样品抬来,再给你们拿防汛记录册,咱一边看一边说。”
那堤边的棚子是巡守队的临时住处,里面摆着两张木桌、几条长凳,墙角堆着防汛用的麻绳和沙袋。阿武烧了壶热茶,倒在粗瓷碗里,热气腾腾的。李平的随从里,有个二十来岁的文书,叫周明,抱着个账本似的本子,刚坐下就掏出笔,等着记录。李平喝了口茶,缓了缓气,就急着问:“老赵,我刚才在河堤上见着那些木闸板了,看着比我们燕郡用的厚实,这闸板的尺寸是咋定的?”
“问得好!”赵叔来了精神,从墙角拖过一块半人高的木闸板——这闸板是用枫木做的,边缘打磨得光滑,中间还嵌着两根铁条。“咱这木闸板,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看,”他指着闸板上的刻痕,“这是东河段的,东河段水流急,闸板就厚三寸,还加了铁条加固;西河段水流缓,闸板就薄两寸,省材料还好用。”他顿了顿,又说,“关键是安装的位置,得选在河堤的‘腰眼’上——就是往年容易积水、或者出过管涌的地方,提前把闸槽挖好,汛期一到,几个人合力就能把闸板装上,挡住洪水倒灌。”
周明在本子上飞快地画着,还不忘问:“赵叔,要是洪水太大,把闸板冲歪了咋办?”
“那就得靠演练!”赵叔笑着说,“每年入汛前一个月,咱都要搞防汛演练,全村的人都来帮忙——年轻的扛沙袋、装闸板,年老的烧开水、送干粮,连学堂的娃都知道,听到铜锣响,就去村口的晒谷场集合,帮着递绳子。”他指了指棚子外的一根铜锣,“去年演练,模拟西河段闸板被冲歪,阿武他们几个,三分钟就把备用闸板换上了,比真出事的时候快多了。”
阿武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还不是叔教得好,知道咱得提前把备用闸板放在离闸槽最近的地方,省得跑冤枉路。”
李平听得认真,手里的茶杯都凉了也没顾上喝:“老赵,你们这‘全民防汛’的法子,我们燕郡真得学学。我们那儿去年防汛,就靠官差和兵丁,百姓都躲在家里,有的还等着官府来救,耽误了不少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百姓不是不愿帮,是没让他们知道,这河堤跟他们的日子是绑在一块儿的。”赵叔说,“咱楚地每村都有个‘河堤会’,每年开春,我就去各村讲防汛,给他们看往年洪水淹村的样子,再告诉他们,加固河堤能保自家的房子、地里的庄稼,他们就愿意来了。你看,去年东河段加固,隔壁张村的老少爷们,扛着自家的门板来当临时闸板,比咱官差还积极。”
正说着,秦斩带着两个随从来了。他刚从寿春城里回来,听说燕郡的官差来了,就赶紧往河堤赶。“李都尉,一路辛苦。”秦斩拱了拱手,“楚地的防汛法子,都是老赵和百姓们摸索出来的,可能不如咸阳的章法规整,但都是管用的实在招。”他回头对随从说,“把那本防汛记录册拿来,给李都尉。”
随从递过来一个蓝布封皮的本子,封面写着“云梦泽河堤防汛记录——楚地东河段”,翻开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字,还有不少手绘的图纸。“这里面记了楚地十年的防汛情况。”秦斩说,“每年的汛期起止时间、不同河段的水位峰值、每次险情的处理方案,还有老赵手写的批注,比如哪段河堤每年都要补,哪块闸板该换了,你们都能参考。”
李平接过本子,手指轻轻拂过页面——上面的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想必是紧急的时候随手记的。翻到去年汛期那一页,上面写着:“五月廿三,东河段水位超警戒三尺,出现管涌,用三层沙袋封堵,耗时一个时辰。反思:该河段沙土松软,明年需提前在两侧埋入石笼,增强河堤强度。”旁边还有赵叔画的石笼示意图,标注着“石笼直径一尺,用粗铁丝捆扎,内填鹅卵石”。
“这……这也太详细了。”李平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抬头看着秦斩和赵叔,“我们燕郡要是早有这样的记录,去年也不会慌了手脚。有了这个,我们燕郡的河堤,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了。”
周明也凑过来看,指着一页图纸问:“秦大人,这上面画的‘水位预警桩’,是咋用的?”
秦斩指着河堤不远处的一根木桩:“你看,那就是预警桩。桩上刻着红、黄、蓝三道线,蓝线是正常水位,黄线是警戒水位,红线是危险水位。每天早上,巡守队的人都会来测水位,要是到了黄线,就敲铜锣通知百姓准备;到了红线,就吹号角,组织百姓转移。简单好记,百姓一看就懂。”
李平顺着秦斩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那木桩立在水边,三道线清晰可见,桩子上还贴着一张纸,写着“水位观测记录:五月初五,水位距蓝线二寸”。“这个好!我们燕郡的河堤也得立上这样的桩子,让百姓自己也能看着水位。”他转头对周明说,“小周,把这个记下来,回去就安排人做。”
周明赶紧在本子上画了个预警桩,还特意标上了三道线的颜色。
赵叔看天色不早了,提议道:“李都尉,要不咱先去西河段看看?那边昨天刚装了新的木闸板,正好让你们看看安装的过程。”
李平连忙点头:“好!好!我们正想看看实操。”
一行人往西河段走,刚走了没多远,天就变了脸——刚才还好好的天,突然阴了下来,风也刮得急了,吹得河堤上的茅草沙沙响。阿武抬头看了看天,皱着眉说:“叔,怕是要下暴雨了,这天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午夜围炉茶话会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快把这王位拿走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兽世生存与爱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天道无私情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