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秦之我是杀手 > 第1233集 乡村医点的覆盖(第1页)

第1233集 乡村医点的覆盖(第1页)

楚地医声:石洼村的铜铃

一、云梦深处的路:暮春的雨,把云梦泽深处的山路泡得像块发糟的麻布。素问扶着背上的药箱,鞋尖陷进泥里,每拔一步都带着“咕叽”的声响。她抬头望了望前方,云雾裹着的山坳里,隐约能看见几座石屋——那是楚地最后一个没设医点的村子,石洼村。

“先生,歇会儿吧?”身后的医工小柳喘着气,手里的木架上绑着半扇门板,那是给医点准备的诊床面板。木架早被雨水打湿,在她肩上压出一道深痕。旁边的阿禾更狼狈,怀里抱着的防疫香囊布包沾了泥,却死死护着,生怕里面的艾草和苍术受潮。

“再走三里就到了。”素问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有些哑。她想起三天前在寿春医署整理的卷宗:石洼村离最近的乡医点有六十里,去年冬天,村里的王阿婆因为腿疼走不动路,没能及时瞧病,最后整条腿都肿得下不了床;还有个叫小石头的娃,发了三天高热,他爹背着他翻山,走到半路孩子就烧得抽了过去,幸好遇上巡守队员送了退烧药,才捡回一条命。

“要是医点早建起来,这些事就不会发生了。”阿禾小声说,她把布包往怀里又紧了紧,“我娘以前也说,山里人生病,就是跟阎王爷赌路近不近。”

雨渐渐小了,山路上忽然传来一阵铃铛声。抬头一看,是石洼村的老支书,正牵着一头老黄牛走来,牛背上驮着两个竹筐,里面装着干柴和陶碗。“可把你们盼来了!”老支书老远就喊,声音里带着颤,“我每天都在山口等,就怕你们被雨堵在路上。”

老支书姓石,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住雨珠。他伸手接过小柳手里的木架,往牛背上一搭:“这山路难走,亏得你们还带这么多东西。村里的人都在晒谷场等着呢,我让婆娘烧了姜汤,到了先暖和暖和。”

跟着老支书往村里走,路边的石屋大多矮矮的,墙是用黄泥糊的,屋顶盖着茅草。有村民从屋里探出头,眼神里满是好奇,还有些怯生生的——他们这辈子没见过穿医署制服的人,只听说过“城里来的大夫”,却从没敢想能住进村里。

“以前有游医来过,”老支书边走边说,“卖些五颜六色的药丸,吃了不管用还贵。后来就没人信外头来的大夫了。”他顿了顿,回头看了眼素问,“不过秦都尉说你们是真心来帮咱的,我信秦都尉,也信你们。”

二、晒谷场的信任

石洼村的晒谷场在村子中央,旁边有棵老樟树,树干要两个人合抱才能围住。此刻,樟树下挤满了村民,有坐着小板凳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几个半大的娃子,躲在大人身后,偷偷打量素问一行人。

老支书把牛拴在樟树下,拍了拍手:“大伙静一静!这是郡里医署的素问先生,还有她带的医工,来给咱村建医点的!以后咱看病,再也不用跑几十里路了!”

人群里静了片刻,随后有人小声议论:“真能在村里看病?”“要不要钱啊?”“上次游医卖的药丸,我家汉子吃了更疼了。”

素问往前走了一步,把药箱放在石桌上打开,里面整齐地摆着晒干的草药:枇杷叶、桂枝、甘草,还有用陶罐装着的药丸。“乡亲们,医点是朝廷办的,看病抓药不收钱。”她拿起一片枇杷叶,“这是治咳嗽的,咱山里到处都是,以后我教大伙认,自己采了也能煮水喝。”

人群里还是有些犹豫,直到角落里传来一声哭腔:“先生,你能看看我家石头吗?他烧了两天了,脸都红了!”

说话的是小石头的娘,她抱着孩子挤过来,孩子的脸烧得通红,嘴唇干得起皮,呼吸也有些急促。素问立刻让阿禾拿来温水,用棉布蘸着擦孩子的额头,又从药箱里取出一小包柴胡和黄芩,对小石头娘说:“这药煮水,半个时辰喝一次,喝三次就能退烧。”

她又摸了摸孩子的手心,眉头微蹙:“孩子有点积食,退烧后再煮点山楂水喝。”说着,从阿禾怀里的布包里拿出一个防疫香囊,“这个挂在孩子身上,能防风寒。”

小石头娘接过草药和香囊,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去年孩子发烧,我跟他爹背着他走了一夜,差点没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真是谢谢先生了!”

这一幕让村民们的态度变了。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过来,指着自己的腿:“先生,我这腿一到雨天就疼,能治不?”还有个妇人抱着一只鸡,不好意思地说:“先生,我没别的,这鸡给你们补补身子,你们别嫌少。”

素问笑着把鸡推回去:“大娘,我们有朝廷发的粮,您留着自己吃。您要是身子不舒服,随时来医点找我。”她转头对阿禾说:“把香囊分一分,跟大伙说说怎么用,还有饭前洗手、晒衣服的讲究。”

阿禾立刻来了精神,把香囊分给村民,还蹲下来跟孩子说:“饭前要洗手,就像这样搓泡泡,能把虫子(细菌)冲走,就不容易肚子疼啦!”她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洗手的步骤,孩子们围着看,笑得咯咯响。晒谷场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得像过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医点的铜铃

医点选在村子东头的一间旧屋,是老支书主动腾出来的,以前是村里的粮仓,虽然小,却很干燥。村民们听说要修医点,都主动来帮忙:年轻的小伙子帮着拆旧墙、糊新泥;妇人们拿来家里的布,给诊床做褥子;老人则带着医工们去山里找草药,说“这山里的药比城里的还管用”。

素问和小柳忙着整理药柜。药柜是从寿春运过来的,分了三十多个格子,每个格子上都要贴标签。素问仔细地写着草药的名字:“这是治风湿的独活,采自后山的石壁下;这是治外伤的蒲公英,溪边到处都是;还有这个,是阿婆们说的‘止血草’,其实是茜草,煮水喝能止血。”

小柳一边贴标签,一边记:“先生,咱们以后是不是可以教村民自己种草药?这样药就够了。”

“嗯,我已经跟老支书说了,打算在医点后面开块地,种些常用的草药。”素问笑着说,“还要教村里的年轻人认药、煮药,以后我走了,他们也能帮大伙看病。”

阿禾则忙着给医点挂铜铃。铜铃是秦斩让人送来的,说是“让村民远远听见铃声,就知道医点有人”。阿禾踩着凳子,把铜铃挂在木门上,风吹过,铜铃“叮铃叮铃”响,清脆得能传到村西头。

“以后有人来看病,一推门,铃就响了,咱们就知道来病人啦!”阿禾跳下来,拍了拍手,满意地看着铜铃。

医点建成的那天,村里放了鞭炮,是村民们凑钱买的。老支书亲自把“石洼村医点”的木牌挂在门上,激动地说:“以后咱石洼村的人,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了!这医点,就是咱村的救命屋!”

当天下午,就有村民来医点看病。第一个来的是张阿婆,她的腿疼了好几年,以前只能靠贴草药缓解。素问给她诊了脉,又看了看腿,说:“阿婆,您这是风湿,我给您开副药,煮水熏腿,再配个药膏,坚持用一个月,就能好很多。”

张阿婆拿着药,眼眶红红的:“先生,我以前去乡医点,要走三个时辰,现在出门拐个弯就到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快把这王位拿走  兽世生存与爱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天道无私情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午夜围炉茶话会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