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太阳刚爬过墙头,百工坊的晒谷场上就铺开了金黄。公孙矩蹲在谷堆旁,手里捻着把混在一起的粮食——秦国的粟子圆滚滚,赵国的黍米黄澄澄,楚国的稻子亮晶晶,混在竹簸箕里,被风一吹,竟自然分成了均匀的小堆,像特意摆好的阵仗。
“师父,‘混味铺’的李掌柜派人来催了,说杂合粮快用完了。”阿柴扛着个大麻袋过来,袋子上印着禾纹,是“合欢布庄”新做的,“他说昨儿个有群游学的学子,吃了杂合饭直念叨,说比自家娘做的还香。”
公孙矩把粮食往袋里装,指尖沾着的谷糠落在“华夏”剑上。剑就靠在谷堆边,剑鞘上的“续”字纹旁,不知何时多了道细碎的“粒纹”,像撒了把小米。
“让李掌柜再等等,”他拍了拍麻袋,“这新收的粮得晒足三日,掺上列国的陈粮才够味——去年剩下的齐国麦子、燕国高粱、韩国豆子,都在仓里等着呢。”
说话间,王二愣子推着独轮车来了,车斗里装着个新做的木斛,斛壁上用不同的粮食拼出禾纹。“俺媳妇说,用这斛量杂合粮,准能多出二升,”他把木斛往谷堆上倒,“娃今早起得早,非要抓把新粮给剑当见面礼。”
车斗角落里,娃正攥着把混粮咯咯笑,小手往剑鞘上撒,谷粒落在“粒纹”里,竟正好填满了纹路的空隙。
一、粮仓里的门道
粮仓的门一打开,混着陈粮的香气就漫了出来。三十七个陶缸在墙角排得整整齐齐,每个缸上贴着列国的标签,秦国缸里的粟子发着油光,鲁国缸里的麦子带着麦香,楚国缸里的稻子泛着清白。
“这粮跟人一样,得混着住才亲。”公孙矩打开相邻的两个缸,秦国的粟子和赵国的黍米在缸底慢慢渗在一起,“去年把齐国的豆子和燕国的高粱放对门,今年一打开,竟自己串了缸。”
阿柴拿着木铲翻动粮食,突然指着缸底:“师父,这粮堆的纹路跟剑上的粒纹对上了!”
众人探头去看,果然见不同的粮食在缸底画出圈状纹路,秦国的粟子圈里裹着赵国的黍米,楚国的稻子绕着齐国的麦子,像把列国的粮都编在了一起。
“昨儿个有个楚国农夫来换粮,”公孙矩往麻袋里装粮,“他说把秦国的粟子和自家的稻子混种,穗子比单种的沉半两。”
王二愣子抱着娃凑过来,娃伸手去抓粮,小手在不同的缸里捞来捞去,把秦国的粟子和楚国的稻子攥成个小团。“这娃手壮,”王二愣子要去掰娃的手,却被公孙矩拦住,“你看这粮团,多像剑上的‘禾’字。”
众人看去,那攥紧的粮团真的显出个模糊的“禾”字轮廓,落在地上的粮粒,正好补全了剑鞘上没长完的纹路。
二、石磨上的讲究
磨房里的石磨转得正欢,秦国的粟子和鲁国的麦子在磨盘里慢慢化成粉,白色的粉雾飘起来,在阳光里画出细小的弧线,像无数条看不见的线。
“这磨盘得用列国的石头拼才好用,”李掌柜踩着磨盘杆,额头上的汗滴在磨盘缝里,“盘底是秦国的青石,磨齿用的赵国砂岩,磨出来的粉又细又匀。”
公孙矩往磨眼里添粮,秦国的糜子和楚国的稻米顺着漏斗滚下去,出来的粉在布兜里结成小块,掰开来,能看见深浅不同的层次,像千层饼。
“您尝尝这生面粉,”李掌柜抓起把粉递过来,“秦国的糜子带着点甜,楚国的稻米有点清,混在一起竟有股奶香。”
货郎背着布包路过磨房,见里面热闹,掀帘进来:“俺从西边带了些青稞,能掺进杂合面不?”
他把青稞倒进磨眼,青稞粒滚进秦国的粟子里,磨出来的粉立刻多了层浅褐色,像给白色的粉撒了层芝麻。“这色叫‘大地黄’,”货郎拍着手笑,“去年在韩国的面馆,见他们用这粉做饼,列国的旅人都抢着买。”
公孙矩把剑放在磨盘旁,磨盘转动带起的风让剑穗轻轻摇晃,穗子上的线头掉进粉堆里,裹着面粉竟长成个小小的“粮”字,笔画里还沾着点青稞壳。
“这剑是真懂吃的,”李掌柜指着新纹,“知道咱今儿磨新粮。”
正说着,个鲁国老嬷嬷提着篮子进来,篮子里是刚蒸好的杂合馍,馍上用不同的粮粉拼出禾纹。“这是用您给的杂合面做的,”老嬷嬷往众人手里塞馍,“俺孙儿在秦国当兵,说就想念这口混着列国味的馍。”
三、饭桌上的新鲜事
“混味铺”的饭点总挤满人,列国的食客围着桌子坐,秦国的壮汉捧着碗杂合粥,楚国的书生夹着块杂粮饼,赵国的妇人给孩子喂着混合饭,筷子碰在一起,叮当作响像在唱歌。
“您尝尝这新出的‘五谷饭’,”跑堂的小伙计给公孙矩端来一碗,碗里的饭用模具压成禾纹,“秦国的粟子做芯,鲁国的麦子做边,楚国的稻子做穗,吃着吃着就混在了一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71年带空间,嫁糙汉 死对头双双失忆后 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 卿卿入我怀 第七子,血字遗诏 论绿茶攻是如何上位的? 凤凰玦 缺爱小少爷的专属Daddy 穿成恶雌,五个兽夫跪求我别走 苏家风云录:四杰逆天行 洗白我是专业的[快穿] 师尊不许我成亲 恶毒美人又被教训了 京阙雪 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 归瑕 天痕:玉佩中的时空囚徒 孤掌 古穿今之可爱小厨娘的腹黑影帝 硝烟淬骨劫红颜,涅盘真火铸圣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