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绿茶女配不洗白 > 第236章 风口上的试点(第1页)

第236章 风口上的试点(第1页)

电话那头的周方怀明显顿了一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透过听筒传来,格外清晰。“汪董啊,你这提议来得正好,却也不巧。”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尾音拖得很长,“这几天市工商联那边快被民企老板们踏破门槛了,半数以上都在反映试点的事,说你们汪氏把标准抬得太高,他们快顶不住了。”

我握着话筒走到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玻璃。市一中操场上,穿着蓝白校服的孩子们正围着篮球架奔跑,欢呼声像一串清脆的风铃,顺着和煦的春风飘进办公室。“他们是觉得汪氏搞特殊化,抢了资源?”

“不止是特殊化。”周方怀重重叹了口气,听筒里传来他喝水的声音,“有家做机械加工的老板,姓刘,昨天堵在我办公室门口快哭了。说你们汪氏的政策一出来,他厂里的员工当天就集体找他谈子女入学的事。他年营收才两千万,刨去成本利润不到两百万,哪拿得出钱建幼儿园、设教育基金?可要是不回应,几个跟着他干了八年的技术骨干,已经在打听你们汪氏的招聘信息了。”

我沉默片刻,目光越过操场,落在远处城东研发基地的塔吊上,那里的钢材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周局长,刘老板的难处我懂,但这事不能只看表面。汪氏搞试点,从来不是为了‘抬高标准’,而是想撕开一个口子——让大家看到,员工的安居难题,不是企业独自扛的重担,更不是只能靠‘砸钱’解决的死局。”

手指轻轻叩了叩玻璃,我继续说道:“您想过吗?刘老板的技术骨干要跳槽,表面是奔着汪氏的入学政策,本质是奔着‘企业能解决后顾之忧’的安全感。要是全市的民企都陷在‘要么扛不住成本,要么留不住人’的死循环里,最终受影响的,是整个城市的产业根基。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力军,他们留不住人,咱们市的制造业、服务业哪来的活力?”

周方怀那边没了声音,只有笔尖偶尔划过纸张的轻响,想来是在琢磨我的话。

“所以您说的‘不巧’,在我看来反而是‘契机’。”我的语气不自觉地加重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民企老板们慌了,说明他们在乎员工,也想把企业做好——这就有了抱团解决问题的基础。汪氏的试点不是‘标杆’,是‘样品’,咱们得让大家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花多少钱’,而是‘找对方法’。”

“找对方法?”周方怀的声音里透着疑惑,“汪董有什么想法?”

“您别急。”我转身走回办公桌,指尖落在那份员工子女入学台账上,“汪氏能谈成试点,靠的从来不是‘财大气粗’。我们给教育局算过两笔账:一笔是人才账——城东研发基地能带来两千个高端岗位,这些人才的子女入学解决了,项目才能快落地,未来五年能给市里贡献近十亿税收;另一笔是资源账——我们的技术团队帮学校升级智慧教室,研发人员开科普讲座,这些软实力是教育局花钱都难买到的。”

我顿了顿,刻意放慢语速:“中小企业缺的不是诚意,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和跟政策对接的渠道。刘老板的机械厂,能不能帮学校检修实验室的设备?做餐饮的老板,能不能承接学校的营养配餐?这些都是教育系统的刚需,比单纯捐钱更可持续。要是把全市民企的资源整合起来,按行业分工对接学校需求,再由汪氏和工商联牵头跟教育局谈,这不就把‘单个企业的难题’变成了‘城市发展的合力’?”

听筒里传来周方怀恍然大悟的轻呼:“汪董这是想搭个平台啊!把民企的资源、学校的需求、政策的空间串起来?”

“正是这个意思。”我笑了笑,语气里多了几分释然,“汪氏愿意牵头做这件事——我们出对接团队,整理各行业资源清单,甚至可以开放我们的智慧教室方案给其他企业参考。等框架搭起来,刘老板这样的中小企业,只需要根据自身能力出份力,就能享受到集体谈判的红利。到时候没人会觉得汪氏在‘搞特殊’,反而会明白,这是大家一起为员工、为城市做的实事。”

周方怀的笑声透过听筒传过来,带着明显的轻松:“汪董啊,还是你眼界宽!我刚才还在愁怎么安抚那些老板,现在看来,这事儿能做成更大的文章。你这格局,确实配得上汪氏的体量。”

“您过奖了。”我看向窗外,马赫的儿子正和同学追着足球跑,身影轻快得像只小鸟,“做企业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员工的根扎在城市里,企业的根才能扎得稳。汪氏今天帮同行搭平台,既是帮大家解困,也是在为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稳根基——毕竟,没有哪个企业能在孤立的生态里活得长久。”

“汪董事长,你说得很好!”周方怀的声音里满是赞同,“那这事咱们就这么定了。我这边先跟市领导汇报,你那边也尽快和工商联对接,咱们争取下周就开个协调会,把这盘棋下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挂了电话,我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核心团队稳定性提升40%”的字样上投下光斑。我知道,这场由汪氏试点引发的“风波”,即将变成一场惠及整个城市的“变革”——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想让马赫们不再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发愁。这份初心,从来没变过。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是秘书小陈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董事长,市工商联王主席的电话,语气挺急的,说有十几位民营企业家想约您见面,就在今天下午三点,还说这事关他们企业的生死存亡。”

我盯着桌面上城东研发基地的进度报告出神片刻,报告末尾用红笔标注着“核心团队稳定性较上月提升40%”,墨迹还带着新鲜的光泽,旁边附着马赫团队提交的电池优化方案初稿。这组数据和方案背后,是多少个像马赫这样的家庭卸下了重担?可周方怀的话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汪氏的初衷是解决自家员工的难题,从没想过会给同行带来如此大的压力。

“小陈,备车,下午两点五十去工商联。”我按下内线电话,“另外让李蓉蓉总监把咱们员工子女入学的详细台账,还有各部门的人才流失分析报告准备好,我要用。”

下午三点,工商联的会议室里早已坐得满满当当。烟雾缭绕中,十几个老板脸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抽着烟,有的拿着计算器不停按着,还有的对着手机唉声叹气。看到我走进来,原本嘈杂的房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我身上。市工商联主席王建国连忙掐灭烟头,起身打圆场:“汪董百忙之中能过来,真是给足了大家面子。各位都是为了员工子女入学的事来的,有话好好说,别伤了和气。”

刚在主位旁坐下,坐在斜对面的张茂林就忍不住开了口。他是做服装批发的,去年才把厂子从郊区迁到市区,袖口还沾着点布料的毛絮,脸上的疲惫藏都藏不住:“汪董,您倒是大方,每年两百万教育基金说拿就拿,还砸钱建普惠幼儿园。可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怎么办?我厂里八十多个员工,光外地户籍的就有五十多个,要是都来要入学名额,我卖了厂子都不够填这个窟窿啊!”

他一开口,其他人立刻附和起来。做电子配件的李红梅推了推眼镜,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语气带着委屈:“上周我去车间巡查,几个老员工直接拦住我,手里拿着你们汪氏的公示文件,白纸黑字指着问‘李总,同样是民营企业,为啥汪氏能解决上学问题,咱们就不行?’我当时脸都红透了,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可不是嘛!”做餐饮连锁的赵海涛拍了下桌子,茶杯里的水溅出几滴,落在擦得锃亮的会议桌上,“汪氏财大气粗,跟教育局谈得拢。我们上周也组团去了教育局,人家直接拿政策条文怼回来,说要么满足十年纳税,要么有房产,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不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吗?员工要说法,政策不给路,我们夹在中间快被逼疯了!”

角落里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突然开口,声音带着沙哑:“汪董,我是开五金店的,就五个员工,其中三个是外地的。前几天有个员工找我,说他女儿在私立幼儿园一个月要四千块,实在扛不住了,问我能不能帮衬一把。我自己还在还房贷,哪有闲钱?昨天他已经提交辞职报告了,说要回老家发展。”

我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沉稳。等房间里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才缓缓开口:“各位的难处我能理解,换成任何一个老板,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头疼。”我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份厚厚的员工子女教育情况统计表,推到桌子中央,“这是我们汪氏的内部台账,大家可以看看。仅新能源设计部这一个部门,去年就有17人因为教育问题提交过离职申请,其中3个是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手里都攥着核心项目的关键数据。我们汪氏集团每年投入上亿资金做研发,这些人才就是我们的根基,根基动了,企业就稳不住了。”

张茂林皱着眉翻了几页,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家庭情况,语气缓和了些:“可汪董,你们家大业大,能拿出五十亿建研发基地,还能配套建幼儿园,我们这些小本生意,哪有这实力?”

“谁说解决问题一定要砸钱?”我反问一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眼神坚定,“汪氏的试点能成,关键在于三点,跟钱多钱少关系不大。一是精准统计需求,我们不是一刀切全解决,而是优先保障核心员工,比如技术骨干、中层管理者,普通员工则纳入长期规划,分批次解决;二是用未来的发展规划争取政策支持,我们跟教育局谈的时候,重点提了城东研发基地能带来两千个就业岗位,能拉动地方税收,而不是单纯花钱买名额;三是联合教育局做长期配套,比如我们组织汪氏的技术团队帮学校升级智慧教室,派研发人员去给学生开科普讲座,这些不需要太多资金,却是教育局实实在在需要的资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一觉醒来乙骨变成了三个  将军夫人重生后  美人带崽被大佬盯上后  攻略开国女帝[系统]  还想继续当男孩的我也能是千金?  贫道,所求长生!  我们的口号是:不做渣男![快穿]  小玉别误会,我们只是普通朋友  韦恩的召唤师女儿  灵脉觉醒:废柴少主的逆袭之路  怪谈男友  维度魔神,集卡诸天  万人嫌beta意外怀了顶a的崽后  娇养病弱小夫郎  鸦咒  今天萧瑀被贬了吗?  在诡异世界召唤华夏神明  重生后我带球不跑了  恋爱有什么难的?  团宠小废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