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妈祖军再为这艘战舰配备几艘高速飞剪船作为侦察与骚扰力量,形成“战列舰+飞剪突击群”的战术组合,英国人可能需要5艘以上的战列舰,才能勉强与之对抗!
横行四海的英国海军,这次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1810年之前,英国皇家海军凭借其庞大的规模、领先的技术与全球部署,几乎主宰了每一片海洋。
而妈祖海军,正以技术为刃,以海洋为台,向世界证明:属于东方的新海权时代,将要崛起。
7月,对于远在伦敦的英国海军部而言,一切似乎仍在掌控之中。
印度洋与南海上,商船依旧往来频繁,来自东方的香料、茶叶与丝绸依旧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庞大船队运往欧洲;皇家海军的战舰依旧游弋在各大关键航道,维持着帝国的海上秩序与威慑力。而在南太平洋的边缘——从荷属东印度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到英国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悉尼——那支承担着运输、巡逻与威慑任务的小型英国舰队,也依旧按照既定航线往返于两地之间,仿佛一切如常。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
在这年7月的某一天,在南海的某片风高浪急的海域,他们的一艘三级战列舰,已经永远地从英国皇家海军的序列中消失了。
那艘英国三级战列舰(74门炮,标准主力舰)在南海深处遭到妈祖海军的围攻,并最终被击溃、登船、俘获时,远在数千公里外的英国海军高层、舰队的母港指挥官,甚至这艘船的出发地巴达维亚与目的地悉尼,都对此一无所知。
原因很简单:
南海与印度洋远离英国本土,信息传递依赖船只
从巴达维亚到悉尼,船只来回需要至少五到六个月时间
也就是说:
最乐观的情况下,英国人也要等到1810年年底——12月前后,才可能得知那支前往悉尼的护航舰队消失了。
而在那之前,英国海军部依旧会认为那支舰队“在航”,那艘战列舰“在执行任务”,舰上数百名船员“仍在服役”。
他们不知道,那艘战列舰其实已经被妈祖海军俘虏。
而对于那些被妈祖军俘虏的英国海军人员,他们的命运并不会如同传统战俘那样被迅速交换或羁押。
这些英国战俘——包括军官、水手、陆战队员——在经过初步审问与甄别后,被送往澳洲的16开拓据点。
这些被送往澳洲的英国舰员,将被分散安置在16个据点及周边的营地之中,从事包括:
城市建设营地:参与早期的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码头、道路、防御工事、政府建筑等;
矿山挖掘营地:被派往附近的金矿、煤矿或石料场,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
农业与公共工程营地:从事种植、伐木、开荒、水利等基础生产活动;
他们被告知:
“你们将在这里工作,为帝国与殖民地做出贡献。”
“你们将接受‘改造’。”
“三年之后,若表现良好,将有可能获得自由身份,或被遣返回国。”
然而,在这三年之内,他们没有自由。
对于这些曾经在海上叱咤风云、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守护者”的英国海军官兵而言,这种落差是毁灭性的:
他们曾驾驶着战舰,代表国王与国家巡视四海;如今却穿着粗布囚衣,在澳洲的烈日下挥汗如雨;他们曾以纪律与荣誉为傲;如今却在异国他乡,成为殖民地开发机器中的一颗无名螺丝钉。
而在伦敦,在朴茨茅斯港,在印度总督府,在巴达维亚的英国商馆里,没有人意识到那艘三级战列舰已经永远地沉寂在了南海的波涛之下。
海军部的文书依旧在更新着那支舰队的“例行航线”;
舰长的家属依旧在等待他完成护航任务、平安归来;
海军军官们照常规划着下一季度的印度洋巡逻与商船护航。
但在澳洲北面的铁矿港,在远离商业码头,一个妈祖海军的专用码头里,三级战列舰之上,一面妈祖军的旗帜正在正迎风飘扬;
在那艘被俘获的英国三级战列舰的甲板上,妈祖军的工程师们正在改造线膛炮与安装蒸汽辅助装置,为它赋予全面的新生。
这一次,他们将安装自己工厂制造的32磅线膛炮,他们以前制造过,但飞剪船的龙骨无法承受其后坐力。工厂在日夜加班。它将拥有更长的炮管长度,拥有更大的管径比,虽然射速要慢于传统的32磅炮,但拥有更精确和更远的射程。
而卸载下来的重炮,也将改装弹线,用于重点城市炮台的建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葬天碑主 其实你可知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夫人今日可展颜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灵异短篇故事集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假千金回山村后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从萤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我的海员男友 灵墟创世录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RE,归途从追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