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十七岁的邱三田,莫名其妙又升官了!
而且,从此妈祖军的编制里多出了一个第三排副。
原来妈祖军只有三个排长,正式排长负责战斗,第一排副负责战士生活安排和军事教育工作,第二排副负责全排炮兵整合,现在多了一个第三排副,专门负责壕沟工事。
按照军事编制,排长战死,第二排副转为排长,依此类推。
郑一娘一走,一群新兵蛋子围着邱三田,嘻嘻哈哈,恭喜他再次高升。
邱三田也没搞清楚,他为啥又升官了?但他觉得自己的事情肯定多了很多。
他决定等大官走了,去问问排长,接下来怎么开展工作?
等郑一娘走了,排长过来给他们送来三个新兵,也都是少年,然后带着邱三田去所有班的壕沟里走了一遍,正式宣布邱三田是第三排副,他负责指导和监督工事的建造。
邱三田其实也懂得不多,他来来回回就是一句话,“一定把水排出去,或者舀出去,不然会烂脚。另外在后面挖一个深一点的坑用来排水。”
马祖军的壕沟非常有意思,每个班前面是一个大约二十米的壕沟线,标准壕沟深一米六,要保证在壕沟里行走时,子弹打不到。
二十米的后面,有两个炮兵壕沟坑,前面是炮位,后面是弹药位,专门用来部署一门六十迫击炮和它的弹药。
将炮位和弹药分开来,是怕弹药殉爆,上次东望城炮战,英国佬战列舰的榴弹炮模糊射击,就击中过弹药箱,引起过弹药殉爆。
现在,需要在挖一个坑,用来排水。
邱三田和郑一娘的这一次碰面,以及郑一娘的这个决定非常重要,每个班挖的一个个排水坑,后来在战争中救了很多人的命。
战场壕沟足,又称“战壕足”“浸渍足”,是下肢长期静止暴露于潮湿、寒冷(高于0c)环境中,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非冻结性足部组织损伤。这一术语最早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壕工事,士兵长时间(数小时至数天)站立于冰冷、积水的战壕中,足部无法得到有效保暖或干燥,导致足部皮肤及深层组织逐渐受损。
其核心病因是环境与行为的双重作用: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战壕环境,如一战西线战壕中的积水,加上士兵长时间保持静止姿势如蹲伏、站立,导致下肢血管持续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热量无法正常保存,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同时,潮湿环境会破坏足部皮肤的屏障功能,加重组织水肿与损伤。此外,紧绷的鞋袜、靴子会进一步阻碍血液循环,加剧损伤。
根据病情进展,战壕足可分为三个典型阶段:
充血前期:接触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足部冰凉、苍白、感觉迟钝,如麻木、刺痛感减弱。伴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此阶段若及时脱离湿冷环境,症状可逐渐缓解。
充血期中期: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至10天内加重,足部转为发红、发热、明显肿胀,出现弥漫性灼痛,后转为发作性刺痛,受热加剧、遇冷缓解,可伴随水疱、血疱或皮内皮下出血。严重时可发生浅表坏疽(如足趾末端发黑),伴淋巴管炎、蜂窝织炎等感染。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发热、心悸、暂时性蛋白尿等全身症状。
充血后期,少数患者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表现为足部持续性冰凉感,出现雷诺现象(遇冷后手指足趾苍白→发绀→潮红),感觉过敏(如对触碰极度敏感)或多汗,关节僵硬(如足踝活动受限),皮肤及附件萎缩(如毛发脱落、指甲变脆)。
若未及时治疗,战壕足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坏疽(需截肢)、继发性感染(如败血症)、长期肢体功能障碍(如关节僵硬、行走困难)。在一战期间,战壕足是导致士兵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士兵因病情恶化失去战斗能力,甚至终身残疾。
邱三田只是听老兵说过,菲律宾战争期间,在封锁马尼拉时天天暴雨,人泡在水里,脚就会感染,皮肤会溃烂。
他胆子小,也不想烂脚,就想了个办法。
郑一娘是知道菲律宾的事情,可她从未想过如何解决,可今天这个小屁孩却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如果加上排水坑,那一般的雨不会让壕沟长时间积水。
后来这种壕沟演化为双层壕沟,前一层作战,后一层挖的更深一点排水,然后再第二层壕沟,分段用煤油斯特林抽水机抽水和排水。
另外,后来士兵们在前一层壕沟底部垫上架高十公分的木板,这样就算下雨,壕沟里有泥水流动,人也不会站在泥水里。
夜里,连长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侦察骑兵发现,朔州的南面来了满清的援军,夜里有火把的长龙进入了朔州城。
连长说道:“侦查兵说,至少有三万人,夜里看不清楚,但计算时间和火把数量,至少有三万清兵进入了朔州城。”
连长对所有班排长说道:“现在,我们只有两千人,不足以发动全面攻击,而且我们这两千人还不能退,要把敌人堵死在朔州城里,如果放开口子,敌人横插过去,能直接切断牛爷他们攻击太原军队的补给线。”
一个排长说道:“接下来,就是十一月,天气会很快冷下来,壕沟里会冻死人,要准备过冬的物资和房屋建设。”
连长摊开一张纸,认真说道:“郑团长问我们需要什么,让我们整理好,她会安排人送过来,但木炭和木材我们要就地准备。大同会送来煤炭,天津会送来水泥,大家准备守好这个冬天。”
王排长,拍着大腿,嗓门洪亮:"他娘的,守壕沟,零下二十度,老子脚趾头都会冻掉俩!必须要棉鞋"
排长李老烟枪,眯着眼,吐了个烟圈:"首要的就是暖和的衣裳!单靠我们现在的衣服,肯定顶不住。我建议每人发两套羊毛内衣,外头套羊皮袄,再裹上厚毡靴,脚底下要是冻坏了,啥仗都打不了。"
排长张瘸子撸起裤腿,露出膝盖上的疤痕:"毡靴?那玩意儿捂汗!去年我穿了半个月,脚丫子全捂烂了,后来换成翻毛皮靴加羊毛袜才好点。还有,脚底下必须垫油毡布,隔水隔寒,壕沟里要是有积水,光脚踩进去,半宿就能冻成冰坨子!"
赵排长长摸着下巴:"光身上暖和不够,吃喝才是命根子!冬天守壕沟,饭得吃热的,每人每天起码保证一碗热汤、两个窝头。再弄些腌菜、咸肉,补盐又顶饿。要是能搞到白酒,每人每晚一两,活血驱寒,比啥都强。"
排长孙老头插嘴:"还有燃料!炉子得支起来,木炭、干木头,煤块得多囤!壕沟里烧的是湿木头,冒烟不说,半夜火灭了,夜里守壕沟的兄弟会冻死。今年必须提前备足干透的松木,再弄几桶煤油,万一木头不够,煤油炉子和煤炭必须顶上。铁皮炉子要带烟囱,不然会死人。"
排长王大个子一拍桌子,吓死一群人:"别忘了防冻伤的药!马油冻疮膏、辣椒水都得备足。还有,每人发双羊毛手套,操作步枪、拧手榴弹盖子,手指头要是冻僵了,拉栓都费劲!"
李老烟枪补充:"还有排水!壕沟里要是有积水,结了冰更麻烦。得提前挖好排水沟,再备些沙袋、木板,哪块塌了赶紧垫上。再弄些帆布篷,遮风挡雨,晚上蜷在里头能暖和点。"
张瘸子叹气:"最关键的是士气!冬天守壕沟,憋屈得很,士兵们容易窝火。得想法子弄点娱乐物件,比如纸牌、旱烟,再定期搞点热汤饭犒劳,让大家心里暖和,打仗才有劲儿。"
赵连长写好说道:"得!咱这就列个单子:羊毛内衣、羊皮袄、毡靴、油毡布、干木柴、煤块、白酒、腌菜、咸肉、马油膏、辣椒水、羊毛手套、排水工具、帆布篷、纸牌,铁皮炉子和烟囱,后面想到什么再给我说。"
最小的邱三田弱弱的说道,“缺人!对方几万人,我们就两千。”
赵连长点点头,再次写下,“缺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RE,归途从追忆开始 我的海员男友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其实你可知 夫人今日可展颜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灵墟创世录 假千金回山村后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葬天碑主 从萤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灵异短篇故事集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