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龙腾四海前一部是什么 > 第213章 战争需求带来的魔幻空军(第3页)

第213章 战争需求带来的魔幻空军(第3页)

而邱三田也在信件里提到了一个想法,“司令员,整个大陆的北面地广人稀,高山峻岭密布,且全年有七个月处于冰封状态,人力穿行极为不便。我个人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是不是可以组建一支氢气球军队,专门突袭关键军事节点?俄军的贸易和军事补给都依托这些沿路的军事堡垒,一旦失去中间的某些节点,俄东部的军队都无法得到补给,会陷入彻底的混乱,有可能不攻自破。”

郑一娘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她一直以来都只是想依托这些飞行器进行物资运送和消息传达,她没有思考过用于军事突袭。

但邱三田的信,如同一道闪电,将郑一娘的视野一瞬间就打开了。

她已经下定了二十艘这样的飞行器,如果能够携带两千斤的物体,一个士兵加上一周的作战补给,大约是200斤左右,这样一个飞行器能够携带十名步兵,二十个这样的飞行器就能携带两百名士兵,在两天内飞行两千公里。

如果这个数量是两百台飞行器呢?

那就可以携带两千名士兵在两天内突袭两千公里范围内的任何城市!郑一娘在心里问,谁能挡住?

她敏锐的发现,就算中华国自身都不能在两千公里内的每一个城镇都部署两千兵力来进行防御,这样的武备,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可承受之重!

但另一份最高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也在她手边,上面提到了氢气飞艇的弊病,那就是氢气属于易燃气体,大规模使用可能有技术上的风险。

她再次拿起那份风险报告,再次看了一遍,她突然想到了哪个在开普敦实验的潜水艇,如果出现一点问题,哪个简陋的潜水艇就是一个巨大的铁棺材,可大西洋舰队依然尝试了。

同样,军事行动中,大炮也有炸膛的风险,野外的火药仓库同样也有爆炸的风险,难道就不用了?

再次阅读报告,她发现欧洲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实验过氢气球进行飞跃英吉利海峡的实验,这说明什么?欧洲已经开始尝试!

中华不能落后!不能因为风险而不进行尝试,她郑一娘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放下报告,郑一娘的目光里有了一丝坚定,“俄国地域辽阔,无论如何必须让陆军飞起来,这将是必然!”

掀开门帘,她能看到远处空地上,那一艘系在停泊木桩上的庞然巨物,她知道未来已经到来。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郑一娘心里浮现,她要利用雅克萨,而不是摧毁它,要把它变成俄国的流血点,不断投入人力和物力,不断消耗其国力!

然后,她会挥刀斩断俄国佬在东方的运输线路,让这些俄国资源的投入全部飞飞烟灭。

接下来,她要把邱三田那家伙的部队转变成为飞行陆军,她会把技术风险说明清楚,就看这小子敢不敢!

结果并没有让郑一娘失望,邱三田不但回信说明自己愿意,而且他手下的所有连长都愿意进行尝试,毕竟谁也不想每天在这些大山里兜兜转转。

根据飞艇的生产计划,这些由丝绸,竹铁制造的飞艇,需要四个月的生产周期,要到八月初才能制造好,这个工厂就建设在海参崴。

这一次的行动计划被安排在今年的八月底,目标不再是雅克萨的俄军,而是他们身后的尼布楚!

一旦切断尼布楚,雅克萨就是死地,前无出路,后无粮草,活着的数千人如果不无条件投降,那接下来就是活活饿死!

郑一娘不但会停止炮击,而且会为雅克萨里的俄军打开一个小缺口,让尼布楚可以给这里输送人员和物资。

嗯,这条物资线路要可控,要时断时续,不能让雅克萨的俄国人太舒服,也不能一把掐死他们。

该怎么说?就是让这些困死在雅克萨堡垒里的俄军,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个计划被命名为:“七寸”

是的,用铁钳子夹住蛇头,然后在它折腾不动的时候,一把握住它的七寸!

她转身下达了命令:“四月解冻时,派遣一个营接替雅库茨克城的防御,完成换防以后,同时命令邱三田他们把部队拉去海参崴。”

她再次想了想,又下达一条命令:“立刻派出工程兵部队,在海参崴外围找一个隐蔽地点修建一个军营,地点必须人迹罕至,要绝对隐蔽!这件事,属于最高机密,除了我以外不得告知任何一级军官!”

从现在起,一支战略空降兵部队开始进入建设阶段,他们要么不出动,要么出动就是打击敌方的“七寸”,一击毙命。

从此刻起,战争的形态开始转变,原本的陆海争锋,第一次出现了“空”,虽然这还是陆军,但是这是一支能在空中飞行的陆军部队。

中华国不缺丝绸,麻布,不缺竹子和铁料,不缺身经百战的战士,也不缺能够利用六分仪和航海钟辨别方位的水手老兵!

唯一缺的就是氢气,那就扩大氢气产能,郑一娘要在海参崴,利用东北和朝鲜的煤矿,来建立多个电解水工厂。

如果氢气瓶的安全性有问题,那她就设置多个秘密地点分开存放,并定期维护。

总之,郑一娘横下一条心,整个北方军团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能飞行的军团。

她要让俄国佬后悔,后悔他们招惹到了一个永远都不该招惹的国家。

她写出一份报告,详细向李海潮说明了她的想法,以及东海城需要给予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她要在海参崴建立一个空艇产业链。

她在文中这样描述:“把生产基地设在海参崴,即贴近北方战场,未来也可以通过海运给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提供飞艇和氢气瓶供应,这将是海参崴工业基地的一个拳头产品。”

李海潮只在报告上写了四个字:“全力支持!”

从广州府,坤甸和铁矿港,两百多名学者和老技术工人从各个港口乘坐海船,奔赴他们的新家,一个在东北部临海,正在崛起的工业城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海员男友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葬天碑主  夫人今日可展颜  其实你可知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灵墟创世录  从萤  灵异短篇故事集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假千金回山村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