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龙腾四海前一部是什么 > 第231章 小烟草贩子的气球梦(第2页)

第231章 小烟草贩子的气球梦(第2页)

“诸位,”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围坐在橡木桌旁的二十余名年轻人,冶金专家沈光明、蒸汽动力组组长林怀瑾、火炮设计师陆沉、造船总工程师徐光年,还有去年从妈祖水手学校战舰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们,林小满、陈志远、王海燕、赵阳,这些平均年龄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是广州妈祖水手学校供养的“海神弟子”,也是中华国最顶尖的舰船研发力量。

“诸位,”陈阿生目光坚定,“广州”级是我们的第一步,但敌人不会停下脚步。今日,我们要造的是第二代铁甲战列舰,主炮口径200毫米以上,倍径45倍,既要打得穿敌人的铁甲,又要扛得住他们的炮弹。”

“大统领,先说火炮。”陆沉推开身前的茶盏,从怀中抽出一卷羊皮纸,“根据广州兵工厂的试验数据,45倍径已经是后装线膛炮的黄金比例,药室容积与炮管长度的平衡点,能让发射药充分燃烧,同时保证炮弹初速与稳定性。”他展开图纸,上面画着一门粗壮的巨炮,“我提议将口径提升至203毫米约8英寸,炮管采用我们新研制的镍铬钼合金钢,内壁镀铬减少磨损,药室容积比广州级的150毫米炮扩大42%。”他手指点在炮弹参数上,“穿甲弹初速可达720米秒,在2000米有效距离上可击穿380毫米的匀质钢装甲;若换用榴弹,爆炸威力足以掀翻敌舰的上层建筑。”

“大统领,我有个问题!”扎着马尾辫的林小满突然举手,她是妈祖水手学校战舰火力控制方向的高材生,“203毫米炮的后坐力会不会太大?广州级的152毫米炮后坐力才60吨,这要是直接翻倍,炮塔基座受得了吗?”

陈阿生点头鼓励:“小满问得好,这个问题交给结构组的同学们讨论。”

王海燕推了推眼镜,她是结构力学方向的研究生,去年刚跟着老工匠学过传统榫卯结构在舰船上的应用:“根据我的计算,203毫米炮的后坐力确实会达到120吨。”她展开手绘的应力分布图,“我建议将炮塔基座嵌入舰体主龙骨,两侧用锰镍合金钢梁加固,炮管采用管退方式,炮击时可以缓冲后坐力,炮击过后空气缓冲装置还可以让大炮归位。”她指着图纸上的红色标记,“我在实验室用1:20的模型试过,这种结构能吸收80%的后坐力冲击,剩余部分通过舰体骨架分散到吃水线以下。”

“好!”陈阿生赞许地点头,“继续说装甲。”

沈砚秋推了推圆框眼镜,最新的投影灯将他的装甲结构图投在磨砂玻璃上:“要挡住203毫米炮弹,防护必须升级。”他指向一幅舰体剖面图,“我建议采用多层复合装甲体系:水线带主防护区为420毫米厚的锰镍合金锻铁,内衬80毫米熟铁缓冲层,焊接成整体后抗穿透深度可达220毫米;主炮塔正面装甲450毫米,侧面380毫米,顶部150毫米,由蒸汽涡轮辅助旋转,回转速度每分钟5度;司令塔装甲300毫米,与炮塔共用同一套锻造模具,确保材质均匀。”他顿了顿,“非关键区域如舷侧走廊、储煤舱,采用200毫米复合装甲过渡,按照计算,这艘战舰的总装甲重量控制在4500吨以内。”

“大统领,我有个担忧。”戴着渔夫帽的陈志远举手,他是航海与适航性方向的研究生,“装甲加厚后,舰体吃水必然增加,咱们这艘新战舰要是重心太高,在台风季会不会容易侧翻?”

徐光启接过话头,展开一张泛黄的草图:“所以动力与船型设计要同步优化。”他指向舰体线型图,“我们继续采用三体船,能有效防止侧翻和抗风浪,低干舷加双层底结构,装甲带集中在水线以上1米至水线以下1.5米的核心区,厚度从艏部的350毫米渐变至舯部的420毫米,再减至艉部的380毫米。”他顿了顿,“主炮布置在舰体中轴线,前后各一座可360度旋转的封闭式三炮炮塔,共六门主炮,炮塔装甲400毫米,由蒸汽涡轮辅助转动,装填系统采用液压升降梯,将203毫米炮弹从下层弹药库直接提升至炮塔旋转平台。”他看向陈志远,“至于适航性,我们保五根根桅杆与纵帆、横帆混合配置,确保无动力状态下仍能保持10节航速;同时优化舰艏的流线型设计,降低台风季的浪涌冲击。”

“动力系统呢?”赵阳是蒸汽与能源方向的研究生,她指着林怀瑾手中的草图,“我看了您的初稿,蒸汽涡轮和重油发动机的组合很棒,但重油储存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林怀瑾点头:“小赵提醒得对。”他展开动力系统详图,“我们采用三轴推进的蒸汽涡轮-重油混合动力系统——两台单级冲动式蒸汽涡轮机,单台功率1800马力,驱动直径6.5米的四叶螺旋桨;辅助三台燃煤锅炉,仅在重油储备不足时启用。”他指向重油储罐的标注,“重油储罐采用双层钢板焊接,中间填充防火石棉,分布在舰体两侧的防撞舱壁之后。”他顿了顿,“单靠重油续航力可达8000海里,若遇紧急情况,燃煤锅炉也能提供动力,确保战舰随时能战。”

陈阿生静静听完,看着这些研究生在桌面的白纸上缓缓画着舰体轮廓。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染红了远处旗舰“东海”号高耸的桅杆。

“诸位的方案,归根结底是要造一艘‘铁甲如山,火炮如龙’的海上堡垒。”他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如舰底的龙骨,“主炮口径203毫米,倍径45倍,一发炮弹就能让敌人的铁甲舰丧失战斗力;装甲带420毫米,连他们最骄傲的300毫米炮弹也休想轻易穿透;蒸汽涡轮与重油动力,让我们不用再为燃煤焦虑,续航万里不在话下。”他环视这些年轻的研究生们,目光温和而坚定,“我当年用小船战欧洲人的战列舰;今日,你们的笔和尺,就是实现我们第一次在吨位和重炮上对欧洲的超越。”他顿了顿,“两个月,我要看到完整的设计蓝图,包括炮塔抗后坐力结构的细节计算、复合装甲的焊接工艺、蒸汽涡轮的热效率优化,还有最关键的设计的动力参数,顺风和逆风的最高时速,我希望最高航速能到20节以上。”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讨论声,年轻的面孔上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炮的轰鸣仿佛已在响起,203毫米炮管的冷光映在每个人眼中。

这是1821年的秋天,当欧洲列强还在为200毫米以下口径的火炮与400毫米钢木混合装甲争论不休时,中华国的学者们,已在这艘即将诞生的风帆全铁甲战列舰上,将“钢铁海权”的门槛,又推向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

陈向北的本子上写着很少的字:“4500吨排水量,五根桅杆,无动力十节航速,203毫米口径,45倍径重炮,重油和煤炭双动力,8000海里续航,20节航速。牛逼了!”

但这小家伙最后还写了几个字,“多少钱?养的起吗?”

夜里,陈阿生看到了向北的报告,全篇只有最后的两个问题让他陷入了思考。

他发现向北和其他海军军事参谋思考的方向有所不同。

军事参谋更看重航程,火力和航速,从而可以计算战略威慑的半径,他们更看重军事价值和战略威慑力。

可向北这小子思考的则是造价和维护成本,他更倾向于内部。小家伙提的问题很直白,他是这么写的:“这艘船很多系统都是重新设计和制造,造价本身就一定是天价,同时维护成本也一定极高,我的问题是:能建造几艘?又能供养起几艘?有没有思考过成本更便宜,更远距离的杀伤?比如妈祖学校里的实验氢气飞艇和热空气飞艇?”

当然,在海军内部,军事参谋部不用思考造价,那是成本核算部门的工作。可陈阿生却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全局者该认真思考单位问题。

陈阿生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从未认真思考过造价,在他看来中华国富有四海,这几艘战舰绝对供养的起。

可认真想想,国家要用钱的地方极多,成本确实需要考量。

陈阿生这一夜都在思考未来的海战和这艘战舰的定位,他开始再次审视舰船的参数。

口径和排水量相关,而排水量也和装甲相关,而装甲和动力以及续航相关,所以。。。在火力,防护,动力,速度上要取一个关键值,什么都要,那就是天价!

陈阿生知道氢气飞艇,可他只认为那是陆军用的新运输工具,从来没想过海军拿来使用,可年轻人却给了一个新的主义,或者他需要去看看那玩意到底有什么用了。

他叫来陈向北和几个军事参谋,说道:“向北有一个新的想法,关于氢气飞艇和热空气飞艇,现在你说出来给我们听听。”

陈向北拿出一张纸,在纸上画出一个飞艇的造型,他说道:“听学院的老师说,这玩意如果载重一吨,能飞两千公里!我只是想,这东西能不能引导炮击,或者直接在一百公里外就飞到敌人头上扔炸弹?”

众人目瞪口呆,一百公里外在敌人头上扔炸弹?

这是什么概念?他们还在思考两公里外炮轰敌舰,这陈向北却说要在一百公里外在敌人头上扔炸弹?这概念有些无敌啊。。。

海军参谋说道:“我们有小的无动力热气球,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由战舰的绳索拖曳用来观察敌舰,可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动力飞艇。”

陈向北笑了,他比划了一下,“上次北方军团的飞艇到广州,我和学校的同学都去看了,我估计千吨运输舰把甲板改一改,可以搭载一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灵异短篇故事集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假千金回山村后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葬天碑主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从萤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  其实你可知  夫人今日可展颜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我的海员男友  灵墟创世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