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回灵山因果缠,唐僧解迷局
灵山的晨雾总带着檀香与佛光的暖意,可今日的雾却透着一股滞涩的“因果味”——不是佛门常有的清净因果,而是缠绕着怨念的、浑浊的丝缕,像被墨染过的棉线,在九华山峰间蜿蜒。大雄宝殿外的菩提古树,叶片上本该流转的金色佛光,此刻竟泛着淡淡的灰,风一吹,叶子簌簌落下,触地时竟化作细小的“因果碎片”,碎片上隐约能看到模糊的画面:有大鹏鸟展翅吞云的凶戾,有僧人诵经的虔诚,还有孩童嬉戏的天真,转瞬又消散在雾中。
“阿弥陀佛……”迦叶尊者站在殿门阶前,赭色僧袍的袖口被晨雾打湿,手中的念珠转得比往日快了三倍,每转一圈,念珠上的佛光就黯淡一分。他望着殿内的九品莲台,眉头拧成了川字——那莲台本该是九品全开,每片花瓣都泛着从浅金到深紫的渐变色,此刻却只有八瓣半开,第三片花瓣死死闭合,花瓣边缘还缠绕着淡黑色的“因果丝”,丝上串着无数微型的“怨念虚影”,像是被困在因果中的魂灵在挣扎。
殿内的四十八盏长明灯,火焰也变得忽明忽暗,灯芯旁萦绕着半透明的影子——那是唐僧之前渡化的魂灵,有当年盘丝洞的蜘蛛精残魂,有狮驼岭的小妖虚影,甚至还有六耳猕猴的模糊轮廓。他们不再是被渡化后的平和模样,而是眼神空洞,围着莲台缓缓游走,口中喃喃着模糊的话语,像是在重复生前的执念,又像是被某种力量操控。
“迦叶尊者。”一道温和的声音从雾中传来,唐僧踏着莲台而来,锦襕袈裟上的佛光在雾中晕开,所过之处,那些缠绕的因果丝微微松动,徘徊的魂灵也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他刚从流沙河上空飞过,就收到了迦叶的传讯,此刻袈裟的边角还沾着流沙河的水汽,指尖的九环锡杖轻轻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笃笃”声,像是在为魂灵们敲醒迷障。
迦叶尊者转过身,看到唐僧,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又带着敬畏:“玄奘法师,您可算来了!这九品莲台三日前方才出现异状,第三瓣突然闭合,莲下的因果线乱作一团,连当年被您渡化的残魂都开始徘徊,似有复苏之兆。世尊闭关前曾言,此乃‘因果反噬’,需您亲自前来,方能化解。”
唐僧走到殿内,目光落在九品莲台上。他闭上眼,双手结“法界定印”,眉心的白毫泛起淡金色的光——这是佛门的“天眼通”,能看透表象下的因果脉络。片刻后,他睁开眼,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尊者请看,莲台第三瓣连接的,是大鹏鸟的‘吞噬因果’。当年我渡化他时,只化解了他的恶业,却未察觉这因果早已与莲下的‘菩提锚’绑定。如今菩提锚被虚无气息侵扰,因果线松动,才引发反噬。”
迦叶尊者顺着唐僧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从莲台第三瓣延伸出一道淡黑色的线,线的另一端扎在莲台下方的地面,地面隐约泛着青金色的光——那是菩提锚的位置。“法师,这菩提锚乃女娲娘娘当年埋下的灵山本源锚点,与莲台的因果之力共生,若因果线断裂,锚点恐会彻底失效,灵山的本源也会随之紊乱。”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淡金色的符纸,符纸上泛着柔和的佛光,“这是世尊闭关前留下的‘因果缓冲符’,能暂时压制反噬,却无法解开因果绑定。”
唐僧接过因果缓冲符,指尖的渡化光轻轻拂过符纸,符纸瞬间融入他的佛光,在周身形成一道淡金色的护罩。他能感觉到,护罩上流转的符文正与莲台的因果力产生共鸣,那些徘徊的魂灵看到护罩,纷纷后退了几步,眼中的空洞淡了一些。“因果绑定需直面方能化解。”唐僧轻声说道,目光坚定,“我需潜入莲下的‘因果裂隙’,找到当年绑定的根源,用渡化本源与众生善念解开它。只是裂隙中因果交织,恐会引发过往的怨念幻象,还需尊者在此护法,守住莲台,勿让虚无气息趁虚而入。”
迦叶尊者点头,将手中的念珠放在莲台旁,念珠瞬间化作一道金色的光链,环绕着莲台:“法师放心,贫僧定守住莲台!若有异动,贫僧会用世尊留下的‘菩提佛光’支援您。”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方才收到玉龙太子的传讯,东海出现了虚无族的噬灵印,法师潜入裂隙时,需多加小心,虚无气息或许会在裂隙中作祟。”
唐僧心中一凛,他之前便隐约觉得,灵山的异常与东海的危机有关,此刻证实了虚无族的存在,更明白这不是单一的危机,而是三界性的劫难。他深吸一口气,走到莲台下方,双手结“破妄印”,对着地面轻喝一声:“因果裂隙,现!”地面的青金光突然暴涨,一道半丈宽的裂隙缓缓打开,裂隙中泛着淡淡的灰光,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模糊的诵经声与嘶吼声,像是两种力量在交织。
他回头看了一眼迦叶尊者,又望向殿外的灵山——远处的菩提古树在雾中摇曳,山下传来百姓的祈福声,僧众们的诵经声虽因莲台异动有些杂乱,却仍带着虔诚。这些“众生善念”像一道道光,汇聚在大雄宝殿周围,让他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若为众生,纵入裂隙,亦无怨无悔。”唐僧喃喃自语,纵身跳入因果裂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裂隙中没有地面,只有无边无际的“因果画面”在流转。唐僧刚站稳,就看到眼前浮现出上古的景象:女娲娘娘身着七彩羽衣,站在灵山之巅,手中托着一块青金色的石头——正是菩提锚。她将锚点埋入地下时,周围的菩提古树瞬间开花,九品莲台从土里冒出来,泛着纯净的佛光。女娲轻声说道:“菩提锚定灵山因果,护佛门善念,他日若遇域外之扰,需以众生善念为基,方能稳固。”
画面一转,出现了大鹏鸟的身影。那时的大鹏还是一只灵禽,栖息在灵山的梧桐树上,每日听僧众诵经,周身泛着淡淡的金光。可某天,一道淡黑色的影子(虚无族的先锋)出现在他面前,影子中传来诱惑的声音:“你本是天地灵禽,为何屈居灵山,听人诵经?若随我去域外,可获无尽本源,称霸一方,岂不比在此处安逸强?”
大鹏鸟起初不为所动,可影子不断用“吞噬本源”“掌控力量”诱惑他,还让他看到灵山僧众“看似慈悲,实则有私心”的画面(实则是影子制造的幻象)。久而久之,大鹏鸟心中的贪念被勾起,开始吞噬灵山的香火本源,最终堕入恶道,引发了当年的狮驼岭之乱。而在他堕入恶道的瞬间,影子悄悄用虚无气息将他的“吞噬因果”与菩提锚绑定,为今日的反噬埋下了伏笔。
“原来如此……”唐僧轻声感叹,心中满是惋惜。他能感觉到,大鹏鸟的本心并非恶,只是被虚无族的诱惑与自身的贪念所困,才落得如此下场。就在这时,一道巨大的虚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正是大鹏鸟的残魂!残魂翼展百丈,羽毛泛着黑色的光,尖喙与利爪闪着寒光,眼中满是怨毒:“又是你这僧人!当年你渡化我,却让我困在因果之中,不得自由!今日我定要吞噬你的本源,解我心头之恨!”
大鹏残魂猛地扑了上来,利爪带着黑气抓向唐僧。唐僧没有躲闪,周身的渡化光暴涨,形成一道金色的光墙。利爪撞在光墙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黑气被光墙净化,渐渐消散。“大鹏尊者,你可知当年诱惑你的,并非三界生灵,而是域外的虚无族?”唐僧的声音温和却有力,目光中满是慈悲,“他们用幻象勾起你的贪念,又将你的因果与菩提锚绑定,今日的反噬,正是他们的阴谋,目的是破坏灵山本源,入侵三界。”
大鹏残魂愣住了,眼中的怨毒淡了一些,却仍带着怀疑:“你休要骗我!若真是如此,为何我困在因果中千年,无人告知我真相?”他的声音带着痛苦,翼展渐渐缩小,羽毛上的黑光也淡了一些,“我本是天地灵禽,却因贪念堕入恶道,被你渡化后,又困在这因果里,连转世都做不到……”
“是贫僧的过错。”唐僧轻声道歉,眼中满是愧疚,“当年我只化解了你的恶业,却未察觉因果绑定,让你受了千年的苦。”他抬手,一道淡金色的光从指尖射出,光中浮现出大鹏鸟当年在灵山梧桐树上听经的画面——那时的大鹏眼神清澈,周身泛着金光,与僧众和谐相处,甚至会用翅膀帮小僧人摘下树上的菩提果。“这才是你的本心,对吗?”唐僧问道,声音带着期许。
大鹏残魂看着画面,眼中的痛苦渐渐被怀念取代,泪水从眼中滑落,化作淡金色的魂泪。“是啊……”他喃喃自语,“我还记得,那年灵山的菩提果熟了,小僧人给我送了一颗,很甜……”他的翼展继续缩小,渐渐变成了当年的模样,羽毛上的黑光彻底消散,泛着淡淡的金光,“是我被贪念蒙蔽了双眼,才会被虚无族诱惑,犯下大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唐僧的声音带着欣慰,周身的渡化光开始暴涨,“如今三界面临虚无族的威胁,灵山的菩提锚关乎三界本源平衡,若你愿放下怨念,与我一同解开因果绑定,不仅能重获自由,还能为三界出一份力,弥补当年的过错,你可愿意?”
大鹏残魂郑重地点头,眼中满是坚定:“我愿意!当年我因贪念害了众生,今日定要为众生赎罪!”他化作一道金光,融入唐僧的渡化光中。唐僧能感觉到,渡化光变得更加浓郁,与周围的因果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诵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诵经声在因果裂隙中回荡,裂隙外的灵山,众生善念开始汇聚——山下的百姓举起手中的祈福灯,灯光化作一道道金色的光,飞向大雄宝殿;僧众们的诵经声变得整齐,佛光从他们周身溢出,融入裂隙;远处的菩提古树泛着青金光,叶片上的灰光彻底消散,重新流转起纯净的佛光。这些善念像无数道小溪,汇聚成一条金色的“善念长河”,顺着因果裂隙流入唐僧体内。
唐僧将渡化本源与善念长河融合,对着因果绑定的节点轻轻一推。“嗡”的一声,绑定的因果线开始松动,淡黑色的虚无气息被善念长河净化,渐渐消散。菩提锚的青金光从地面升起,与莲台的佛光完全融合,莲台第三瓣缓缓打开,泛着比以往更纯净的金光。那些徘徊的魂灵们,在善念长河的滋养下,眼中的空洞彻底消失,纷纷对着莲台鞠躬,然后化作一道道光,消散在灵山的晨雾中——他们终于获得了真正的解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僧缓缓从因果裂隙中走出,面色虽有些苍白,眼中却满是欣慰。莲台的九品花瓣全部盛开,佛光普照大雄宝殿,殿外的晨雾渐渐散去,檀香重新变得纯净,菩提古树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神圣与祥和。迦叶尊者走上前,双手合十:“恭喜法师!菩提锚已激活,灵山本源稳固!”
唐僧点头,指尖的九环锡杖轻轻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刚想说话,怀中的传讯符突然亮起——是悟空从花果山发来的,说灵明锚点的虚无气息与灵山、东海同源;紧接着,沙僧的传讯符也亮起,极寒之地发现了虚无族的踪迹;玉龙的传讯则详细说明了东海噬灵印的情况。
唐僧看着手中的传讯符,心中明白,虚无族的入侵已经开始,三界的五个锚点都是他们的目标。他抬头望向殿外的灵山,阳光透过菩提树叶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山下的百姓与僧众们正在祈福,脸上满是平和。“为了这份平和,纵是付出一切,也需守住三界。”唐僧喃喃自语,眼中的坚定愈发浓烈。
他转身对迦叶尊者说道:“尊者,灵山已稳,我需尽快前往花果山与其他四圣汇合,共同应对虚无族的威胁。灵山的本源守护,还需您多费心。”迦叶尊者点头,将一串菩提子递给唐僧:“这是‘菩提守护子’,能感应虚无气息,若遇危险,捏碎即可释放菩提佛光。法师一路保重!”
唐僧接过菩提守护子,放入怀中,踏着莲台朝着花果山的方向飞去。灵山的佛光在他身后流转,与东海的水脉光、花果山的灵明光、极寒之地的玄冰光产生了遥远的共鸣——那是三界本源网络在呼唤,是五圣同心守护的序曲。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只要五圣同心,众生向善,定能抵御虚无族的入侵,守住三界的和平与生机。##第二百一十五回灵山因果缠,唐僧解迷局
灵山的晨雾总裹着三分檀香、七分佛光,往日里该是如轻纱般笼着九华山峰,让每片菩提叶都泛着金芒,可今日的雾却透着滞涩的“因果味”——不是佛门清净的因果,是缠绕着怨念的、灰扑扑的丝缕,像被墨染过的棉线,在大雄宝殿的飞檐下打了个结,又顺着殿柱滑到地面,缠得阶前的九品莲台微微发颤。
殿外的菩提古树生了千年,本该枝繁叶茂如伞盖,此刻却有半数叶片泛着灰,风一吹,叶子簌簌落下,触地时竟化作细小的“因果碎片”——碎片里藏着模糊的画面:有大鹏鸟展翅吞云的凶戾,有六耳猕猴持棒嘶吼的癫狂,还有蜘蛛精在盘丝洞结网的执念,转瞬又被雾吞了回去,只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怨念,混在檀香里,让人胸口发闷。
“阿弥陀佛……”迦叶尊者立于殿门阶前,赭色僧袍的袖口被雾打湿,贴在小臂上,手中的星月念珠转得比往日快了三倍,每转一圈,念珠上的佛光就黯淡一分。他望着殿内的九品莲台,眉头拧成了川字——那莲台本该九品全开,浅金到深紫的花瓣层层叠叠,泛着能涤荡心魔的佛光,此刻却只有八瓣半开,第三片花瓣死死闭合,边缘还缠着淡黑色的“因果丝”,丝上串着无数微型的“怨念虚影”,像被困在琥珀里的小虫,在丝上徒劳地挣扎。
殿内四十八盏长明灯的火焰忽明忽暗,灯芯旁绕着半透明的影子——是唐僧当年渡化的残魂。蜘蛛精的虚影还在无意识地结着灰网,网丝一触到灯芯就化了;六耳猕猴的虚影握着不存在的金箍棒,对着空气挥舞,嘶吼声模糊得像被棉花裹住;最让人心悸的是大鹏鸟的虚影,翼展丈余,羽毛泛着死气沉沉的黑,却没有往日的凶戾,只是绕着莲台缓缓盘旋,尖喙时不时啄向闭合的第三瓣,像在寻找什么,又像在发泄什么。
“玄奘法师!您可算来了!”迦叶尊者的声音带着急切,又透着松了口气的颤抖。他转身时,念珠上的一颗菩提子不慎滑落,砸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嗒”声,竟让那些徘徊的残魂齐齐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清明。
唐僧踏着莲台从雾中走来,锦襕袈裟上的金线在雾里泛着柔和的光,所过之处,缠在阶前的因果丝像遇了暖阳的雪,悄悄融化了几分。他刚从流沙河上空掠过,袈裟边角还沾着流沙河的水汽,指尖的九环锡杖轻轻敲击地面,“笃笃”声像清泉滴在石上,让殿内杂乱的怨念都淡了些。
“迦叶尊者,灵山这是……”唐僧刚开口,目光就被莲台吸引,眉头微微蹙起。他闭上眼,双手结“法界定印”,眉心的白毫泛起淡金色的光——那是佛门的“天眼通”,能穿透表象,直抵因果脉络。片刻后,他睁开眼,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莲台第三瓣与大鹏鸟的‘吞噬因果’绑定了,且因果线里掺了虚无气息,才引发这般反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冰封球场:立海大银发法师 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 有金钱系统我无敌 炮灰变锦鲤,暴君宠上瘾 从少爷到皇帝 巡林日常,开局帮难产大熊猫接生 警徽下的柔情 用神豪系统养清冷花魁 神剑怪侠 综盗笔:宠小哥呢 四合院:何雨柱从1944年开始 我的百分百被一见钟情Buff原来是对宇智波特攻吗? 海贼王之美女万千皆胯下囚 修真:从家凤到大仙 滴滴司机在异界 凡人修仙传凡人篇 八零,清冷老公又被作精撩失控了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赌石从打工仔到赌石圈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