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迪士尼梦想家”到“病毒杀手”的叛逆之路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小时候是个狂热的卡通迷,整天画《摩登原始人》和《啄木鸟伍迪》,梦想成为迪士尼画师。
他的画本上全是歪歪扭扭的卡通角色,连课本空白处都画满了会说话的病毒。
结果大学学了医,理由竟是“听说医生可以合法解剖老鼠”。
他的高中校长曾痛批他“幽默品位低下”,认为他的卡通画是“浪费时间”。
谁能想到这货后来拿诺贝尔奖时,奖状上写的却是“科学品位极高”?
他的母亲看到奖状后还嘟囔:“这孩子画卡通画也能拿奖?”
噬菌体研究:兼职写书赚外快
1928年在伦敦研究噬菌体时,这哥们发现病毒会像贪吃蛇一样吞噬细菌。
他激动得连夜写了篇论文,标题是《噬菌体:细菌的末日狂欢》。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看完直接邀请他给《细菌学系统》写章节。
他边啃三明治边吐槽:“早知道写书比养病毒容易,我还做什么实验?”
结果这书成了微生物学界的《哈利波特》,被全球实验室奉为经典。
他的同事调侃:“伯内特的书比病毒传播得还快。”
Q热病毒发现:自己当小白鼠
1935年研究羊群传染病时,伯内特不小心把病原体样本打翻在实验室。
为了验证感染途径,他居然故意对着培养皿深呼吸。
结果高烧40度还乐呵呵记录症状:“体温升高时看烧杯里的病毒,居然会跳舞!”
他的助手吓得要送他去医院,他却摆摆手:“别急,等我记录完病毒狂欢的时间。”
这种“用生命搞笑”的精神让他发现了Q热病毒,但也让他在病床上躺了一周。
病好后他第一句话是:“病毒跳舞的频率和体温成正比,这发现值了!”
免疫学大师的“克隆选秀”理论
1957年提出克隆选择学说时,他这样给学生解释:“身体里的免疫细胞就像《澳洲好声音》海选,能识别病毒的晋级,乱杀无辜的直接淘汰!”
学生们听得一头雾水,他却兴奋地拍黑板:“想想看,评委就是病毒,选手就是免疫细胞!”
有学生举手问:“那过敏反应是不是评委喝多了乱拍灯?”
他当场笑喷:“这位同学,你发现了华点!”
从此,克隆选择学说在免疫学界被称为“最摇滚的理论”。
他的实验室墙上还挂着《澳洲好声音》的海报,写着“病毒海选,免疫晋级”。
诺贝尔颁奖典礼的袋鼠外交
1960年领诺贝尔奖时,他偷偷在燕尾服里塞了只毛绒袋鼠玩偶。
发表获奖感言时突然掏出玩偶:“感谢我的祖国澳大利亚,这里连病毒都比北欧的有趣!”
台下瑞典国王的表情仿佛在说:“你礼貌吗?”
他却一本正经地继续:“比如Q热病毒,在瑞典可能只是普通感冒,但在澳洲能让人高烧一周!”
媒体报道标题是《诺贝尔奖得主用袋鼠嘲讽北欧病毒》,他的同事笑称:“伯内特把颁奖典礼变成了脱口秀。”
退休后的“疯狂科学家”日常
1980年退休后,81岁的他突发奇想要教鹦鹉说拉丁语病毒学名词。
邻居经常看到他顶着鸡窝头,举着香蕉对鹦鹉喊:“说!Herpessimplexvirus!”
鹦鹉回敬他一句:“老疯子!”
他却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这鹦鹉比我学生还聪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在鬼怪世界开道观的日常 青禁客 我用模拟器开马甲 职业杀手混贵女圈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修真界只有我一个土著吗 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 二代修仙:我的词条越来越离谱 普通人如何在异能漫画中逆袭救世 穿成洗白恶雌她姐,兽夫争着宠+番外 小娇怯(双重生) 万事如意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我不可能是女配[丧尸] 重生在豪门:弃妇迷情 全球进化:我凭复制异能封神 九零:我要找到他! 九龙战神:我的枷锁是星辰 卫子夫:暴君的皇后是状元! 我成了蜘蛛的配偶[西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