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烟火气尚未完全散去,肖镇便如同按下了一个无形的开关,骤然进入了被项目组成员私下敬畏地称为“超频风暴”的工作模式。
这种状态下的肖镇,其展现出的科研推进速度、跨领域统筹能力和近乎非人的精力,已不仅仅是“恐怖”可以形容,他一个人,仿佛就是一个高度协同、全频段饱和攻击的科研军团。
………………
肖镇的办公室不再是传统的房间,而是被打通成一个环绕着七块巨大电子白板和四台高性能图形工作站的操作中心。
这些屏幕如同他延伸出的大脑皮层,实时显示着原子钟的激光冷却阱状态、陀螺仪转子的微观振动频谱、光刻胶分子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以及北斗系统初步的轨道仿真数据。
清晨六点,肖镇已经站在中央,指尖在不同屏幕间跳跃。
“张工,原子钟微波腔q值不稳定,根源是第37号支撑点的热形变耦合了腔体模态,重新设计支撑结构,拓扑优化文件已发送,上午十点前我要看到新模型。”他语速极快,不容置疑。
刚进门的张明远工程师看着屏幕上瞬间接收到的、结构精妙得如同艺术品的优化方案,倒吸一口凉气。这至少省去了结构组两周的试错。
几乎同时,肖镇头也不回地对陀螺仪组负责人说:“王工,静电悬浮的噪声谱在1.2Khz有个尖峰,不是电路问题,是真空泵的机械振动通过地基传导的七次谐波。
设计一个主动减震基座,原理图和控制系统框架在二号白板,下午测试。”
王海涛看着白板上那套融合了机械、控制和材料学的综合解决方案,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被按在地上摩擦。
这仅仅是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同步处理了:
·通过自家环球卫星专用信道视频连线,指导深圳光刻胶中试生产线调整了两个反应釜的温控曲线,解决了批次不稳定的问题。
·审阅并瞬间指出了林为民教授发来的关于新型光引发剂论文中的一处关键计算误差。
·回复了麦家辉关于三项国际专利申述策略的邮件,引用了最新的判例法。
场景二:上午九点,“并行思维”与“知识灌注”
项目进展例会变成了高强度的“并行思维”展示。肖镇同时主导着三个技术方向的讨论。
他左边对着原子钟组:“你们纠结的碰撞频移补偿,用传统线性滤波是死路,试试这个基于卡尔曼滤波和神经网络预测的混合模型。”
他在白板上飞速写出核心算法,其创新性让组里的算法专家目瞪口呆。
右边对着陀螺仪组:“转子材料的各向异性导致的漂移,我设计了一种原位电磁修正场,补偿算法在三号服务器,自己调用。”
中间还穿插着对北斗轨道组(通过电话)的指导:“导航电文纠错码的冗余度可以再优化15%,采用我上次给的Ldpc码改良方案,抗干扰能力能提升30%。”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知识灌注”能力。
任何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无论多冷僻,他似乎都能瞬间调出相关知识,并以最精炼、最直指核心的方式讲解清楚,仿佛他大脑里连接着一个全人类的知识库,并且检索速度是零延迟。
………………
肖镇的恐怖,不仅在于其深度,更在于其广度。他敏锐地发现了看似不相关项目间的深层联系。
“原子钟的超稳晶振模块,其相位噪声抑制技术,稍作修改,可以直接用于陀螺仪读出电路的噪声屏蔽。”
他一句话,促成了两个组核心技术的共享,节省了数百万的研发经费和数月时间。
“光刻胶研发中用到的高精度微量沉积技术,其控制算法比陀螺仪组目前用的领先一代,代码已共享。”
他甚至抽空审核了大禹半导体送来的新建晶圆厂布局图,一眼指出了三个可能导致未来生产效率损失的物流瓶颈,并给出了优化方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返那个冬季拯救他 少年称王[娱乐圈] 这男频文白月光不当也罢 八荒仙界 星际:茶意暴表后我宠冠军营 娘亲比本王小两岁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如我所书——不同以往的浪漫故事 势不可挡[快穿] 竹马该上朝了+番外 才上心头 末日女主挨操记 这还是我家吗?(被儿子催眠后的家庭) 睁眼七零,追着落魄大佬下乡享福/大佬全家下放,她搬空仇家去追随 被权贵轮番精养 大学生凌辱系列 音逝我梁+番外 她是贵族学院的路人甲 (英美同人)韦恩的召唤师女儿+番外 当卷王穿到信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