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清明上河图真迹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一年多来,除了林笑,从来没有人晚上开车经过这里。

难道是林总的朋友?

纪刚走到值班房外,看着灯光越来越近。

可是,车灯突然消失了,连先前隐隐约约的引擎声也停止了。

纪刚胡疑地看着远方,不知道那辆车突然跑到哪里去了。

这里只有一条路,这条路只能通向弘轩工艺品厂。

这里实在太偏僻了,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只有这么一家厂子。

谁会半夜三更地开车到这里来呢?

如果是走错路了,也该掉头回去,不应该突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难道是林总有什么仇人?

不对!

纪刚马上打消了这种想法,在他看来,林笑一直谦恭有礼和蔼可亲,怎么会树敌呢?

也许,也许……

纪刚禁不住笑了笑,也许是一对野鸳鸯吧?

他回头看看厂房,林总办公室的灯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关了。

过了一会儿,就看到林笑背着一个沉甸甸的旅行包走下楼来,将包放到汽车的后背箱里,然后钻进汽车,点燃引擎,缓缓地开了过来。

他向林总招招手,想告诉他远方那辆汽车的事,但是林笑只是在车内挥挥手,一踩油门就扬长而去了。

也许,真的只是一对野鸳鸯吧?

林笑驾车向市区奔去。

想着那个数字7,他不禁又笑了,不自觉地背诵起诗人北岛的名篇: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rdo;

车后突然闪现的两束强光打断了他的吟诵。

他疑惑地看看倒后镜,不禁一抖丛生。

怎么会呢?

这么晚了,这条路上怎么会有其他车呢?

他踩踩油门,车速变快了。

但是后面那辆车依然不紧不慢的,林笑这才嘘了一口气。

也许只是迷路的人吧?

可是,又过了十几分钟,林笑已经驾车到了市区,那辆车还是跟在后面。

不可能是巧合!

林笑越来越慌张,他急忙拿出手机,左手扶着方向盘,右手拨通了电话。

48

走出白正天家门后,沈蓉一言不发,一直低着头匆匆地走路,时不时摇摇头,这让白正天感到非常奇怪。

沈蓉看着白正天说道:&ldo;我觉得林笑有问题。他卖的那些绢,还有他朋友那幅《清明上河图》都有问题。&rdo;

&ldo;什么问题?&rdo;

&ldo;他卖的那些绢说是宋朝的古物,实在太可疑。要知道,绢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只是空气的自然浸蚀,年代久远的绢就会变得糟脆。基本上,百年以上的绢,已经没有韧性了。明代初年的绢,至今已经腐败得不能碰触……&rdo;

&ldo;可是《清明上河图》不就是画在绢上的吗?不是一样保存到现在?&rdo;白正天打断了沈蓉问道。

&ldo;那是因为宋朝的绢,装裱得比较好,胶水把绢隔离开来,无法与空气接触,所以才能流传至今。&rdo;

&ldo;所以朗风轩的宋绢是假的。&rdo;

&ldo;对,不但那些宋绢是假的,就连那幅《清明上河图》用的绢也是假的,这就更奇怪了,&rdo;沈蓉皱着眉头说道,&ldo;那个画却像是真的,你记得那幅图上的破损处吗?&rdo;

&ldo;记得,&rdo;白正天点点头,他不知道那么一个小小的破损,何以引起沈蓉这么大的兴趣。

沈蓉继续说道:&ldo;《清明上河图》真迹在同样的位置,就是距画首约80厘米处,也有一个破损。&rdo;

接着沈蓉讲了一个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1973年,故宫对《清明上河图》进行重新揭裱的时候,专家看到画面上有一处残缺,残缺的部分补了一块绢,绢上补画了一头牲口。当时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认为:&ldo;卷首稍后,在汴梁市郊店铺林立的街衢上,一队扫墓后匆匆返回的轿骑,前导的一匹马突然发情狂奔,在此惊险关头,一个老翁赶忙抽身要抱起蹒跚学步的幼孙。原来在老翁背后柱子旁边残缺了一大片,原绢已经轶失了,到明末清初揭裱时,补绢画了一头&lso;尖嘴立牛&rso;正在张口嘶叫,殊碍原画意境。&rdo;于是1973年新裱时就把这块补上的绢揭下来了,留存归档,不再复原。这事本来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到1997年的时候,有一个农民站出来向故宫叫板了。这个农民叫王开儒,是个文物爱好者,1990年创办了&ldo;炎黄轩&rdo;,宗旨是穷毕生精力复制中国历代名画。同年6月,他带着儿子进了北京故宫,说儿子已经传承了他的技艺,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他的家族愿意为故宫藏画的复制而永远奋斗。故宫被他的愚公精神所感动,答应让他先试试齐白石的作品《红梅图》,结果一试就让故宫满意,从此与故宫签约,成为复制故宫藏画第一人。1997年,王开儒成功复制了《清明上河图》,就在这时他发现《清明上河图》在1973年重新揭裱的时候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他认为杨伯达所说的&ldo;尖嘴立牛&rdo;其实是一头发情的壮年母驴。尽管年代久远,绢素残破,但发情母驴神态毕肖,而拴在斜对面铺下那只张嘴嘶叫、四蹄翻刨的牲畜,体小,耳大,立鬃不垂,正是一头公驴。王开儒建议故宫博物院恢复原貌,但是故宫博物院并不认可王开儒的推断,至今未做修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孩凶猛  雨夜庄的惨剧  我儿子是男团C位  囚爱  班长大人辛苦了[穿书]  我和校草同居了  原罪指标  池净  符玉容  渴夏  自然法则  少女侦探之极舞  全世界最好的想念  穿成80年代大反派  买来的男保姆  悲剧的巧合  地狱游戏  浮生夜语  梦诅咒  观月不尽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