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重建秦国的有哪些 > 第141集 不一样周伟不一样苏梦(第1页)

第141集 不一样周伟不一样苏梦(第1页)

秦建国宣布的扫盲夜校和农业技术学习班,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知青点和靠山屯都激起了层层涟漪。对于日复一日面对黄土的社员们来说,这是个新鲜事;而对于知青们,这则意味着劳动之外,一种新的、可能更能体现他们价值的身份和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春耕扫尾工作仍在继续,但话题却不可避免地围绕着夜校和学习班展开。张志军和王振华显得尤为积极,下工后常常凑在一起,商量着扫盲班该怎么教,教什么。他们找来林静,三个“准老师”围坐在知青点的煤油灯下,用旧报纸和账本纸编写简易的教材。林静负责写字和画简单的图示,她的字迹清秀工整,画的玉米、高粱、锄头等也惟妙惟肖,让张志军和王振华啧啧称奇。林静在这种被需要和认可的氛围中,脸上渐渐多了些笑容,虽然依旧话少,但眼神不再总是躲闪。

“咱们先从最常用的字开始教,比如‘人’、‘口’、‘手’,还有‘玉米’、‘土地’、‘工分’这些。”张志军拿着林静写好的卡片,兴致勃勃地说。

“对,还得教数数,起码要会认自己的工分。”王振华补充道。

林静轻声提议:“是不是……也可以教几句简单的毛主席语录?我看社员家里都贴着。”

“这个好!”张志军和王振华一致赞同。

周伟表面上对扫盲班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小孩子过家家”,但他对农业技术学习班,尤其是那台待修理的柴油机,却上了心。他几次装作不经意地从屯里存放杂物的旧仓库门口路过,隔着破旧的木门缝隙,窥探里面那台布满油污和灰尘的铁疙瘩。那熟悉的金属轮廓,复杂的气缸和曲轴结构,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他甚至在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启动困难可能是油路堵塞,马力不足或许是气缸磨损……这种专注的思考,暂时驱散了他内心的阴霾和无聊。

苏梦依旧沉默地完成着分配给她的农活,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当春杏和另外几个年轻妇女在休息时,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着扫盲班,好奇地猜测“老师”会怎么教时,苏梦虽然仍不参与讨论,但会默默地坐在不远处,手里编着草绳,耳朵却似乎留意着她们的谈话。有一次,春杏拿着林静画的一张画着各种农具的图跑过来,指着上面的“镰刀”两个字问苏梦:“苏梦姐,这念啥?林静姐画的真好,俺一看就知道是啥!”

苏梦愣了一下,看着春杏充满求知欲的明亮眼睛,迟疑了一下,还是低声回答:“念‘镰刀’。”

“镰——刀——”春杏跟着念了一遍,高兴地说,“记住了!谢谢苏梦姐!”然后像只快乐的燕子般飞走了。

苏梦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这种被当作“知识”来源的、不带任何偏见和打探的请教,让她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微妙的平静。

几天后,春耕工作圆满结束。黑土地被一行行整齐的绿色幼苗覆盖,充满了生机。靠山屯召开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会,老支书表扬了全体社员和知青的努力,尤其提到了几个表现突出的知青,张志军和王振华赫然在列。周伟虽然未被点名批评,但也未被表扬,他混在人群里,心情复杂。

总结会结束后,扫盲夜校和农业技术学习班正式提上日程。扫盲班设在屯里的小学堂,利用晚上时间,每三天一次。第一次开课那天晚上,小学堂里挤满了人,大多是些年轻的媳妇、半大的孩子,甚至还有几个好奇的老人。煤油灯把教室照得通亮,黑板上挂着林静画的图画和写的字。张志军和王振华虽然有些紧张,但准备充分,讲解耐心,林静则在下面轻声细语地纠正个别学员的发音。课堂气氛起初有些拘谨,但在张志军几个贴近生活的比喻和王振华偶尔冒出的俏皮话带动下,渐渐活跃起来。朗朗的读书声和偶尔爆发出的笑声,回荡在靠山屯宁静的夜空中。

农业技术学习班则灵活一些,有时在田间地头,由秦建国现场讲解间苗、锄草的技巧和原理;有时在仓库前的空地上,围着他带来的几样农具和那台珍贵的柴油机。参加这个班的多是些对种地有想法的年轻男社员和几乎所有男知青。

周伟第一次正式参加技术班,刻意选了个不显眼的角落。但当秦建国开始讲解柴油机的基本原理,拆开几个简单的部件展示时,他的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往前挪,眼睛紧紧盯着秦建国手里的零件,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这台机器,毛病不少,”秦建国拍着沾满油污的机器外壳,“启动困难,运转起来噪音大,马力也不足。我初步判断,可能是油路、电路都有问题,气缸活塞磨损也比较严重。要修好它,得下点功夫。”

有几个年轻社员试着按照秦建国说的方法检查,但不得要领。周伟在旁边看着,心里急得像猫抓一样,他几乎能一眼看出哪个螺丝没拧紧,哪个油嘴可能堵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终于,在秦建国鼓励大家上前亲手摸摸看看时,周伟忍不住了,他挤上前,声音有些干涩地说:“秦、秦支书,我……我能看看吗?”

秦建国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把位置让出来一点。

周伟像换了一个人,他蹲下身,眼神专注,手指小心翼翼地拂过冰冷的金属表面。他先是检查了火花塞,又俯身听了听气门的声音,然后指着油泵的一个连接处说:“这里,可能漏油,密封垫估计老化了。”又指着飞轮,“这里间隙好像有点大。”

他的判断专业而准确,连秦建国都有些意外。周围几个原本对周伟印象不好的社员,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嗯,观察得挺仔细。”秦建国赞许道,“那你觉得,该怎么着手修?”

周伟受到了鼓励,话也多了起来:“先彻底清理油路,检查滤清器。电路要重新检查一遍,看看是不是线老化了或者接触不良。最麻烦的是气缸,如果磨损太严重,可能得找地方镗缸……”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脸上焕发出一种平日里从未有过的神采。

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怨天尤人、阴阳怪气的落后知青,而像一个沉浸在自己领域里的技术员。

李卫东和孙小海在旁边看着,都有些傻眼。他们从未见过周伟这一面。

“周哥……他懂这个?”孙小海喃喃道。

李卫东挠挠头:“以前在城里,就听说他喜欢鼓捣这些玩意儿,没想到真懂行。”

这次技术班结束后,周伟对修理柴油机的热情彻底被点燃。他主动找到秦建国,表示愿意利用工余时间尝试修理。秦建国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手,见他确有专长又主动请缨,便同意了,并把仓库的钥匙给了他一份,叮嘱他注意安全,需要什么零件或工具可以列单子。

从此,周伟的生活仿佛有了新的重心。每天下工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瘫在炕上唉声叹气,而是匆匆扒完饭,就钻进那间破仓库。油污沾满了他的双手和衣服,他也毫不在意。他仔细地清洗每一个零件,对照着秦建国找来的一本泛黄的机械手册,一点点地排查故障。李卫东和孙小海起初还跟着去看了看,但很快就被那些复杂的结构和周伟专注得近乎痴迷的状态劝退了,他们更愿意去听扫盲班的热闹,或者跟其他知青打扑克。

苏梦的变化则是潜移默化的。扫盲班开办后,春杏和几个年轻妇女下了课,有时会拿着写满歪歪扭扭字迹的纸片来找她,请她看看写得对不对。苏梦没有拒绝,她会认真地指出笔画错误,或者示范正确的写法。她的话依然不多,但态度平和,没有了以往的清冷和距离感。有一次,春杏悄悄塞给她一个还温热的煮鸡蛋,说是她娘让给的,感谢她帮忙。苏梦捏着那颗温热的鸡蛋,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

她还发现,沈念秋那里有一些旧的医学书籍和杂志。在征得沈念秋同意后,她开始借阅。那些泛黄书页上的文字和插图,勾起了她久远的记忆和对城市生活的些许怀念,但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带来的充实感。有时,她会就书上的一些问题向沈念秋请教,沈念秋总是耐心解答,并会引申讲解一些农村常见的疾病和防治方法。林静也在旁边听着,三个女性之间,渐渐形成了一种基于知识和相互尊重的微妙默契。

时间在忙碌和适应中悄然流逝,春苗破土,田野一片新绿,转眼间就到了需要间苗和第一次锄草的时候。这活计同样繁重,需要弯着腰,在田垄间仔细分辨,拔掉弱苗、病苗和杂草,留下壮苗。

这天,知青和社员们分散在广阔的玉米地里进行间苗。太阳渐渐升高,气温燥热起来,汗水顺着人们的脸颊往下淌。

周伟和李卫东、孙小海分在一垄。周伟因为心里惦记着仓库里那几个还没弄明白的零件,干活有些心不在焉,手下没个准头,有时把该留的壮苗拔了,有时又漏掉了杂草。

带班的孙石头检查过来,看到周伟负责的那一段苗留得稀稀拉拉,杂草却没除干净,顿时火了:“周伟!你眼睛长哪儿去了?这苗让你间的!好的拔了,赖的留着!你这心思根本没在地里!”

周伟正想着柴油机点火正时的问题,被孙石头一吼,吓了一跳,随即那股被压抑的烦躁又冒了上来,但他想起检查,想起柴油机,硬是把顶撞的话咽了回去,只是闷声不吭地蹲下去,胡乱地拨弄着苗。

孙石头见他这副德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说你还不服气?你看看人家张志军、王振华干的活!再看看你!同样是知青,差距咋就这么大!”

这话戳到了周伟的痛处。他可以忍受批评,但最恨被拿来和张志军他们比较。他猛地抬起头,眼睛瞪着孙石头,手里的幼苗被他捏得粉碎。

李卫东见势不妙,赶紧打圆场:“石头叔,周哥他……他可能不太舒服……”

“不舒服?我看他是心里不舒服!”孙石头正在气头上,话赶话地说,“别以为会摆弄两下那个破机器就了不起了!地里的活计才是根本!修那玩意儿能当饭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披上马甲重生:修罗场视我为团宠  小狐妖不许对姐姐撒娇  根基被毁后成了偏执神女的白月光  [星穹铁道同人] 游戏罗浮载入中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分手后腹黑年下她总在强制爱  纨绔郡主得宠日常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  [韩娱同人] 重回南韩当编剧  海王归来,千亿谢礼碾碎背叛  很好睡  爱情童话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不完美的协奏曲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  权谋帝王心  [足球] 马尔蒂尼与主 席的闺女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渺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