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重生秦国之系统 > 第229集 秋后的分红大会(第1页)

第229集 秋后的分红大会(第1页)

合作社的收成账本上的数字令人振奋,但秦建国和沈念秋都清楚,这仅仅是第一步。粮食和山货还堆在仓库里,只有顺利卖出去,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才能兑现大家的汗水,才能让靠山屯的这个冬天过得宽裕,才能支撑起明年更多的规划和梦想。

卖公粮的任务首先提上了日程。这是国家对集体生产的征购任务,也是合作社应尽的义务。老支书韩长海亲自带队,秦建国和几个壮劳力赶着几辆装满优质粮食的马车,去了公社的粮站。交公粮的队伍排得很长,各个屯子、生产队的人都有。等待检验、过磅的时候,人们互相打听收成,议论着今年的粮价和天气。

轮到靠山屯时,粮站检验员抓了一把金黄的谷粒,放在手里搓了搓,又捏起几颗放进嘴里咬了咬,脸上露出些许惊讶:“哟,靠山屯的?今年这谷子成色不错啊,颗粒饱满,干湿度也正好。”

韩长海脸上带着自豪,递上烟袋:“同志,咱合作社统一选的种,统一管理,收割晾晒也都不敢马虎。”

检验员点点头,在单子上划了个“优”等。接着检查高粱、玉米,品质都超出了平均水准。最终,靠山屯上交的公粮,不仅足额完成,还因为品质好,得到了粮站的口头表扬。看着盖着红戳的收据,秦建国心里踏实了一大半。这不仅是完成了任务,更是靠山屯合作社第一次在公社层面,用实实在在的粮食质量,赢得了认可。

卖完公粮,剩下的粮食和所有山货,就是合作社可以自主支配的收益了。如何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成了摆在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按照以往的惯例,多是等县里供销社或者一些零散的小贩上门收购,价格往往被压得很低。尤其是山货,品相好坏差价很大,但收购的人常常混在一起给个统货价,屯子里的人不懂行情,也只能吃亏。

“不能像以前那样,等着人家来收。”秦建国在合作社管理小组的会议上态度明确,“咱们得自己出去找销路。念秋说过,好东西得让识货的人看见。”

沈念秋赞同道:“对,我初步把山货分了等级。像木耳,肉厚、个头均匀的是一等,稍微小点、薄点的是二等。蘑菇、榛子、松子也都按品相筛拣开了。皮毛也按鞣制好的和半成品分了类。这样拿去谈价钱,咱们心里有底,也能按质论价。”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支持,但派谁去,去哪里卖,又成了问题。老支书年纪大了,不方便长途奔波。秦建国是主心骨,屯子里一大摊子事离不开他。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沈念秋和狩猎组的韩老猎人,以及一个以前跟着家里人跑过小买卖、有点口才的年轻后生孙福贵身上。目标地点是县里的土产公司、供销总社,甚至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地区的外贸单位,听说他们对优质的皮毛和野生蘑菇需求量大。

出发前夜,沈念秋把分门别类、仔细打包好的山货样品又检查了一遍,秦建国在一旁帮忙。

“这些一等木耳,你看这色泽,这厚度,肯定能卖上价。”沈念秋小心地抚摸着干燥脆弱的木耳,像是在对待珍宝。

“嗯,你办事,我放心。”秦建国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灯光下,她眼下的青黑还没完全消退,但眼神却异常明亮,“路上小心,到了县里,该住店住店,别舍不得花钱。”他把合作社预先支取的一点路费和生活费塞进沈念秋的行李深处。

“知道,你们在家也当心,尤其是防火。”沈念秋抬头,对上他关切的目光,心里一暖。

第二天一早,沈念秋三人带着沉甸甸的样品和全屯子的期望,搭上了去往县城的拖拉机。秦建国和老支书一直送到屯子口,看着拖拉机突突地消失在晨雾笼罩的山路上。

沈念秋他们一走,屯子里的重心就转移到了秋收的收尾工作和冬季准备上。秦建国带着社员们加固粮仓,防止老鼠和受潮,同时组织人力将一部分玉米秆、豆秸粉碎,混合着少量粮食和合作社豆腐坊产出的豆渣,开始为合作社新成立的养殖组准备过冬的饲料。养殖组目前规模还不大,只有两头母猪、十几只鸡鸭,但这是秦建国和沈念秋规划中未来重要的副业收入来源。

他还抽空去看了看正在收拾的旧仓库。几个手脚利落的妇女正在里面打扫、抹墙,盘炕的泥瓦匠也已经请好了。想到很快孩子们就能在温暖明亮的屋子里玩耍学习,不用再在冷风里挨冻,秦建国就觉得再累也值得。他注意到,窗台上不知被谁放了一小盆野菊花,金灿灿的,给这破旧的仓库增添了几分生气。这让他想起了家里窗台上那盆紫色雏菊,也想起了在外奔波的沈念秋。

等待是焦灼的。屯子里的人见面,总会互相打听:“念秋他们走了几天了?”“有信儿回来没?”“也不知道咱那山货,人家看得上不?”

秦建国表面沉稳,安排着各项工作,心里却也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他深知,这次销售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合作社的声誉和社员们的分红,更关系到明年扩大生产的底气。

第五天下午,孙卫东气喘吁吁地从公社跑回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建国哥!信!念秋姐从县里寄回来的信!”

秦建国几乎是抢过那封信,撕开封口,老支书和几个核心社员也立刻围了上来。信是沈念秋写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信里先说他们一路顺利,到了县城,先去了县土产公司。开始对方接待的人并不热情,直到他们拿出了按等级分好的样品。尤其是那一等木耳和品相极好的椴木香菇,引起了采购科长的兴趣。对方仔细查验后,对他们分级销售的理念很赞赏,当场就以比往年统货价高出百分之十五的价格,订下了一等木耳和一等香菇的全部库存,并且表示,如果以后还能保持这个品质,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看到这里,围观的几个人已经忍不住低声欢呼起来。

信里接着写到,皮毛的销售遇到了点波折。县供销社对皮货的需求不大,价格也一般。韩老猎人凭借多年经验,认为他们鞣制的狐皮和狗子皮质量很好,应该能卖更高的价。于是他们多方打听,找到了地区外贸局设在县城的办事处。办事处的同志很专业,仔细检查了皮子的毛色、鞣制工艺,尤其对几张几乎毫无损伤的完整狐皮非常满意,给出了一个让沈念秋他们“心跳都快了几拍”的高价,并且表示,这种优质的野生皮草,他们有渠道出口,希望靠山屯合作社以后能稳定提供。

“出口?”老支书咂摸着这个词,旱烟都忘了抽,“咱们靠山屯的东西,要卖到外国去了?”

信的最后,沈念秋说,他们还在接触几家对榛子、松子感兴趣的食品厂,争取谈个好价钱。预计再过两三天,等所有合同和预付款手续办妥,就能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信读完了,周围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孙卫东激动地脸通红:“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还有出口!建国哥,咱们成了!”

秦建国紧紧攥着信纸,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他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滚烫的、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喜悦和自豪。他看向周围每一张洋溢着激动和希望的脸,大声说:“都听见了吧?念秋他们干得漂亮!咱们靠山屯的东西,是好东西!咱们合作社的路,走对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屯。傍晚时分,整个屯子都沉浸在一种过节般的喜庆气氛中。人们聚在合作社大院内外,兴奋地议论着,计算着按照这个价格,自家能分到多少红,脸上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秦建国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他立刻召集管理小组开会。

“销路打开了是好事,但接下来更关键。”秦建国冷静地分析,“第一,交货要及时,质量必须保证跟样品一模一样,绝不能砸了咱们刚立起来的招牌。第二,预付款一到,咱们就要开始准备运输,联系车辆,打包货物,不能出岔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分红方案要尽快细化出来,让大家早点拿到钱,安心过冬,也看到合作社实实在在的好处。”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煤油灯下,算盘珠子的噼啪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脆响亮。秦建国、老支书、会计,还有几个小组长,仔细核算着每一项收入,扣除种子、农具折旧、公积金、公益金(用于托儿组、日后可能需要的医疗救助等)……最后计算出每个工分值的现金含量,再按照各家记录的工分,初步估算出每户能分到的钱数。

当那个惊人的数字被初步计算出来时,连见多识广的老支书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家伙,这……这比往年自家单干的时候,翻了一番还不止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披上马甲重生:修罗场视我为团宠  爱情童话  [韩娱同人] 重回南韩当编剧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小狐妖不许对姐姐撒娇  纨绔郡主得宠日常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很好睡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  [足球] 马尔蒂尼与主 席的闺女  海王归来,千亿谢礼碾碎背叛  渺尘  不完美的协奏曲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根基被毁后成了偏执神女的白月光  权谋帝王心  [星穹铁道同人] 游戏罗浮载入中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  分手后腹黑年下她总在强制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