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联盟部落,已不复初时的小巧——三千多族人生息于此,土坯房从石楼向外延展了三里,种植区扩至九十多亩,驯养区的黄牛、驴、蛮牛加起来近百头,连西边的矿石存放区都堆起了两座“小山”(黄铜矿与锡矿)。可热闹背后,隐忧渐显:雨季时,边缘的土坯房常被雨水浸泡,墙皮剥落;夜晚巡逻,仅靠土墙难以覆盖所有区域,常有野狗闯入;新归附的族人越来越多,原有的居住、生产区域已显拥挤。
“是时候建城了。”张轩站在石楼顶端,望着部落的全貌,对身边的石、木、风三位长老说,“土墙要换成砖墙,房屋要规划整齐,还要建城门、了望塔,既防野兽,也能应对未来外部落的威胁。现在离冬天还有一个秋天,我们先选好城址,烧出足够的砖瓦,等过冬后,开春就正式动工。”
石长老握着木杖,眼神落在远处的土墙:“早该建城了!选城址得选个地势高、近水源、有黏土的地方——高地势防洪水,近水源方便施工,有黏土才能烧砖瓦,缺一不可。”
木长老也点头:“还要离现有部落近,方便运输材料;附近有硬木林,建窑、做模具都需要木头。我记得部落西北有片高台,离小溪近,之前去那边砍过木,好像有片黏土矿,或许能去看看。”
张轩点头:“明天一早就去勘察,带上木工坊的阿木(懂地形)、石长老(懂防御)、风长老(懂水源),再让鹿溪跟着,她心细,能帮着记录土壤、水源情况,青羽要是想去,也带上,让她看看建城的基础怎么定。”
第二天清晨,张轩带着石长老、木长老、风长老、阿木、鹿溪、青羽,还有两名护卫队员,朝着部落西北方向出发。夏末的晨雾还未散尽,林间的露水沾湿了兽皮裙,青羽抱着青铜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跟在鹿溪身边,时不时弯腰摘一朵路边的野菊:“鹿溪姐姐,城是什么样子呀?是不是比石楼还大?”
鹿溪笑着点头:“城会有很高的墙,有能进出的门,里面的房子会整整齐齐,以后我们住在城里,神尊不在联盟的时候,也不怕有别的部落抢东西、野兽闯进来了。”
一行人先到了木长老说的“西北高台”——这是一片高出周围地面两丈的平缓台地,东西长约五里,南北宽约三里,台地边缘是陡峭的土坡,天然具备防御优势;台地东侧有条小溪,溪水清澈,流量稳定,足够施工用水;阿木在台地西侧挖了一锹土,捧给张轩:“神尊你看,这黏土细腻,不含石子,捏成团能捏出纹路,不散不裂,正好能烧砖瓦。”
张轩捏了捏黏土,又走到台地边缘查看:“地势高,雨季不会淹;近水源,取水方便;有黏土,省得远距离运输;边缘陡峭,建城墙时能省不少工。不过,得再看看其他地方,对比一下才放心。”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另外两处候选地:
-东南洼地:靠近种植区,水源充足,但地势低,夏末的洼地还积着水,石长老踩了踩泥泞的地面:“不行,雨季肯定淹,建了城也得泡坏,排除。”
-东北林地:硬木多,取材方便,但地势起伏大,需要平整土地,而且离水源远,风长老摇了摇头:“取水太麻烦,青壮们每天运水都得累死,也排除。”
对比下来,西北高台的优势一目了然。返回的路上,石长老已经开始盘算:“台地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够建一座大城了——中间留空地建新石楼和议事厅,东边靠小溪建居住区,西边建作坊区(冶炼、木工、制陶等等),南边建城门和了望塔,北边留着以后扩种。”
木长老也补充:“烧砖瓦的窑就建在台地西侧的黏土矿旁,挖黏土、运黏土都方便,烧好的砖瓦直接在台地用,不用来回搬。”
青羽拉着张轩的衣角,指着西北高台的方向:“神尊,我们就选这里吧!我想住在东边的房子里,每天能看到小溪,还能去溪边玩水!”
张轩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就选这里。回去后,石长老负责规划城的布局,画成图;木长老负责建砖瓦窑,准备模具;风长老负责组织青壮,先清理台地的杂草和小树;鹿溪帮忙记录黏土的用量和砖瓦的需求,等开春就建城!”
选址确定后,烧砖瓦的第一步——备黏土,立刻提上日程。风长老挑选了五十名青壮,分成五组,每组十人,每天清晨到台地西侧的黏土矿开采黏土;同时安排了二十名妇女,负责筛选黏土里的石子、杂草,确保黏土纯净。
黏土矿就在小溪边,青壮们用青铜锄挖开表层的浮土,露出下方深褐色的细腻黏土——这黏土比普通泥土重,捏在手里能拉出细丝,不含一点砂粒,正是烧砖瓦的好料。“小心点挖,别挖太深,下面可能有砂石!”风长老在旁叮嘱,手里拿着一根木杖,时不时插入黏土中,判断黏土层的厚度,“挖到见砂石就停,别浪费力气。”
青壮阿河力气大,一锄下去能挖起一大块黏土,他把黏土扔进藤筐,笑着说:“这黏土真软,比挖硬土轻松多了!就是沉,得两个人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妇女们则在旁边铺了十块干净的兽皮,将青壮运来的黏土倒在兽皮上,用小木筛(木工坊做的细木筛)筛选。禾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木筛,将黏土一点点筛进下方的陶盆:“筛仔细点,石子、草根都要挑出来,不然烧出来的砖瓦会有孔洞,不结实。”
阿瑶蹲在兽皮旁,用手捏碎黏土里的小土块:“土块要捏碎,不然筛不下去,浪费黏土。你们看,这样捏成细粉,筛出来的黏土才均匀。”
鹿溪也加入筛选的队伍,她还带了一把小木耙,将筛好的黏土耙平,防止结块:“筛好的黏土要堆成小堆,盖上湿兽皮,别让它晒干了,不然和泥的时候费劲。”
青羽好奇地凑过来,学着鹿溪的样子用小木耙耙土,却不小心把黏土弄到了脸上,鹿溪笑着帮她擦掉:“慢点来,别着急,黏土要轻耙,才不会弄散。”青羽吐了吐舌头,更小心地挥动木耙,看着细滑的黏土在耙下展开,眼里满是新奇。
筛选好的黏土,还要和稻草混合——稻草能增强砖瓦的韧性,防止烧制时开裂。风长老安排青壮们将晒干的稻草切碎(一寸长),然后在空地上挖了十个大泥坑,每个坑放两百斤黏土、五十斤碎稻草,再加入适量的溪水,让青壮们赤脚踩泥。
“踩匀点!稻草要和黏土融在一起,看不到单独的稻草才算好!”风长老喊着,自己也挽起裤脚,走进泥坑示范——他双脚用力踩在黏土里,来回搓动,碎稻草渐渐被黏土包裹,原本松散的黏土变得黏韧。
青壮们纷纷跳进泥坑,踩泥的“咚咚”声在溪边回荡,溅起的泥点沾了满身,却没人在意——大家都知道,这是建城的基础,踩得越匀,砖瓦越结实,以后的城就越稳固。青羽站在坑边,看着青壮们踩泥,忍不住拍手:“好像在玩泥巴!真有意思!”
和匀的草泥,要堆放在阴凉处“醒”两天——让黏土和稻草充分融合,增强黏性。鹿溪每天都会去检查草泥的状态,用手捏一把,感受黏性:“醒得差不多了,捏起来能成团,扔在地上不碎,正好能制坯。”
草泥醒好后,就进入制坯环节——这是烧砖瓦的关键,坯体的规整度直接影响砖瓦的质量。木工坊的阿木带领十名木工,提前做了砖瓦模具:砖模是长方形木框(长一尺、宽五寸、厚三寸),瓦模是弧形木槽(长一尺二、宽六寸、弧高两寸),每个模具都打磨得光滑,防止草泥粘模。
制坯的场地选在台地东侧的空地上——这里地势平坦,通风好,适合坯体晾干。五十名妇女分成两组,一组制砖坯,一组制瓦坯,青壮们则负责搬运草泥和模具。
“制砖坯要先在模子里撒层细草木灰,防止粘模!”禾站在制砖组前,手里拿着一个砖模,示范着往模子里撒草木灰,“撒均匀,每个角落都要撒到,不然坯子取不出来。”
妇女们立刻照做,先撒草木灰,再从泥坑里捧出草泥,塞进模子里,用小木夯轻轻夯实——夯的时候要均匀,不能有气泡,不然烧制时会裂。夯实后,将模具倒扣在平整的兽皮上,轻轻敲一下模具,砖坯就完整地脱落在兽皮上,方方正正,棱角分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娱乐:离婚天仙,杨蜜带娃找上门 与爆乳肥臀痴女母牛卑女妹妹的淫乱生活! 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我和闺蜜,恶婆婆![八零] 开局休夫嫌我穷我赘新夫你哭什么 松田警官绝赞救世中 你是魔法师,求你好好用魔杖 基沃托斯的美味学生 春意阑珊 星河之梦 女男爵调教日记,弟弟的专属玩物 不迎春 催眠了杏酱成为了杏的爸爸和杏天天做爱的幸福生活 电车之狼(黄油改编) 港区风流记 我与两年未见的傲娇表妹甜甜性爱寒假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打火机 人渣的本愿——仪式之茧 椰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