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回到明朝当太后下书网 > 375共话当年上(第2页)

375共话当年上(第2页)

汪舜华摇头:“你想的和你父亲一样简单。如今回头想,隐帝就是堪比宋高宗的昏君,可是当时大家只会想他是好的,只是被王振带坏了,王振死了,那个好皇帝就会回来——他君临天下十五年,宫里宫外、朝廷上下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要让他们背弃旧主,做得到吗?”

皇帝满不在乎:“那就杀了他,难道那些人还敢造反不成?”

汪舜华一叹:“可是你父皇不那么想,那毕竟是他亲哥哥。”

皇帝道:“父皇就是太重感情了。”

汪舜华道:“你父亲重感情,有时候不见得是好事,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坏事。”

这么些年了,她始终忘不了那天景帝的眼神。如果他心肠再狠一点,再果决一点,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她了。

皇帝不知道这些事,汪舜华也不想让他知道。只是说:“如果当时先帝狠下了决心,除掉了隐帝,下面未必会服气,除非连他几个儿子一起杀了,否则等他一撒手,搞不好趁着主幼国疑,为旧主报仇;即便他们憋着不搞事,后来改革的时候,也必然拿着这个大做文章。”

皇帝不说话了。

汪舜华说这件事,并不是炫耀当年计谋的高明,而是要告诉他一件事:“这世上能克敌制胜的从来不是阴谋,而是阳谋。阴谋有迹可寻,是有破绽的,可以防备;阳谋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无法破解。当年对付你伯父,不是靠阴谋诡计,而是和他当面锣对面鼓的争取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可用,人心必用。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关乎盛衰兴替,关乎生死存亡。你身为皇帝,主宰天下,一定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维护最广大的人群的利益;或者说泽披天下苍生,才能长远。”

这话在后代是说烂了的,但皇帝听得很认真,他想到了于路上看到的百姓,有光鲜的,也有穷苦的;有相貌英俊的,也有丑秽不堪入目的;有才气出众舌灿莲花的,也有笨嘴拙舌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有学富五车锦绣文章的,也有祖宗八代都不识字扁担倒了不知是个一的;有老实本分到挖自家黑历史的,也有一肚子花花肠子甚至满腹坏水的。

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明的臣民,他的子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他在文华殿念书的时候,老师们最多提到的。

这也是他在群臣奏疏中最多看到的。

如今,汪舜华则告诉他:“这句话应该是帝王行为的准则,但是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民——士农工商四民这谁都知道,但是一直以来,朝廷的政策真的是惠及到每个阶层的百姓吗?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的惠及到百姓?”

这是汪舜华第一次系统的总结和反思改革。

她跟皇帝谈到她接手的这份家业,谈到了她的蓝图和路线图;也谈到了当时的思路和举措。

皇帝简直不知道,要有这么多的铺陈,难道不是圣旨一出,莫敢不从吗?

汪舜华笑:“如果天下的事,都这么简单就好了。——你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来就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一切;甚至还没懂事,就拥有了绝对的权力。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就好在名分早定,名正言顺,他年一旦亲政,就可以顺利接手整个朝廷,没有任何人敢出来挑战你的权威;坏就坏在你太高高在上,天生就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凡事皆有自主,就可能视臣民如同草芥,甚至一心追求高大的事业而忘记了百姓的生计。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不去说秦始皇隋炀帝这样的,也不去说唐高宗唐玄宗这样的,这都太久远了。你伯父就是如此。你能说他不聪明吗?至少没人认为他是个傻子;你能说他凶残暴虐吗?好像也没什么像样的事迹。他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以自我为中心,只记得自己的身份,却忘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只想着建功立业,却不知道兵者国之大事,轻率出征,以为凭借自己的身份就可以吓退敌军,建立不世之功业,结果全军覆没,自己落得被俘的下场;如果这个时候,他能壮烈殉国,也不失为一条汉子,可是他呢?居然率敌叩关,置祖宗社稷、天下臣民于不顾!我岂不知道蝼蚁尚且贪生?可他不是蝼蚁,是口含天宪的皇帝,他的一句话,可以兴邦,可以丧邦。就这时候了,还不知醒悟,还要怀念王振,就因为王振跟了他多年,就可以枉顾他给国家带来的惨烈后果;就因为于谦、郭登等人曾经拒他于门下,就不管他们是社稷功臣,心心念念必欲处之而后快,这哪里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

“再往前说,建文帝能骗取太祖皇帝信任,宁可舍弃自己亲儿子也要把皇位传给他,他难道是个傻子吗?辅佐他的黄子澄、方孝孺、铁铉都是饱读诗书,一身正气,又能说就是奸臣吗?怎么那么大的家业,就守了四年?还是说削藩从根子上就是错的?都不是,就是太迷信权力,以为凭借皇帝的身份,就可以枉顾祖宗家法,枉顾世道人心,一意孤行。太祖尸骨未寒,就直接拿人儿子开刀,也不讲究方式方法,直接不给人活路。——你想想,这样的人,即便拥有九五之尊的身份,下面真的会服气吗?”

“别说你伯父有正统的名分和十五年的香火情,也不说土地清理会得罪多少人,也不说开海断了多少走私人的财路,也不说废了荫官限制科考人数砸了多少人的饭碗,至于鼓励举报漏税就更不用说了,多少人骂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就算废除贱籍,豁免贱民,这该是皆大欢喜吧?可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别说家仆家奴没去处不愿意豁免,佃户想少交点租子不想和百姓一样,就是那些最不入流、最遭人践踏的娼妓戏子乞丐,他们又都愿意豁免吗?不见得,虽然说地位卑贱,但也有个好处——能免税!多少人因此发家致富。当初多少贱民因这事到官府请愿,开头以为受人唆使,后来才知道那是有真情实感的!”——金玉奴为什么要棒打薄情郎?对方嫌弃她是乞丐头子的女儿!可就是这个乞丐,居然有家有业,供养了穷秀才连科及第,如果不是个负心汉子,那就是慧眼识珠的佳话!

“我向来是不喜欢什么阴谋论腹黑学的,也不希望你把心思和功夫花在权谋上来,这不是一个帝王应该有的胸怀和气魄,我是希望你能承继祖宗基业,建立一番功业的;至少,对得起万千将士和天下万民的牺牲和热血。”

她说的有点意味深长:

戴天履地并称才,七尺伟然,须作几分事业;

往古来今中有我,百年易耳,当思千载姓名。

汪舜华看向儿子:“这治理天下说难也难,说容易却也容易。谁都不是傻子,你把百姓看得有多重,百姓就把你看得有多重。就像孟夫子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希望你能做正面的典型,而不是反面例子。”

皇帝沉默了。

汪舜华再接再厉:“我知道,这些年下面骂我的人不会少,谁叫我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呢,我也不是银子,怎么可能人人都喜欢?可是,我不得罪一小撮人,就要得罪家国天下,就要损害国家的根基。身为帝王,不能只顾着你身边的这些人,也不能只顾着你的宗族,还有你的家、你的国。所以有时候,宁愿让一条街的人去哭,也不要让一地一国的人去哭。”

“当然,前提是你首先得拢着你身边的人,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你办事,才能首先不让自己哭。——人心,是天下最不可靠的,但也是最可靠的,就看你怎么把握。”

皇帝静静地听着,目光停留在墙壁上的字条上: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清白之年  原来是想谈恋爱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我在古代做皇帝  重生你不配[快穿]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山海有归处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你又在乱来[电竞]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我被影后教做人  搞友情不香吗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