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回到明朝当太后下书网 > 410情事www tyue me(第1页)

410情事www tyue me(第1页)

弘治改元的第一天,春光灿烂,惠风和畅。

汪舜华在颐和园里接受了后妃的朝贺,听内官说起今天皇帝在皇极殿大朝宣布大赦天下的盛景,仿佛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人一闲下来,时间就很快。

今年的会试,有两个女子拿到了入场券,一个是程敏政的长女月华,十六岁,自幼在女学进学,向来以才学闻名。与她同龄的潘碧天,天台人,八岁能诗,名动江南,被誉为“有唐人风韵”。汪舜华读过她的“夜久人未眠,碧水荡秋月,未见云外户,先听水边松”“不知燕子栖何处,此际东风依旧回。明月晓光移槛白,芙蓉秋色映江红”,可与汉班婕妤“玉阶”之赋、“纨扇”之词相媲美。

可以想见士大夫们的愤怒,弹劾顺天府主考官徇私,才子们也齐聚孔庙恸哭,大骂奸佞当朝,国将不国。

好在才子们虽然能哭,但不会真正放弃会试。

遗憾或者庆幸的是,这两个女孩子都没能取得殿试的资格证,想来还是平日诗词歌赋写得多,八股文做得少,对圣贤经典研究还不透彻。

饶是如此,程敏政自然遭受了新一轮猛烈抨击,不得不提出辞职;皇帝摆手:“会试选材,唯贤是举。”

他知道程敏政同意女儿参加考试,本也是存了支持太后皇帝的心思;女人不是新省的,朝廷没有预留名额。

既然有人要借女人考试做文章,朝廷也就必须以更大的毅力把这件事摁下去,确保改革的总基调不偏离。

有了这样的事,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不是李旻、白钺、王敕三鼎甲,而是这个两个少女,演绎了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无数人传说,其实这俩人已经考上了,只是发榜的时候删掉了名字;有的说程敏政鼓动女儿参加科举,其实是为了献给皇帝留条后路;也有的说,潘碧天是反出家门,和她父母恩断义绝,才混进了考场;还有的说汪太后要求考官必须录取,遭到考官的断然拒绝。

皇帝带着点遗憾和释然来见母后,汪舜华倒很坦然。事实上,程月华和潘碧天能走进乡试考场就已经很出乎她的意料了,本来以为这一天要一两百年以后才能到来;能走进会试考场,那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再往前,谁都不敢设想了。

毕竟三年一科的会试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少名满天下的才子也难保能登科,两个黄毛丫头能一举中第,那才是天方夜谭;再说,真要是考中了,以后安排也是麻烦事。远方外地,人生地不熟,真要出了什么事,她们和家族难过,朝廷也丢脸;留在北京,只怕百官更要闹腾。

这样也好,可以收场。

但是不可能每次都这样,总会有女人走进殿试的考场,到时候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但那是后人的事了。

汪舜华亲自召见了她们,看着两个年少漂亮的小姑娘,心里暗暗感叹了一番,赏了金帛,勉励她们继续发奋,又问起她们将来的打算。

潘碧天的父亲潘成是文学馆馆臣,本是来京省亲的。她父将她许了同乡士子刘昀,准备过两年完婚。

程月华低着头,说只想好好读书,暂时不想其他。

女孩儿的心思难猜,汪舜华也没心思琢磨,只是吩咐李莹:“如此才貌双全,不可轻易许人。”这样的佳人入后宫恐落人话柄,做王妃也是够资格的,不过眼前亲王级别暂时没合适的;余下的郡王妃公侯夫人自不必说,只是不知道人家什么想法。

李莹带着女儿谢恩,只是出宫看着女儿一眼,深深叹气。

虽然身为尚书之女,有的是求亲的人,但月华向来心高气傲;前些时候参加会试进场,被一众士子围攻,她厉声反驳:“你辈诗书君子,怎可如此欺凌一个女子?朝廷允许妇女参考,乃是开门进贤之举,不在考场争个长短,却如此以多欺少,这是哪位圣人的教诲?”

众人丝毫不觉得羞敛,反而愈加大声辱骂;倒是后面一个青年帮她说了一句:“堂堂七尺男儿,难道不能在考场上胜过女流,只能威胁恐吓,令其不得入场吗?”

这话实在难听,众人这才回头不看两个女子;程月华却忍不住偷偷看了那青年,身量挺拔,相貌魁宏。

那人是王恕的幼子承裕,也是当今有名的才子。历史上不仅仕途通达,居官廉洁,而且是有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承裕字天宇,号平川,三原人。七岁时即有“风来梁上响,月到枕边明”的佳句;十七岁著《进修笔录》;20岁时著《太极动静图说》。

历史上,王承裕在两年后乡试中举;但这一次父亲仕途通达,他在北京侍奉,交游群贤,于是早早参加考试。

程月华名落孙山,倒是对慷慨陈词的青年念念不忘;王承裕也没能金榜题名,但也记住了那个明艳照人的少女。

按说本是门当户对、佳偶天成,但这桩婚事遭到了王恕的坚决反对:“程敏政以破坏祖宗法度为事,和丘浚、李东阳、倪岳结党营私;他的老婆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不好好相夫教子居然写什么小说,下三滥的东西!女儿更是离经叛道,居然跑去考科举!怎能入我家门!”

当下操起板子打了一顿,下令将承裕锁进书房闭门思过,破口大骂敏政一家,砸了几个杯子,这才解恨。

第二天见到敏政,义正言辞的告诉他:“承裕现在在家闭门读书,你们不要再纠缠他!”

敏政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倒也知道那孩子才学难得;于是劝说:“承裕聪明,现在已经成人,还是要尊重他的想法。”

王恕恶狠狠地打断了:“我的儿子是什么样的很清楚,不用你来告诉我;自己家教一塌糊涂,别来教训我该怎么管儿子!”

然后拂袖而去。

程敏政回家和李莹叹息:“王宗贯刚正清严,始终一致;然而志同道异,这门亲事做不得了。”

李莹也是叹息:“就怕月华那丫头死心眼。”

程敏政道:“你好好劝劝她,天下才子不少。”

王家不愿意,程家也不可能强买强卖。程敏政跟老友国子监祭酒费訚打听,今年入监的举子中,以江西铅山的费宏最是出色,十三岁中信州府文元,十六岁成江西解元。

但是程月华是个认死理的,她认定了王承裕,非他不嫁!

可惜的是,王承裕没能坚持。

他是诗书君子,孝友恭顺,虽然历史上能和刘瑾硬扛,不是温良恭俭的小白兔;但是“不孝”这顶帽子太重,白居易扛不住,陆游扛不住,他也扛不住。

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和父亲辩论了一场改革,王恕拍案而去,大骂“混账东西被狐狸精迷惑了”;也不勉强他吃饭了,让他冷静一下,饿了自然就会找爹。

王恕治家严谨,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存在,自然下人都不敢违拗;可承裕也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不认错!

是谁说老大和老二打架,受伤的永远是老三;老子和儿子置气,那么夹在中间不能做人的就是老娘。

张夫人抱着王恕反复哭:“孩子还小,你别跟他见识”;把老头哭烦了,索性就搬到朝房去住,不回家了。

张夫人对着承裕早哭晚哭:“我可怜的儿,我就求求你,跟你爹认个错!若是你爹恼了,告你不孝,别说前程,连命都没了!”

一边说着:“就算程氏和你一样的心思,你既然知道你爹和姓程的不睦,又深恨程氏不守清规,即便她嫁了进来,难道能过好日子?她爹也不放心把她嫁进来吧?”

承裕看母亲如此,叹息了一声,泪如雨下。

程月华还想去找王承裕,没想到听父亲说王承裕即将完婚;大哭了一场,索性自挂房梁。

好在李莹担心女儿,让人时刻守着,急急忙忙的把人放下来,哭了一场,劝了一场,又骂了一场:“你爹和我辛辛苦苦的把你拉扯大,难道是为了让你殉情的?若那人是焦仲卿还好,只怕你在这里送了性命,人家倒还娶妻生子功成名就逍遥快活!值吗?”

月华哇的哭出声来,李莹又抱着哭了一场:“若那王承裕像你这样痴心,能护着你,就算舍了脸皮,你爹和我也可以去求王恕允了这门亲事;可是你看,就算你嫁过去,难道不受委屈?——当年我嫁给你爹,可是他扛住老尚书的鞭子求来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古代做皇帝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清白之年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重生你不配[快穿]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我被影后教做人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搞友情不香吗  山海有归处  原来是想谈恋爱  你又在乱来[电竞]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