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舜华想到了曾经学过的理论,嗯,光上党课是不行了,还要有系统的理论。
当然不可能全文默写,有那本事早去中央党校了;但是可以有大致的框架,告诉他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变化的,所以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以民为本、强国富民。
不用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但观点要鲜明、意义要深刻,这样百十年后有的是人来给你注解、帮你阐述。
毕竟写书的人永远没有出题的人想得多。
书的名字就叫《清宁絮语》,包含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干。
行了,其实就是前世今生两辈子理论知识的总结和提炼,包括中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历史的发展脉络;当然必须要结合大明的实际。
毕竟,太后也没办法革自己的命。
是否易姓改号,要看皇帝的发挥;但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却是历史的必然,但即便如此,过程中也必然面临艰难险阻,哪怕工业社会到来以后,也不能说就是万事大吉。
此外,还可以描绘一下未来具体的宏伟蓝图,那时候应该有怎样的技术、百姓如何生活、国家怎么治理、太平如何维护。
如果是小说,应该比《西游记》更加炫酷。
但这样认认真真的畅想,不知道会不会被人当成疯子或者傻子。
自从还政以后,这件事就一直在她心里盘桓,构思了这么些年,可以动笔了。
真的老了,字太小都开始模糊了,好在有老花眼镜。
因为玻璃技术得到发展,做的人多了,价格就跌了,利润也就下降了,尤其这东西属于奢侈品,市场容量本身就有限,因此大家都在想办法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做别人做不出的。
因此,玻璃公司在制造杯盘屏风之类的工艺品和望远镜、放大镜的时候也没忘记开发实用产品。
西洋的眼镜技术已经颇为成熟,元朝也有眼镜;历史上万历年间,文学家田艺蘅自述:“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叆叇”就是眼镜。
苏州工匠孙文玉是官宦子弟,父亲屡试不第。他自幼聪颖异常,13岁即为吴江县学生。不久父亲去世,家境中落。虽然如此,他仍勤奋好学,尤其喜好数学,探讨测量、算指、几何之法。母亲年老视物艰难,他就到学习制镜技术,又根据几何、物理等知识,经过自己的实践积累和探索,掌握了“磨片对光”技术,先是用水晶材料磨制成镜片,还创造了磨制镜片的牵陀车,就是古典法加工的水橙,是用脚踏转动,采用矿石砂、白泥、砖灰等作研磨剂或抛光材料,把镜片磨成凸凹透镜,以适应眼屈光的需要。
他能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孙文玉一举成名,很快受到朝廷的重视,被推荐到北京。
在磨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础上,他还磨制成存目镜、万花镜、鸳鸯镜、放大镜、幻容镜、夜明镜、望远镜等各类光学制品。他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这样就可以随目配镜,效果丝毫不差,戴上也比较方便舒适。
不仅他制造的眼镜名扬天下,而且技术迅速传播开来,原先高不可攀的眼镜迅速传入寻常百姓家。
汪舜华在肚子里寻思着玻璃镜子的做法,到底没有想起来,安慰自己说镜子无关紧要,但愿物理化学能发展得更顺畅些就好。
小剧场:
太祖:朝令夕改,变来变去,也不嫌麻烦。
懿文:爹爹,此一时彼一时,只要能守住江山,就由他们去吧。
太祖:可倒也是。
隐帝:祖宗们,我还是觉得应该让祁钰交钱,他是晚辈!再说,洪武懿文永乐三省还在土著手里,连地府都争取不过来,景泰省可是实打实的日进斗金!这笔钱,他该出!
世宗:祖宗们,好消息,见泽新设了洪熙省、宣德省!——您瞧瞧,就是吕宋和马六甲附近,这可都是天下有名的繁华地界。
仁宗:啊,哈哈,孙媳妇有孝心。
宣宗:好,不错,哈哈。
隐帝:爷爷,爹爹?
宣宗:滚一边去!3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清白之年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搞友情不香吗 原来是想谈恋爱 重生你不配[快穿]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我在古代做皇帝 我被影后教做人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你又在乱来[电竞] 山海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