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我家木门通七零笔趣阁 > 第69章(第2页)

第69章(第2页)

整个牛草湾三大队成分不好的人就只有顾骁这一家,周顺弟一个外嫁女,男人跑了就回到村里生活,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还影响不到大家。

这会儿村里要分地了,在一些人眼里,顾家祖孙三人的存在那就太碍眼了,要是能把他们三人排挤出去,说不定他们就能多分一块地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蠢蠢欲动了起来。

周新文一眼就看穿了这些人心里的想法,沉声道:“周老六,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不过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次分地人人都有,不以成分做标准,周顺弟一家落户在牛草湾三大队,这次分地他们一家三口也都和大家享受一样的待遇!”

虽然对于顾骁来说,依照他手里现有的存款,地不地的根本不重要,大家都有自己的地种了之后,以后想买粮食肯定就更容易了,他手里有钱,还愁一家人没地要饿肚子吗。

不重要归不重要,但是周新文对于他们家的维护,顾骁还是很感动的。

之后周新文又略说了几句,然后就挥手让大家散开了。

因为分地的事情,村里的大人是激动得一整晚都睡不着。

尤其是按照人头分地的规定一出来,好些个家里儿孙定了亲的,都想趁这两天赶紧把新媳妇娶回家。

毕竟家里多一口人,到时候也能多分一份地。

然而有女儿的家里也不傻,女儿留在家里,自家就能多分一份地,冲着这个,很多人宁愿顶着未来亲家的不痛快,也要把之前说好的成婚日子再往后推一推,为此也是惹出了不少的争端。

这次乐阳镇的领导班子很快,各方人马齐出动,只用了五天就丈量好了下辖公社的全部土地。

经过一番商讨后,也定下来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人均一亩两分地,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八分地。

哪怕是在登记的前一天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分到这八分地。

就这还是分得少的,听人说有那人少地广的镇子,人均分地三四亩的都有。

听到这些消息,牛草湾三大队的村民简直是羡慕得眼睛都快滴血了。

顾家三口人,两个成人一个孩子,能得到三亩二分地,周顺弟算清楚帐后,激动得在家里一直转圈圈。

“有了这三亩多的地,以后我们祖孙三人的口粮是不用担心了!要是能分到好的田地,那我们就更不用愁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牛草湾三大队抓阄分地的当天,周顺弟迈着小脚颤颤巍巍地去台上分别抽了自家的田和地的签。

周新文伸手接过周顺弟手里的两张纸条后,当众宣布:“书房垭口一亩两分地、大田湾水田一亩八分田,桐子坡坡地两分。”

周新文这话一出,村里好些人都不满意,这周顺弟运气太好,一下子就抽到了村里最好的旱地和水田,虽然也有两分最差的坡地,但是只有那么两分,可比在她之前抓阄的大部分人抽得都好。

而且村里好田好地就那么多,周顺弟抽走了两块,剩下的好地也就更少了。

有那平常贬低周顺弟习惯了的人,就凑到她旁边和她商量起了换地的事情。

这也是周新文为了方便大家特意允许的,有的人想把抽到的零散地换成一整块,又或者想把抽到离家远的地换成离家近的,别看这好像是不起眼的小事,回头真种地的时候,这么一点小事能让大家节省不少力气。

周顺弟也不傻,知道村里人平常都看不起自己,这会儿任凭大家说得再天花乱坠,她也是不愿意把自己手里的好田地换出去的,直接拿着纸条去书记员那里登记了自家的地。

为此村里好些人心里又不高兴了,不过周顺弟才不管那些呢,现在自家有了地,她可以不看村里人眼色过日子了!

第9o章国营饭店是垄断了的生意……

牛草湾三大队分地抓阄结束后,村民们的情绪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彻底沸腾起来。

和包产到户的消息一比,高考结束,村里有四个知青都榜上有名,陆续找周新文开了证明,收拾好行李离开了牛草湾三大队大队都没引起太多的人的关注。

村里那些落榜的知青日子瞬间就难过了起来,他们没有考上,村里的土地也分给了村里人。

现在因为地里还种着红薯,周新文说要等地里这批庄稼全都收上来后,这些地才会分到各家。

这土地都分给村里人,让靠着上工吃饭的知青们一下子就尴尬了起来。

现在村里没了地,他们后面去哪里上工?给村里人帮忙那他们不就成了建国前的长工了?

也有知青想过村里会不会给自己分地,事实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村里的村民为了多分点地都斗得跟乌眼鸡一样了,打死他们都不会愿意把村里的地分给他们这些外来的知青。

知青们继续待在村里连明年上工都找不到地方,一时间也是群情激愤,好几次都闹到了周新文面前。

周新文心里也为难,知青的安置可是件大事,他这种小人物哪能做得了主,只能一趟一趟地往公社和镇上跑,看上面的领导们对此有没有什么好的安排。

跑了两三趟后,还真让周新文跑出了一些名堂。

上面准备让知青回城,南方有些城市的知青已经小范围的开始回城了。

听到消息后,周新文就去知青安置点安抚了大家一番。

听说自己或许能回城后,这些知青又是不敢置信,又是觉得前路迷茫。

要问以前这些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最盼望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回城了。

乡下的日子太苦了,早就已经磨光了他们下乡时怀揣着的满腔热情,然而以前做梦都在想的事情,真要轮到他们身上时,他们心里又不安定了起来。

要知道做这些年知青是一批一批地往乡下安排,现在让大家都回城了,别的不说,这吃喝拉撒就是个大问题。

城里显然是没有这么多工作岗位的,之前上面让适龄青年下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城里的工作岗位不够。

而下乡的这些知青,除了第一批中有极少一部分是自愿下乡的外,其他的都是念完高中后,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下乡的。

但凡是受家里疼爱的,早就接了家里人的工作岗位,留到城里的,真正下乡的要不是在家里不受重视的,就是家里情况不好,没钱买工作的小年轻了。

他们家里的条件一般,现在他们回城后照样不会有工作,辛辛苦苦回到家里大概率也是留在家里吃白饭,被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嫌弃的。

不过这些问题和回城比起来,好像都是能够忍受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皓月歌  警队小福星五岁半  驯服劣犬的男人  能否请你拥抱我  带着三个娃娃去修仙  女主她不攻略了  重生后,我靠捡男人还十亿债  为古早狗血网球同人文奋斗!  温柔豢养  原来,我们都不寂寞  心岸 · 梦之交响曲  谁和谁作对  星空下的相遇  只消一眼  远方的心动 (GL)  二婚后她惊艳香江  谁说立海的毛利前辈不靠谱  带着网咖回1950  黑月光她专克病娇  春潮带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