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范围)从辛亥年(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到乙卯年(元徽三年,公元475年),共五年。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年,公元471年)
春季二月戊戌日,南朝宋分割交州、广州,设置越州,治所设在临漳。
起初,明帝还是亲王时,性情宽厚温和,有好名声,唯独受到世祖(刘骏)的亲近。即位初期,参与义嘉之乱的人大多被宽恕,明帝根据他们的才能任用,如同对待旧臣。到了晚年,他变得更加猜忌残忍,迷信鬼神,有很多忌讳,言语、文书中,涉及灾祸、丧事以及疑似不吉利的词语,需要回避的有上千种,一旦触犯,必定治罪杀戮。他把“騧”(毛色黄白相间的马)字改成“瓜”,因为“騧”字像“祸”字。身边侍从违背他的心意,常常有被剖腹砍杀的。
当时淮河、泗水一带正在打仗,国库空虚,朝廷内外的文武百官,都被停发俸禄。但明帝却奢侈浪费过度,每次制造器物,必定要造正御(皇帝用)、副御(备用)、次副(再次备用)各三十件。宠臣掌权,贿赂公开进行。
明帝一向没有儿子,暗中把各亲王姬妾中怀孕的人接入宫中,生下男孩就杀死孩子的母亲,让自己的宠姬抚养这个孩子。
到这时,明帝卧病在床,因太子年幼体弱,特别忌惮各位弟弟。南徐州刺史晋平刺王刘休佑,之前镇守江陵时,贪婪暴虐无度,明帝不让他去藩镇,把他留在建康,派他的属官代理府州事务。刘休佑性情刚愎凶狠,前后多次违背明帝的心意,明帝积怨已久,无法平息,又担心将来难以控制,想找机会除掉他。甲寅日,刘休佑跟随明帝在岩山射野鸡,身边的侍从都跟在仪仗队后面。天色快黑时,明帝派身边的寿寂之等人,逼迫刘休佑从马上摔下来,然后一起殴打,把他打死,对外传呼“骠骑将军落马了!”明帝假装惊讶,派御医接连不断地去诊治,等刘休佑的侍从赶到时,他已经断气了。明帝让人卸下马车的轮子,用车子把刘休佑的尸体运回府第。追赠他为司空,按照礼仪安葬。
建康民间有谣言说,荆州刺史巴陵王刘休若有极其尊贵的相貌,明帝把这个谣言告诉了刘休若,刘休若既担忧又恐惧。戊午日,明帝任命刘休若接替刘休佑担任南徐州刺史。刘休若的心腹将领僚属,都认为他返回朝廷后,必定难逃灾祸。中兵参军京兆人王敬先劝刘休若说:“现在皇上病危,朝政由宫廷近臣把持,一群小人喧闹不安,想把宗室子弟全部除掉,以便满足他们的私欲。殿下名声传遍天下,接受诏令入朝,必定是有去无回。荆州有十万披甲士兵,土地方圆几千里,上可以辅佐天子,铲除奸臣,下可以保全境土,保住自己性命;这难道不比在府第中被赐剑自杀,让姬妾奴婢哭泣却不敢安葬更好吗!”刘休若一向谨慎胆小,假装答应了王敬先。王敬先出去后,刘休若派人把他抓起来,向明帝报告并杀了他。
三月辛酉日,北魏任命员外散骑常侍邢佑为使者,前来南朝宋访问。
北魏主派殿中尚书胡莫寒挑选西部的敕勒人(北方少数民族)担任宫廷武士。胡莫寒大肆收受贿赂,众人愤怒,杀死胡莫寒和高平代理镇将奚陵。夏季四月,敕勒各部都反叛了。北魏主派汝阴王拓跋天赐领兵讨伐,任命给事中罗云为前锋;敕勒人假装投降,袭击罗云,把他杀死,拓跋天赐仅能独自逃脱。
晋平刺王刘休佑死后,建安王刘休仁更加不安。明帝与宠臣杨运长等人谋划身后之事,杨运长等人担心明帝去世后,刘休仁掌权,自己无法专权,更加赞成明帝除掉刘休仁。明帝曾一度病危,朝廷内外都把希望寄托在刘休仁身上,主书以下的官员都到东府(刘休仁的府第)拜访他的亲信,预先结交;那些正在宫中当值不能外出的人,都感到恐惧。明帝听说后,更加厌恶刘休仁。五月戊午日,明帝召刘休仁入宫见面,随后对他说:“今晚你在尚书下省住宿,明天早点来。”当天夜里,明帝派人送去毒药,赐刘休仁死。刘休仁骂道:“皇上能得到天下,是谁的功劳啊!孝武帝因为诛杀兄弟,子孙都灭绝了。现在你又做这种事,宋朝的国运还能长久吗!”明帝担心发生变故,勉强支撑着病体乘轿走出端门,等刘休仁死后,才回宫。明帝下诏宣称:“刘休仁勾结禁军,图谋叛乱,我不忍心依法处置,下诏严厉斥责。刘休仁因辜负皇恩、畏惧罪责,自行了结性命。可以宽恕他的两个儿子,降封刘休仁为始安县王,允许他的儿子刘伯融继承爵位。”
明帝担心人心不满,于是给各位大臣和地方藩镇发布诏书,声称:“刘休仁与刘休佑关系密切,相互勾结,刘休仁对刘休佑说:‘你只要擅长谄媚,这种方法足够安身;我过去多次靠这种方法获利。’刘休佑的死,本来是为百姓除害,而刘休仁从此每天都心生不安。我每次召他进宫中,他都会去辞别杨太妃(刘休仁的母亲)。我春天多次和他一起射野鸡,有时因阴雨不能外出,刘休仁就对身边人说:‘我又多活了一天。’刘休仁曾经南征,与宫中禁军将领长期共事,关系亲密。我之前连日身体不适,刘休仁出入宫廷,总是和颜悦色,对人多加安抚。他的意图,没人能猜测。事情迫不得已,我反复思考,不得不做出近日的处置。恐怕大家不能立刻理解,所以特此告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帝一向与刘休仁关系深厚,虽然杀了他,却常常对人说:“我和建安王(刘休仁)年龄相近,小时候就关系亲密。景和、泰始年间,他的功劳实在重大;但事情到了关键时刻,不得不除掉他,我悲痛思念到极点,无法控制。”说着就泪流不止。
起初,明帝还是藩王时,与褚渊因风度高雅、品性纯朴而互相友善;即位后,对褚渊极为信任重用。明帝卧病后,褚渊担任吴郡太守,明帝紧急召他回京。褚渊到后,入宫拜见,明帝流着泪说:“我最近病情危急,所以召你回来,想让你担任托孤大臣(“着黄衤罗”原指穿乳母服,此处借指承担托孤重任)。”明帝与褚渊商议诛杀建安王刘休仁,褚渊认为不可,明帝发怒说:“你真是个傻子!不值得和你谋划事情!”褚渊恐惧,只好顺从。明帝又任命褚渊为吏部尚书。庚午日,任命尚书右仆射袁粲为尚书令,褚渊为尚书左仆射。
明帝厌恶太子屯骑校尉寿寂之勇猛健壮;恰逢有关部门上奏,说寿寂之擅自杀死巡逻将领,明帝把他贬到越州,在途中又派人杀了他。
丙戌日,明帝追废晋平王刘休佑为平民。
巴陵王刘休若抵达京口,听说建安王刘休仁已死,更加恐惧。明帝因刘休若性情温和,能协调人心,担心他将来会夺取幼主的皇位,想派使者杀他,又担心他不服从诏令;想征召他入朝,又怕他猜疑受惊。六月丁酉日,任命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为南徐州刺史,任命刘休若为江州刺史。明帝亲手写信,言辞恳切,召刘休若来京参加七月七日的宴会。
丁未日,北魏主前往河西。
秋季七月,巴陵哀王刘休若抵达建康;乙丑日,明帝在他的府第赐他死,追赠他为侍中、司空。又任命桂阳王刘休范为江州刺史。当时明帝的弟弟们都已被杀死,只有刘休范因才能平庸低劣,不被明帝猜忌,所以得以存活。
沈约评论说:“圣人制定法律制度,必定要称引古代圣王,是因为先王的遗训和风尚,足以流传到后世。太祖(刘义隆)治理国家的理念虽然宏大,但巩固家族的方法却有不足。彭城王刘义康不借鉴古代教训,只看到兄弟情义,却不懂君臣礼仪,希望用家族亲情来处理国家政务,君主猜忌却仍触犯忌讳,君主恩情淡薄却不觉悟,最终因微小的过失,酿成杀灭亲族的大祸。这为后世埋下了矛盾的种子,让太宗(刘彧)借着已有的矛盾,依据现成的先例,铲除宗室中的重要成员,不再有顾虑。不久后,皇室的根本失去庇护,幼主孤立无援,皇位因国势衰弱而转移,天命随着人心所向而改变,这就像踩着薄霜就知道寒冬将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啊!”
裴子野评论说:“能咬老虎的野兽,知道爱护自己的幼崽;能捕捉狐狸的飞鸟,不会保护别的鸟巢。太宗(刘彧)收养别人的儿子(借腹生子),却杀害自己的亲兄弟,既无视兄弟间的天然亲情,又不懂父子间的自然伦理。宋朝的国运终结,并非上天抛弃它。那些危亡的君主,没有不先抛弃宗室根本,却宠爱非亲生子嗣的;他们对宠臣亲信推心置腹,对父兄却憎恶加害。前面的君主已经翻车,后面的君主却跟着重蹈覆辙。即使是叔伯兄弟拥有国家,也不会先祭祀非直系祖先;如果外人篡夺皇位,将会导致宗庙断绝祭祀。太宗对此毫不关怀,甘心铲除宗室。晋武帝违背文明皇后的托付,导致贾后颠覆中原;太祖(刘义隆)违背初宁陵的誓言,导致元凶(刘劭)弑君篡位。祸福没有固定的门径,哪里需要预先选择!与兄弟和睦相处,不也能使国家安定吗!”
丙寅日,北魏主抵达阴山。
起初,吴喜讨伐会稽时,对明帝说:“抓获寻阳王刘子房和各位叛贼首领后,我会在东部当场处死他们。”但后来他却把刘子房活押送回京城,释放了顾琛等人。明帝因吴喜刚立大功,没有追究,但心中已对他有所不满。等到吴喜攻克荆州后,大肆抢掠,赃物数以万计。寿寂之死后,吴喜担任淮陵太守,统领豫州军事,他听说寿寂之的下场后,内心恐惧,上奏请求担任中散大夫(闲职),明帝对此更加怀疑警惕。有人诬告萧道成在淮阴暗中与北魏勾结,明帝封了一壶毒酒,让吴喜亲自带去赐给萧道成。萧道成恐惧,想逃走,吴喜把实情告诉了萧道成,并且先喝了酒,萧道成这才喝下毒酒。吴喜回京后,向明帝保证萧道成没有二心。有人暗中把吴喜的行为上奏给明帝,明帝因吴喜足智多谋,一向得人心,担心他不能侍奉幼主;于是召吴喜进入内殿,与他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吴喜出来后,明帝又赐给他精美的食物。不久,明帝就赐吴喜死,但仍下诏赏赐丧葬费用。
明帝又给刘勔等人下诏说:“吴喜狡诈多端,刻意收买人心。过去大明年间,黟县、歙县有几千名亡命之徒,攻打县城,杀死官员,刘子尚派三千精锐士兵讨伐,两次进攻都失败了。孝武帝派吴喜带领几十人到县里,劝说引诱叛贼,叛贼当即归降。他用诡诈的手段迷惑人心,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到泰始初年向东讨伐时,他只有三百人,径直进入三吴地区,只经历两次小规模战斗,就从破冈以东到海边的十个郡,全部平定。百姓听说吴河东(吴喜曾任河东太守,故称)前来,就望风而逃;如果不是他长期收买三吴百姓的心,怎么能让叛贼如此顺从!探究吴喜的心思和行为,他怎么能侍奉安分守己的君主,又怎么能错过国家可乘之机呢!这就像服药,当人身体虚弱发冷时,需要用热性药物来保全身体;等到热气发作时,就要去除体内的积热来止息祸患。我并非忘记他的功劳,而是形势迫不得已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戊寅日,南朝宋把淮阴改为北兖州,征召萧道成入朝。萧道成的亲信因朝廷正在诛杀大臣,劝他不要接受征召,萧道成说:“你们太不了解局势了!皇上只因太子年幼,才铲除各位弟弟,这和别人有什么关系!现在我只应该尽快出发;如果犹豫不决、停留观望,必定会被怀疑。况且皇室骨肉相残,这本来就不是国运长久的征兆,灾祸很快就会发生,到时候我还要和你们一起努力呢。”萧道成到京后,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
八月丁亥日,北魏主返回平城。
戊子日,南朝宋立皇子刘跻为江夏王,过继给江夏文献王刘义恭。
庚寅日,明帝病情好转,实行大赦。
戊戌日,立皇子刘淮为安成王,他实际上是桂阳王刘休范的儿子(明帝借腹生子)。
北魏显祖(拓跋弘)自幼聪明睿智,性格刚毅果断,却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和佛教。他常常召集朝廷官员和僧人一起谈论玄学道理,向来轻视富贵,常有超脱世俗的想法。他因叔父中都大官京兆王拓跋子推沉稳文雅、仁慈宽厚,一向有好名声,想把皇位禅让给他。当时太尉源贺统领各路军队驻扎在漠南,显祖派人骑快马去征召他回京。源贺到后,显祖召集公卿大臣举行盛大会议,大臣们都不敢先发言。任城王拓跋云是拓跋子推的弟弟,他回答说:“陛下正在开创太平盛世,统治天下,怎么能上违背宗庙,下抛弃百姓。况且父子相传的制度,已经由来已久。陛下如果一定要放弃朝政,就应该让皇太子继承正统。天下是祖宗的天下,陛下如果把皇位传给旁支亲属,恐怕不符合祖先的心意,会引发奸邪叛乱的念头,这是灾祸的根源,不能不警惕啊!”源贺说:“陛下现在想把皇位禅让给皇叔,臣担心会扰乱宗庙祭祀的辈分,后世一定会有关于祭祀顺序颠倒的指责。希望陛下深思任城王的话。”东阳公拓跋丕等人说:“皇太子虽然早有贤德之名,但年纪实在幼小。陛下正值壮年,刚开始处理天下大事,怎么能只想独善其身,不把天下放在心上,这样对宗庙怎么办!对百姓怎么办!”尚书陆馛说:“陛下如果舍弃皇太子,改立其他亲王,臣请求在殿庭自刎,不敢遵奉诏令!”显祖发怒,脸色大变;他又问宦官选部尚书酒泉人赵黑,赵黑说:“臣誓死拥戴皇太子,不知道其他的!”显祖沉默不语。当时太子拓跋宏只有五岁,显祖因他年幼,所以想传位给拓跋子推。中书令高允说:“臣不敢多说,希望陛下上思宗庙托付的重任,回想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旧事。”显祖于是说:“既然如此,立皇太子为帝,由各位王公辅佐他,有什么不可以!”又说:“陆馛是正直的大臣,一定能保护我的儿子。”于是任命陆馛为太保,与源贺一起持符节,捧着皇帝的玉玺和绶带,把皇位传给太子。丙午日,北魏高祖(拓跋宏,即孝文帝)即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延兴。高祖自幼性情淳厚,前年显祖长毒疮,高祖亲自用嘴吸吮脓血。等到接受禅位时,他悲痛得泪流不止。显祖问他原因,他回答说:“代替父亲的位置,内心感到万分悲痛。”
丁未日,显祖下诏说:“我一心向往远古的清静无为,立志淡泊名利,所以命令皇太子登上皇位,我得以悠闲自得,潜心于清静无为的境界。”
大臣们上奏说:“过去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奉父亲为太上皇,表明太上皇不掌管天下政事。现在皇帝年幼,天下的军政大事,还应该由陛下总管。请陛下接受‘太上皇帝’的尊号。”显祖同意了。
己酉日,北魏太上皇帝(拓跋弘)迁居崇光宫,宫殿的椽子不加砍削,台阶只用泥土修筑;国家大事仍需向他奏报。崇光宫位于北苑中,太上皇帝又在北苑西山建造鹿野浮图(佛教塔寺),与僧人居住在那里。
冬季十月,北魏沃野、统万二镇的敕勒人反叛,朝廷派太尉源贺率领部众讨伐;降服两千多部落,追击残余叛军到枹罕、金城,大败叛军,斩杀八千多人,俘虏男女一万多人,缴获各种牲畜三万多头。北魏下诏任命源贺统领三路军队,驻扎在漠南。
此前,北魏每年秋冬季节都派兵,分三路出击,防备柔然,到第二年春季才返回。源贺认为:“军队往返疲劳,难以长期维持;请求招募各州镇三万多名勇猛健壮的士兵,修筑三座城池让他们居住,冬季操练武艺,春季耕种田地。”北魏主没有采纳。
庚寅日,北魏任命南安王拓跋桢为都督凉州及西戎诸军事,兼任护西域校尉,镇守凉州。
南朝宋明帝命令北琅邪、兰陵二郡太守垣崇祖谋划收复淮北,垣崇祖从郁洲率领几百人深入北魏境内七百里,占据蒙山。十一月,北魏东兖州刺史于洛侯进攻他,垣崇祖领兵返回。
明帝把自己过去的府第改建成湘宫寺,装饰得极其华丽;原本想建造十级佛塔,因技术限制没能建成,于是分成两座五级佛塔。新安太守巢尚之卸任回京拜见明帝,明帝对他说:“你去过湘宫寺吗?这是我的大功德,花费了不少钱。”通直散骑侍郎会稽人虞愿在旁侍奉,说:“这都是百姓卖儿卖女的钱建造的,佛祖如果有知,定会慈悲怜悯;这罪过比佛塔还高,哪有什么功德!”在座的人都吓得脸色大变;明帝发怒,派人把虞愿赶下殿。虞愿从容离开,神色不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帝喜欢下围棋,但棋艺很差,与围棋第一品彭城丞王抗对弈时,王抗常常故意让他,说:“皇帝下的‘飞棋’,臣王抗无法抵挡。”明帝始终没察觉,对围棋的喜爱更加浓厚。虞愿又说:“尧用围棋教导丹朱(尧的儿子,因不贤明被废),这不是君主该喜好的事。”明帝虽然非常生气,但因虞愿是自己做亲王时的旧臣,常常宽容他。
王景文常因地位过高、权势过盛而担忧,多次请求辞去官职,明帝不同意。但明帝心中因王景文是外戚,地位尊贵,又顾虑张永长期领兵,怀疑他们将来难以信任,于是自己编造谣言说:“‘一士’(合为‘王’字,指王景文)不可亲近,‘弓长’(合为‘张’字,指张永)会射杀人。”王景文更加恐惧,再次上奏请求辞去扬州刺史职务,言辞十分恳切。明帝下诏回复说:“人处于尊贵重要的位置,只看内心如何罢了。大明年间,巢尚之、徐爰、戴法兴、戴明宝,职位不过是侍从,权力却能与君主抗衡。现在袁粲担任仆射兼管选官,很多人却不知道有袁粲;袁粲升任尚书令,担任这个职位也毫无疑虑;人心归向袁粲,他却淡然处之,和平时没区别。像他这样身处高位要职,难道会有忧虑和竞争吗?尊贵高位有面临危险的恐惧,卑微低贱有葬身沟壑的担忧,刻意躲避灾祸,不如顺其自然。生存与灭亡的关键,无论大事小事,道理都是一样的。”
太宗明皇帝下泰豫元年(壬子年,公元472年)
春季正月甲寅日初一,明帝因长期患病不愈,改年号为泰豫。戊午日,皇太子在东宫接见各地前来朝贺的官员,接受他们献上的贡品和户籍账簿。
大阳蛮族首领桓诞率领沔水以北、滍水、叶县以南的八万多部落投降北魏,自称是桓玄的儿子,因躲避灾祸逃到蛮族地区,凭借智谋被各蛮族部落推举为首领。北魏任命桓诞为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允许他自行挑选郡县官员;派起部郎京兆人韦珍与桓诞一起安抚新归附的百姓,处理各种事务,都安排得恰当妥当。
二月,柔然侵犯北魏,太上皇帝派将领迎击;柔然逃走。东部敕勒人反叛,投奔柔然,太上皇帝亲自领兵追击,抵达石碛(沙漠中的碎石地),没能追上,只好返回。
明帝病情加重,担心自己去世后,皇后临朝听政,江安懿侯王景文凭借国舅的身份,必定会担任宰相,家族势力强盛,或许会有谋反的图谋。己未日,明帝派使者送毒药赐王景文死,亲手写的诏书说:“我与你共事多年,想保全你的家族,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诏书送到时,王景文正在和客人下棋,打开封函看后,又放在棋盘下,神色不变,继续和客人思考棋局、争夺劫材。棋局结束,把棋子收进盒子里后,王景文才缓缓说:“接到诏令,赐我死。”随后把诏书拿给客人看。中直兵焦度、赵智略愤怒地说:“大丈夫怎能坐以待毙!州里有几百名文武官员,足够奋力一搏。”王景文说:“我知道你们的心意;如果真为我着想,就替我的全家考虑。”于是写下奏书,回复诏书表示感谢,随后喝下毒药死去。朝廷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明帝梦见有人告诉他:“豫章太守刘愔谋反。”醒来后,派人到豫章郡杀死刘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战损生存指南 皇帝聊天群 [犬夜叉] 情迷意乱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独占悖论(1V3)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盛唐探案录 宿敌就是妻子 11字谜案 歡迎來到天堂島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偏离航道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疾风回旋曲 希望之线 沉默的巡游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