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老城区的茶室飘着龙井的清香。哲学系的周教授没穿常服,手里捏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抄着些被人念叨了大半辈子的老话。围坐的几个年轻人——正在备考公务员的刘佳佳、刚辞职的顾华、创业碰壁的廖泽涛、总为原生家庭焦虑的小景云,还有在大厂996里打转的陈一涵,都是教授的“老学生”。
“知道你们最近各有各的拧巴,”周教授呷了口茶,指尖敲着纸条,“今天不聊康德黑格尔,就说说这些被咱们嚼烂了的句子。你们总说活得迷茫,其实答案可能藏在那些被截掉的后半句里。”
茶室的风铃晃了晃,几个年轻人交换了眼神——他们确实各有各的“惑”:刘佳佳总觉得自己考公是“随大流”,却又怕辜负父母期待;顾华辞掉了别人眼里的好工作,天天被亲戚追问“是不是疯了”;廖泽涛的项目黄了,躲着投资人,连朋友圈都不敢发;小景云总觉得父母偏心弟弟,纠结“该不该孝顺”;陈一涵凌晨两点还在改方案,对着镜子骂自己“卷不动又躺不平”。
这场看似随性的聊天,就从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老话里,聊出了心理学的“自我和解”、道家的“顺势而为”,还有哲学里的“辩证思维”。
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别用标签困死自己
“教授,您看我这情况算不算‘可怜’?”廖泽涛苦笑,“当初一腔热血创业,现在欠着钱,朋友见了都躲,连我妈都骂我‘自找的’——这不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周教授摇头:“你只记了前半句,后半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才是关键。”他放下茶杯,“心理学里有个‘归因偏差’,咱们总爱用‘可怜’‘可恨’给人贴标签,却忘了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成因。你创业失败,是决策失误?是市场突变?还是资源不足?这些‘苦’没被看见,就成了别人嘴里的‘可恨’。”
顾华插了句:“我辞职时,我爸就说我‘放着稳定工作不要,就是作’。他们只看到我‘可恨’,没看到我每天加班到吐,领导PUA到我整夜失眠。”
“这就是社会给年轻人的陷阱。”周教授说,“道家讲‘万物齐同’,意思是别用二元对立看问题。你觉得自己‘可怜’,是因为放大了当下的难;别人说你‘可恨’,是没看到你的难。小廖,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纠结‘可不可怜’,而是找到‘可悲之苦’的根——是经验不够,就补经验;是资源不足,就攒资源。给事情归因,比给自个儿贴标签有用。”
小景云突然低头:“那我总觉得我妈偏心,是不是我太‘可恨’?”她声音发紧,“我知道她不容易,可她总说‘你是姐姐就该让着弟弟’,我心里堵得慌,又觉得自己‘不孝顺’,这算不算‘可恨’?”
二、“百善孝为先”:孝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景云这问题,正好对应第七句。”周教授指着纸条,“‘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他看向小景云:“你觉得‘孝顺’是给弟弟买礼物、替父母做家务这些‘迹’,还是心里的体谅?道家讲‘形骸之外,不足为累’,意思是外在的形式远不如内核重要。你纠结‘该不该孝顺’,其实是把‘孝’当成了任务,忘了它本来是出于情感。”
陈一涵点头:“我奶奶总说我爸‘不孝’,因为他没像大伯那样买大房子接她去住。可我爸每天给她打电话,她生病时整夜守着——这算‘论心’还是‘论迹’?”
“心理学里有个‘情绪劳动’的概念。”周教授解释,“比如你爸的陪伴,是情感投入;而买房是物质输出。寒门之所以‘论迹无孝子’,是因为他们没能力做‘大事’,但心里的惦记从未少过。景云,你会纠结‘该不该孝顺’,恰恰说明你心里有这份在意。真正的孝,是接受父母的不完美,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像你允许自己有委屈,也该允许他们有时代局限里的偏心。”
小景云捏着茶杯的手指松了些:“那我总跟他们吵架,算‘不孝’吗?”
“吵架是沟通出了问题,不是‘心’出了问题。”周教授笑,“你看,后半句一补,是不是没那么拧巴了?”
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别总觉得世界“针对”你
“可我还是觉得,世界好像总跟我作对。”刘佳佳叹了口气,“考公压力大得掉头发,我妈天天说‘别人家孩子一次就考上’,我有时候真想问,凭什么啊?”
“这就让我想到第二句——原句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周教授纠正,“‘刍狗’是祭祀用的草狗,用完就扔,不是‘狗’。道家的意思是,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是花就多下雨,是草就少给阳光。”
他看向刘佳佳:“心理学里的‘自我中心效应’,会让我们觉得‘世界该围着我转’。你觉得考公难,是因为你把‘考上’当成了‘必须’;你妈拿你跟别人比,是她没明白‘万物各有其时’。就像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没有谁比谁‘更该’成功,只是节奏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一涵突然笑了:“这么说,我996不是公司‘针对’我,是行业的‘节奏’?”
“可以这么说,但不全对。”周教授点头,“道家讲‘顺势而为’,不是让你躺平,而是看清‘势’。你在大厂加班,是行业红利期的常态,还是公司在压榨?这需要你自己判断。就像刍狗,用完即弃是规律,但你可以选择不当刍狗——比如顾华辞职,不就是不想被当成‘用完就扔的工具’吗?”
顾华愣了愣,随即点头:“对!我以前总觉得‘辞职就是失败’,现在才明白,承认‘这份工作不适合我’,比硬扛着更需要勇气。”
四、“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别让“道德绑架”压垮自己
“可辞职后,我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顾华苦笑,“我三姑天天说‘年轻人就该能吃苦’,我怼了句‘您没试过天天被领导指着鼻子骂’,她就说我‘不尊重长辈’。”
“这正好对应第三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周教授放下茶杯,“哲学里有个‘共情壁垒’,意思是没人能真正站在别人的鞋子里。你三姑没经历过职场PUA,自然觉得‘吃苦’是应该的;就像有人没穷过,会说‘钱不重要’;没被原生家庭伤过,会说‘父母都是为你好’。”
廖泽涛接话:“我投资人就说我‘抗压能力差’,他没试过凌晨三点还在改合同,没试过供应商跑路时自己蹲在仓库哭——他只看到我‘没做成事’。”
“所以这句话的后半句,其实是在给你‘松绑’。”周教授说,“心理学里的‘自我接纳’,第一步就是允许自己‘不被理解’。你不需要向没经历过你痛苦的人证明‘你有多善’,就像景云不用向不懂原生家庭之痛的人解释‘你有多难’。”
他看向所有人:“年轻人总被‘道德绑架’,一会儿要‘懂事’,一会儿要‘上进’,其实那句‘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是在告诉你:你的感受比别人的评价更重要。”
五、“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善良要带点“锋芒”
“可总有人说‘要善良’‘要宽容’。”刘佳佳皱眉,“我备考时,室友总借我笔记却从不还,我忍了很久,终于跟她吵了一架,结果别人说我‘小气’——难道‘以德报怨’不对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前夫哥你病得不轻啊! 真武辰尊 女帝洛璃的烦恼 科举:寒门毒士 ABO百合futa水仙 女主角过于帅气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美女同桌总掐我,从抵抗到真香 龙门秘录 龙皇崛起:我,蛟龙奥鲁古 我是坏女人!你们干嘛争着宠? 伏羲异世录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雨涌风起 金手指是看广告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